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长”、“短”不对称现象看词语的选择

2009-06-10杨艳兰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5期
关键词:单音节量级主观性

杨艳兰

《汉语大词典》中“短”不可描述身高,而在词的层面上有“长人”、“长子”的说法:

(1)她在女人中可说是个长人,但是比起男子来。还矮了半个头光景。——茅盾《你往哪里跑》

(2)这是一个瘦长子,面孔白净,五官摆得端端正正的。——沙汀《防空》

“长人”、“长子”都是身材高的人,“短”没有类似的说法。“短”究竟能不能描述人体身高?下面的言语事实皆采自从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

(3)车里没有声音,没有灯光,英雄们——河北河南的彪形大汉,湖南广西的短小结实的战士,还有些缄默而坚毅的陕西兵——都咬着牙。滴着血,忍着痛。挤在一处,把哼哼一声都视成最可耻的事。——老舍《蜕》

(4)短小精悍的李克,每逢听完抱素炫奇似的自述[他]的恋爱的冒险的断片以后,总是闭目摇头,像是讽刺,又像是不介意……——矛盾《蚀》

上例中。“短”用来描述人的身高问题,只是不能单用,要组成“短小精悍”、“短小结实”之类的短语。在表义上是对人体三维状态的整体描述,而非单纯的空间长度,借用整个短语去描述身高。

除了人体身高之外,还有能使用“长”。但是不用“短”的语言环境:

(5)这时候的沈振新完全冷静下来了,他发现刘胜的衣服后摆烧了一个铜板大的洞,腰间的阔皮带变成了一条狭窄的士兵用的小皮带,而且缺了小皮圈子,胡髭长得很长,眼睛发红,精神有些疲惫。——吴强《红日》

(6)醒秋记得在故乡时,祖父经常穿着一身粗布短褂裤,灰白的头发和胡子,经常不甚修理,任它长得很长。——苏雪林《棘心》

(7)这些土人,身材矮小,皮肤晦暗,并不黝黑,却象被煤烟熏过一样,头发乱得一团糟,胳膊长得很长,肚子挺出,满身的毫毛和纹身,有的人身上还留有在丧礼中割掉肉而形成的伤痕。——《格兰特船长的女儿》

(8)细身腰,黑脸盘儿,两只眼睛骨碌骨碌地转着,就是脸庞长得长了一点。——梁斌《红旗谱》

在描述人体的胡子、头发、脸庞时有“长得很长”、“拉得很长”、“长得长了一点”的用法,此时“短”没有与“长”相对称的用法。

由此可见,在“空间两端之间距离”这个方面,单音节形容词“长”和“短”之间的对称是相对对称,有不对称的搭配存在,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说话者在言语表达中会叠加自身的态度,从而使言语表达带有主观性。为了使表达能有主观性,说话者会对言语进行主观化的改造。主观性是指说话人在表达命题意义时,同时表明了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观点和态度,从而在语言中留下自我印记。主观化则指语言为表现这种主观性而采用的相应结构形式或者是一个主观性表达所经历的演变过程。在“长”和“短”这一对单音节反义形容词里,“长”是优先认知的,是“短”延伸的结果,即“长”是在“短”的基础上量的增加。优先项“长”在人的认知中是突出的。长短本是强调向度的侧面。“长”作为肯定项,对人的感知而言具有某些显著的特征,更能引起人的注意。“短了”便是缺乏,人们不希望、不期待发生这种情况,便会回避使用“人体”与“短”的搭配,所以,头发、胡髭、脸庞等都在因“长”的一方面被人们的认知突显后保留在语言使用习惯中。而“身体”的长度与头发、胡髭、脸庞等具有相同的认知性质。

人的生长、成长(长)有不断增加的义素在其中,要求与量级无限延伸的一端——肯定项“长”相搭配,不能与量级上靠近自然终端的否定项“短”相匹配。人们在描述人体身高时。亦有一种由原点到目前已知点的生发心态。描述的看起来是客观的身高,其实心里是在进行比照——某人的身高超过了一个标准,从原点生长起,超过了此标准并在继续往量上增加。这种心态与之相应的表达只能是一个量级上无限延伸的肯定项——长。

因此,“长”“短”这一对单音节反义词的不对称现象是认知主观化的表达结果。人们主观上对肯定项“长”的认知关注和心理倾向使得在与人体相关的语句表达中选择了“长”而弃用了“短”。

猜你喜欢

单音节量级主观性
“V着呢”中单音节动作行为动词“V”的语义特征
在农村小学语音教学中提升学生认读拼读能力初探
21连胜
论色彩在影视动画艺术中的运用
浅析后印象派绘画色彩
《穆斯林的葬礼》中单音节动词重叠考察
花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