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人文教育中贯彻新文化发展观

2009-06-08张丽莉高丽英

企业导报 2009年2期
关键词:创新

张丽莉 高丽英

【摘要】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我国现阶段,要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就要遵循新文化发展观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艺术职业教育只有在新文化发展观的指导下,改革创新,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艺术人才,才能创作出时代需要的艺术作品,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

【关键词】 新文化发展观;艺术职业教育;创新

一、艺术职业教育肩负的历史重任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从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做出了一系列深刻的论述,鲜明地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论断。学者们把这个新时期的文化发展纲领称为新文化发展观。新文化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就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体现。

新文化发展观的内容鲜明体现了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在我国现阶段,要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不光要大力发展先进的物质生产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且要遵循新文化发展观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文化发展观所提出的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思想,也正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根本途径。新文化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其本质上是要用改革的思路、改革的方法提高文化生产力水平。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保证。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文化角度看,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的特点和要求主要有:一是人的文化权力基本实现,包括公民文化消费的实现,文化参与和接受文化教育权利的保障。二是人的文明程度普遍提高。三是人的文化需求得到满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需求的满足。文化消费在人们的支出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并开始追求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消费。高雅艺术开始走进更多人的生活。高品位文化活动包括高雅艺术活动,具有广泛影响和知名度的文化节庆,较高层次的艺术教育等文化活动最大限度地进入公民的日常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实现新文化发展观的最终目的。

新世纪新阶段,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艺术职业教育,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历史重任。它承载着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任,承载着满足个体接受艺术教育需求的重任。具体说就是要牢牢地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挖掘民族和谐文化资源,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而所有这一切都要靠艺术教育培养出合格的、优秀的人才作为保障和支持。

二、艺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艺术活动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劳动。高等艺术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应是具有研发、创新能力的技艺型人才。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仅需要大量的应用型、技艺型人才,而且需要一定数量的领军人物。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不仅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素质包括:政治素质、道德准则、人文素养、心理素质。其基本体现在应变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共处的能力等方面。

高等艺术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区别在于注重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施教重点,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区别在于除职业岗位能力的水平要求普遍提高外,更重视基本素质的养成和应变能力的增强。高等艺术职业教育既要保证本专业技术的优势,又要在拓宽性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上下功夫,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适应新事物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跨行业的结构调整中,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从容应对职业变化要求。

高等艺术职业教育在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爱因斯坦曾说过:“光靠科学技术,不能把人类带向幸福与高尚的生活,人类有理由将崇高的道德准则的发现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之上”。高等艺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的应用型、技艺型人才。司马光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用“德”来统帅“才”,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以“才”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

三、艺术职业教育需要创新

1.创新课程设置

艺术是一种创造,艺术教育更是一种创造。大力发展艺术职业教育,就必须抓好艺术职业教育课程建设。艺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市场。市场对艺术人才的需求是有多样性、多变性的特点。我们要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市场需求,满足市场需求。学校的培养目标只有围绕市场转,才能生存,才能发展。

艺术职业教育针对市场多样性、多变性的实际需要,课程设置在专业基础课方面,应以“学科”为中心,以够用为尺度;在专业实践课方面,应以“技能”为中心,以适用为尺度,以岗位职业能力和发展后劲为目标,强化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公共基础课方面,应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提供目标和动力。

2.创新教育教学理念

教育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艺术职业教育更要注重因材施教,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教什么”向“学什么”转变,由以“学会”为目的向“会学”为目的转变。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指导者,引导学生通过美妙的歌唱、舞蹈、浅条色彩等等,发现美、认识美,启迪他们的艺术感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使学生逐步具备创造美的热情与技巧。在理论教学方面,要围绕理论知识并辅以相应的实践案例,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地展开教学;在专业技术方面,围绕技能技巧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展开教学。

3.创新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都要通过教师的教学来落实。艺术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师资队伍的建设也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教师进行教学、科研和创作的积极性。教师无论从事教学、科研还是创作,首先需要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只有在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中,才会有灵感,才会有艺术上的创新。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也要转变观念,变“管理”为“服务”,为教师提供教学、科研和创作的物质保障;为教师提供到高校深造、外出培训的机会,使之制度化。在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之后,也要对教师的日常工作有监督和促进机制。例如,请专家对教师的业务能力进行指导,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表演来选择自己的专业老师,组织学生座谈会,畅通学生反馈渠道,开展说课比赛等。

总之,艺术职业教育只有在新文化发展观指导下,改革创新,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艺术人才,才能创作出时代需要的艺术作品,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

参考文献:

[1]许力.论新文化发展观的形成、发展及实现途径.西安科技大学,2006(6)

[2]孙维增,李春林.从赣南文艺学校的兴衰起落看艺术职业教育的定位发展.党史文苑, 2007(3)

[3]张宁.关于完善艺术职业教育的一点思考.中国校外教育,2008(6)

[4]易介南.试论艺术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改革.当代教育论坛,2007(3)

猜你喜欢

创新
号脉时代盯热点 做足内涵多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