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清照的愁情与酒情

2009-06-10应凤华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5期
关键词:李清照词人饮酒

应凤华

我国历史上的文人,似乎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隐居时饮酒,求仕时饮酒;得意时饮酒,失意时饮酒;宾朋相聚时饮酒,独自一人时饮酒;有钱时饮酒,无钱时典当什物还要饮酒。杜甫说:“李白斗酒诗百篇”,似乎就喝得越多,诗做得就越多。杜甫也是豪饮“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白居易也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且饮。”无论“建安七子”还是“竹林七贤”无不嗜酒,却也是个个才气纵横。诗与酒几乎在所有文人的生活中不可分离。

天才超逸的宋时女词人李清照的词卓绝中华,但据王仲闻先生《李清照集校注》考证,她写的词一半以上与酒有关。看来杯中物不独男人喜好,即使文名冠绝一时的李清照也十分爱好。大抵和她与夫君赵明诚别离颇多,独守空房,每每借酒解相思之苦;中年后国运衰颓,世事多艰,经历坎坷,惆怅、哀怨和酒成了她日常的伴身之物。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她的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善画,很早就受人注意。后嫁给太学生赵明诚,赵明诚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婚后他们过着和谐的生活,夫妇一起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赵明诚作太学生时,每月只能回家两次,出仕后,也屡有外出,这就难免给李清照甜美的生活中带来几片愁云,也使她写下了不少书写离愁别绪的词作。这些词作中不少是醉酒以后的情感的宣泄。尽管期间由于政局变化使他们两家长辈经历了一些变故,但他们的生活大体是安宁的。靖康之乱给北方人民带来了空前的浩劫,李清照也被卷进了灾难的深渊。

南渡以后不久丈夫去世。重重的打击、悲惨的命运、残酷的现实,使得他的作品变得更加深沉和悲哀;晚年的清照,家国破碎,无依无助,异地孤处。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垢病,受到了严重的栽害,较之以前更多了几分生命中难以承受的沉重。无法舒缓的内心压力以及家国思乡之苦也只有借酒消愁了。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然而李清照一生的生活经历大致可以划分为少女时期、少妇时期和中年后国破夫亡时期三个阶段。少女时代无忧无虑,可谓“少年不识愁滋味”,是一种闲愁;少妇时代,丈夫远游,独守空房,“悔教夫婿觅封侯”,酸酸楚楚,是一种闰愁;中年后国破夫亡,个人与国家都遭不幸,“欲语泪先流”,这才是真正的灵魂深处的哀愁,是家国之愁。因此,李清照的愁情主题,是由闲愁、离愁和哀愁构成的。

一、少年不识愁滋味

李清照少女时代的生活是非常闲适、风雅的,她的性格也是较为活泼、好动的。她颇喜欢户外活动,有时和侍女到花园去荡秋千(《点绛唇》),有时和姐弟们去郊游。《如梦令》写的就是一次郊游时兴高忘返的情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词人说:“常令她不能忘怀的是有一次她与姐弟们驾舟出游,在溪亭一边饮酒,一边欣赏优美的景色,不知不觉已经是夜幕低垂,人已经醉的不认得回家的路了,慌忙中竟将小船划进了荷塘深处,大家心中十分焦急,想争分夺秒的把小船从荷花中划出来,急促嘈杂的喧闹声,惊扰起了眠宿在滩边的鸥鹭。”这是多么生动传神令人沉醉的一幅日暮醉归图啊!不要说是李清照,就是我们读词的人也会深深的陶醉其中的:晚霞的余晖照着彩亭垂柳,碧波红莲,兴高忘返的一群少男少女荷塘迷路,情急难归,欢笑声,桨声,水鸟鸣叫声响成一片。

这次郊游带给词人的是巨大的惊喜和深深地陶醉。这时的李清照生活是轻松惬意的,没有任何烦扰,真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此时的饮酒仅仅是为了助兴,增添几分快乐舒畅的心情。花香,美景,也使她暂时摆脱了封建社会名门闺秀的重重枷锁,显现出她开朗、好奇、争强好胜的少女天性,在词中展现出的是愉悦之情。当轻舟穿行于荷花丛中。看到栖息在花汀渔浦的鸥鹭惊飞,她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生命活力,这种活力就从词短促的节奏和响亮的韵脚中洋溢而出了。

二、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离愁别绪。欲说还休

和赵明诚结婚后,两人举案齐眉,琴瑟相和,感情甚笃。然而夫妇二人也是聚少离多,李清照也就难免独守空房了。侯门一人深似海,不再可能像少女时期那样可以任性而为,经常出游玩乐了。为了排遣内心的寂寞,也只有借酒浇愁了。他词中的酒,便流露出深深的不舍之情及浓浓的相思之苦。这些词中“思妇”情感表达较之于之前文人从男性角度写的“思妇”诗有很大的不同,从她本身作为女性的角度来写,感情的抒发也就更细腻,更具体,更深切。

如《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词在有些版本中,题目为《重阳》或为《九日》。从内容和有关资料可以确定的是写这首词时词人的丈夫还没有去世,只是不在身边,也就是说这首词是词人在一种生离的痛苦萦绕中写成的,全词流动的是一个“愁”字。这首《醉花阴》在李清照写愁词中的独特之处,是它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这一特定时节环境仲所产生的愁怀。古诗中常见的是重阳日登高赋诗,缅怀离人的悲怀之作,这首词显示的却是在“薄雾浓云”的重九,“东篱把酒黄昏後”独自居家怀人的家居生活。同样的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但亲人远离,只能与菊花对酌,樽前弥漫着菊花的幽香,也绘出了作者把酒时西风帘卷,更绘出了词人终日凝愁的苦况,至黄昏达到痛苦的高潮,只能借酒浇愁,即便是醉酒之后,直至“半夜凉初透”也未安眠。作者的形象更是与菊花作比“人比黄花瘦”。最后就对丈夫直抒胸臆:“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你看到这个情景不要以为我心中已经不再愁苦了,看看我已经被离愁弄成了什么模样——我已经消疲得弱不禁风了,真真是“为伊消得人憔悴”了。点睛之笔“人比黄花瘦”也鲜明强烈的将一个愁苦憔悴的思妇形象刻在了读者心中。

再如《念奴娇·萧条庭院》更是从“微观世界”人手,从极细微处写人物,传感情。这首词写的是小而又小的是:晚春时节,连日下着无休无止的雨,天气又潮又闷,就像囚禁似的,人老呆在家里。加上丈夫离家日久,闺中孤寂。所以说:“种种恼人天气”。本应是游春时节,“宠柳娇花”惹人爱怜,偏又遇“斜风细雨”,把人拦在了家里这已令人可恼了;更何况风雨还会拦阻丈夫的归程呢,更加使心中多了几份落寞。为了排遣内心的烦闷,也只能赋“险韵诗”了。可是“险韵诗”也写好了,却天色尚早,忧愁仍郁郁于胸。“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没办法,

只好再喝几杯闷酒,让头脑暂时麻木一下。“扶头酒”看来也不是什么名酒,也不是酒名。杜牧《醉体五绝》:“醉头扶不起,三丈日还高。”姚合《答友人招游》诗:“赌棋招敌手,沽酒自扶头。”大抵这种酒酒性烈,喝下去头就有点沉,所以叫“扶头”吧。不料连这种扶头酒也不能解决问题,不久就醒了。“别是闲滋味”,闲愁最苦!愁苦的症结就是“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生活是落寞的,而这种寂寞又是离别造成的。自己所能做的也只能是在这种无聊的日子里“玉阑慵依,望归途”盼丈夫早日归来。

又如:李清照在《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中,又说道“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新来瘦弱,不是因为酒,又不是为了悲秋,那是什么原因呢?词的下阕道出缘由——是丈夫“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而自己呢。也没只有“凝眸处,如今又添,几多新愁。”新愁压旧愁,心中的愁苦不断积压。就有《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浓,疏钟己应晚来风。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诉衷情》中“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梅香使自己酒醒,而离愁却无法消除,反而是越来越炽烈。

三、流落江南,国破夫亡,空梦长安,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靖康之难后,李清照国破家亡,转瞬之间,由一位贵妇人变成了流离失所的难民,辗转飘零,饱受磨难,在她的词中就深切地体现出这些磨难带来的深重的苦难和内心的感触,也就使她的作品变得更加深沉和悲哀。这时期的词也就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表达她的国破家亡之痛、感叹身世之悲、漂零转徙之苦以及对丈夫深切的怀念。

李清照转徙江宁之后,当时已经四十五、六岁了,虽然与丈夫得以团聚。但国破家亡的现实,使她常有一种流亡者的孤寂感。如《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写她醉酒之后,和衣而眠,枕畔插着的几枝残梅的浓香将她熏醒了。行后心里就充满了无限的惆怅。因为刚才正做着北归的好梦,醒后却是家国万里。流亡者的孤寂感在南宋词人的作品里多有体现,但由于社会地位、身份、经历和性格不同,在各自词中的表现方式也就迥异。如辛弃疾《水龙吟》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里显然是一个报国无门的大丈夫才会有的不受重用的感慨。李清照作为一个“弱女子”长期生活在深院与书斋之中,她的孤寂感只能产生在她生活的环境里。“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三个更字连在一起,既写出了了酒醒后的单调无聊,也写出了时间的漫长和词人心中的厌烦。

而《鹧鸪天》中更是难抑的浓浓思乡之情。“酒阑更喜团茶苦”长时间的饮酒,酒后又长久的饮茶一排内心的烦闷,“仲宣怀远更凄凉”是借王粲的典故点出了此时此景的心情——凄凉的思乡之情。但此时已身不由己,纵然思乡也难回乡,所以无可奈何的道出“不如随分樽前醉,莫负东篱菊花黄”。只得劝自己对菊饮酒,一醉方休。这种自我劝慰本身也就表现了她的相思难奈。丈夫的去世,是李清照的处境显得更为凄凉,于是就有了“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任取长安道”。以致到了最后,愁恨郁积于胸,无人倾诉,酒已不能排解满腹的愁绪,于是就发出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哀叹,这叹息是绝望的哀叹,因为“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而晚年的经典之作则是《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吏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国家不幸诗人幸,话到沧桑句便工。”读罢这首词,一个年老无依、凄苦难禁的女词人形象便会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眼前。甚至她那帐然若失的神情。那跌宕起伏的心潮,那抑郁难平的思绪。我们都能深切的感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一般。故国之痛、乡土之思、亡夫之哀、飘零之苦,一时齐发,在低回婉转中,喷薄而出,有不禁之势。该词将种种感受融为一天的生活实录,富有个性又深寓时代苦难的深悲剧痛。词作不分上下片,而是一气贯注,以富有愁悲含义的意象组成典型环境,反复渲染愁情。淡酒、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层层聚积,使愁意秋意与悲情合而为一。最后两句直抒胸臆,愁思无穷,“这次第”三字一笔收住,有满纸呜咽之感。这家国之恨,就连饮下的酒。其味也是淡薄乏味的了,满地堆积的黄花更显寥落残破,难以再用一个“愁”字言尽。这首词作者更是有一种大丈夫气概,已经脱离了多愁善感的小女子心态,造成一种凄凉忧深的现实意境,使国恨家仇的宣泄达到了极点。

以酒人诗词古已有之。而李清照饮酒,饮着“一怀愁绪”,饮得“满衣清泪”,饮出国破人亡的无限愁思无限恨。

李清照的词具有特殊的意义。李清照以前的词。都是男子代言闺情,总是以男性的视角来审视妇女。或者把闺情当做自己爱情的点缀和陪衬,并不能真正走进妇女的内心世界、而李清照的词树立了一个女性抒情主题的形象,展示出强烈的个性意识。是那样的新鲜、生动、真切而又自然,使我们窥见了那颗有着那么多欢乐和深情、忧郁和悲伤,而又始终追求着美好生活的自由心灵。正如陈迩冬先生在《宋词纵谈》中所说,李清照不是女“神”,不是女“奴”,而是女“人”。正因为如此,她的醉酒词才更深刻、真切的反映出她的生活状态及内心情感。她的酒词没有粗犷的豪言壮语,奔放的回肠荡气,但却实实在在的展现出酒后女性细腻的内心世界。至真至性的心语吐露,每每让人读后为他精妙绝伦的文笔所倾倒,为他凄凉落寞的生活所哀叹。李清照的词,从实质上讲,是从她的感性生命的深处自由流淌出来的心音。

猜你喜欢

李清照词人饮酒
谈李清照婉约词的艺术特色
点绛唇
如梦令
孤馆寒窗夜无寐
中西方饮酒文化大对比
与猫狗共饮酒
林逋梅妻鹤子
词人的风骨
《天净沙.秋思》的审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