和孩子良好沟通的技巧
2009-06-10郑凡
郑 凡
郑凡著名家庭教育专家、青少年教育专家;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家长教育研究会执行会长;黑龙江省广播电台97频道《教子有方》节目嘉宾主持。曾在大学任教十几年,已从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工作二十多年,孩子们亲切地称她为“阳光姐姐”,家长称她为“知心老师”,在黑龙江省各地做家庭教育专题讲座百余场。现正在潜心研究孩子的自主教育课题,在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帮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等方面具有专业解决方法,针对家长提出的个性化问题能做出具体有效的解决方案。
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显示,82%的中国父母关心孩子的成绩,列为第一位。中国高中生因成绩受歧视最多,中国高中生自主权最不受尊重。仅有43.5%的学生表示“能决定自己的升学和前途”;三成中国高中生曾遭父母打骂;当孩子学习和生活中出现问题时。中国学生得到家长的尊重较少。更多的是家长的冷战和讽刺。家长和孩子的矛盾重重,导致中国的高中生最少和父母聊天。这些数据表明,中国家庭教育中,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不和谐。沟通不顺畅,那么,家长应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和孩子一起面对出现的问题?有效的沟通方式是尊重与严格。而不是冷战与讽刺。
家庭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1、互相抱怨。
2、限制性信息太多。
3、说教、唠叨、比较。
4、过分的爱、关照、干涉。
5、只问分数。忽视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
建议一:尊重为先
家长能让孩子尊重的办法是:多商量,少命令:多引导。少训斥;少窥探孩子的“隐私”;给孩子以充分的尊重。
家长在和孩子的沟通中。首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在人格上与父母是完全平等的个体。家长不要忘记孩子也有自己的情感和人格。家长的标准是社会化的标准,而孩子的标准却是感性的。家长跟孩子发生的很多矛盾都是由此引起的。因此。家长可以用孩子的观点去看待问题。可以用孩子的标准去评价事物,“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对话”。
大家都坐过缆车,总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为了不让孩子对家长产生畏惧感,平时家长跟孩子说话时,不要老是高高在上,用“君临天下”的方式教育孩子。这样会让孩子很压抑。达不到教育的效果。家长应该用一种对等的姿势,采取平视的方式和孩子说话,营造出平等的气氛。让孩子能静下心来倾听。反之。家长就会“出力不讨好”,甚至“有力无处使”。
我们看看国外家长是如何尊重孩子的:在美国,孩子晚归,家长等着,回来后也不问。一起吃夜宵后各自睡觉。因此,家长和孩子关系很铁。奥巴马和妻子米歇尔非常重视孩子们的价值观培养,重点教育孩子三点:善良、有同情心和尊重他人。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孩子们的生活不要因为自己成为总统而有任何的改变。在德国。家长善于创造条件,尽量和孩子一起活动,一起交流。例如:在圣诞节这样盛大的节日里。他们不像中国父母那样,给孩子“放羊”。而是利用这个机会和孩子良好地沟通。一般情况是,吃饭前。家长带孩子去专门的幼儿教堂,不开汽车。步行来回,一家人走在雪地里。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其乐融融。德国的家长不是不管孩子,而是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运用了“润物细无声”的管理技巧。
建议二:严格为本
尊重孩子并不是放纵孩子。好的亲子关系不是溺爱而是尊重。不是依赖而是信赖。不是包办一切而是独立合作;一切成功的教育都是和谐而又严格的教育。家长要有威严。当然,先有威信后有严格,批评并非是横眉立目、训斥、挖苦,不是以威压人,而是以理服人。有些家长批评孩子像警察审问犯人一样。气氛过分紧张。同时,伴随着圆睁的双目和尖厉的叫喊,这些表情、动作构成一个强烈的刺激。使孩子对这些话终身难忘,这时孩子怎么能接受你的批评教育呢。
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技巧
◆技巧1:经常性地沟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父母子女间加强思想上的交流。不仅可以让父母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与真正动机。也可以使孩子体谅父母的疾苦。逐步学会为父母分忧解难。学会承担一部分家庭责任。同时。在思想交流的过程中,亲情和友爱会得到深化。
◆技巧2:通过观察孩子。找到沟通的话题。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言为心声……孩子的语态动作或多或少都可以反映出孩子一定的思想;同时孩子的课本、作业本、听课笔记本上的涂涂画画也是他们的心灵独自。父母可以从中了解到不少信息。孩子多说。家长多听。叫谈心;家长说,孩子只是听。那叫唠叨。无论多大的孩子。都喜欢谈心,而讨厌唠叨。
◆技巧3:扩大信息来源。真正了解孩子。
到学校去走走,向班主任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与同学相处的情况。能不能接受老师的教育等等,这些信息通常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孩子的思想状况。
◆技巧4:鼓励是良好沟通的前提。
古语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跟孩子沟通。应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地表扬和鼓励,在此基础上再对孩子的过错予以纠正。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如果一味地数落孩子。责怪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对。只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
◆技巧5:要给孩子申辩的机会。
跟孩子沟通时,孩子可能会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辩解。应该明白,申辩并非强词夺理。而是让孩子把事情讲清楚讲明白。给孩子申辩的机会。孩子才会更加理解你所讲的道理,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技巧6:要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
孩子和大人一样。情绪好时比较容易接受不同的意见。不高兴时则容易发拗。因而跟孩子沟通。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在其情绪较好时,对其进行教育。若在孩子情绪低落时跟他说理。是不会奏效的。
家长给孩子的是尊重前提下的严格。要在物质、精神、健康、人格等方面影响孩子。还要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和孩子在和谐地沟通中共同成长。共同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