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

2009-06-09

现代台湾研究 2009年2期
关键词:正常化制度化两岸关系

第三次“陈江会”签署了三项协议,并就陆资入台投资达成原则共识,突显两岸经济合作是两岸交流合作的重要领域,而两岸经济合作正在不断深化。

三次“陈江会”所达成的协议,主要都涉及两岸经济合作,已确定的第四次“陈江会”的议题依然如是,这表明两岸遵循双方的共识先经济,后政治,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积极而稳妥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也使两岸经济合作的水平持续地向上提升。

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当前形势下,着重解决两岸经济合作的相关问题,是正确而务实的作出。经由两岸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化,双方增进了共识,累积了互信,也增强了两岸人民对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信心。从台湾岛内来看,民意调查显示,马英九的施政满意度已提升到42%。民进党当然以马英九“出卖主权”相攻击,并扬言要发动60万人举行“5·17呛马”大游行,但理由牵强附会,口气软弱无力,纯粹是为反对而反对而已。但这也显示,在目前台湾政治局势下,两岸协商谈判坚持以经贸为主轴,是明智而有效的。

其实两岸经贸合作中仍有诸多问题远未解决。两岸经贸合作尚未正常化、制度化。两岸直航还未能完全截弯取直。两岸金融合作中尚未签署MOU,尚未建立货币清算机制,有待进一步具体落实。两岸双向投资虽达成原则共识,但具体实施所需要解决的诸多相关问题,依然未能见诸协议。诸如此类,依然有待两岸共同努力。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尤其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在在呼吁海峡两岸应该尽快实现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亦即尽快签署两岸经济合作综合性协议,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

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将使两岸经济合作获得长期而稳定的制度保障,而且将使两岸经济稳步迈向更高层次的整合。它首先当然意味着两岸经贸关系的正常化,逐步撤除各种妨碍两岸经济合作的障碍,公平地实现双向的投资贸易关系。其次,它也意味着实施两岸关税减免,使两岸的各项生产要素如资金、人力、服务、物流能尽可能自由地流动,以降低生产成本,最有效地配置資源,促进产业内和企业内的分工合作,从而经由合作而有效地提升国际竞争能力。最后,它还意味着两岸应该共同探索两岸经济整合的模式,以使两岸经济融为一体,进而切入世界经济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显而易见,实现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已具有高度的紧迫性与现实可行性,但真要达成此一目标,却又是任重而道远的。这就要求两岸必须牢牢把握目前和平发展的大好机遇,以恢宏的气度、前瞻的视野,以对历史负责的精神与只争朝夕的作为,积极而务实地充分展开协商,并尽早达成协议。

我们为第三次“陈江会”的结果深感欣慰,我们更期待着未来的两会协商谈判,能加速促成两岸经济合作正常化、制度化。

猜你喜欢

正常化制度化两岸关系
优势视角和增权取向的高校心理辅导实践与反思
用“正常化”战术攻克心灵堡垒
奥巴马任期内美国与古巴关系正常化诱因探析
战后改造与国家态度:德国的“正常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