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性看待湖北当前工业经济回升

2009-06-08吴新民刘良博

企业导报 2009年2期
关键词:工业经济当前理性

吴新民 刘良博

【摘要】 今年以来,在国内经济整体趋好的大环境下,湖北工业经济出现新的积极变化,生产增速逐月加快,平稳回暖的迹象明显。工业经济是否已经触底?二季度能否延续回升态势?这些都是当前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 理性;当前;工业经济;回升

一季度,湖北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863.2亿元,同比增长11.8%,增幅比前两个月提高1.3个百分点。从去年10月份以来的动态运行情况看,工业增速持续下滑趋势得到遏制,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与前期遭遇的困难相比有所好转,工业经济平稳回升趋势明显。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工业增速逐渐回升,当月增加值规模扩大。继2月份扭转连续5个月增速下滑局面后,3月份工业增速进一步平稳。3月当月,工业增速回升至15.6%,较去年12月、今年元月、2月提高5.6个、9.2个和0.8个百分点,基本恢复到去年10月份的增长水平。当月增加值达318.2亿元,较元月、2月份明显增加、也高于去年10、11、12月水平,增速和规模均为近6个月来最高。

轻工业保持较快增长,重工业增速环比回升。一季度,轻工业实现增加值281.7亿元,增长23.2%,快于全省工业增速11.4个百分点,拉动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2%,同比提升26.1个百分点;重工业实现增加值581.5亿元,增长6.4%,增速环比提高1.7个百分点,这是近六个月来重工业增速首次出现回升。

大部分地市增速环比加快,多数地市保持较快增长。17个市州中,15个增速环比加快,14个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轻工业所占比重较大的市增长较快,其中黄冈、孝感、咸宁等9个地市增速超过20%;随着汽车行业回暖和原油、有色金属价格回升,武汉、襄樊、随州增速环比加快2个、4.9个和2.9个百分点,十堰降幅缩小12.9个百分点,潜江、黄石扭转前两个月增加值下降局面。

工业用电降幅收窄,轻纺行业用电保持增长。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6.7亿千瓦时,增长0.7%,结束连续5个月负增长。其中工业用电量61.5亿千瓦时,下降1.94%,降幅较元月、2月缩小22.7个和3.8个百分点。轻工消费类行业用电逐渐增加,其中食品、纺织、造纸、医药行业分别增长3.7%、2.6%、9.1%、0.1%。

多数行业出现回暖,部分重点行业趋于好转。3月份,39大类行业中3/4的行业生产较前两个月明显回升,绝大多数产品产量较上月大幅反弹,主要行业呈回暖态势。全省汽车产量20.95万辆,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2、3月份增长11.2%、16.5%;化肥产量169万吨,增长33.1%,化工行业增加值增长10.5%,其中2、3月份增长25.5%、24.5%;食品、建材、纺织等行业增加值增长37.5%、36.7%、30.1%,医药、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增速超过20%。

当前工业经济平稳回升,表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扩内需、保增长”的系列政策措施开始见效,也是国家区域发展政策调整、“中部板块”效应显现和湖北多年来改革调整等多种因素积累的结果。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运行出现了“转机”,但不是“转向”,而且这种回升还只是初步的,部分行业和地区回升的基础不够稳固,企业面临的困难和压力仍然较大:

市场需求不足。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普遍面临市场萎缩、订单不足、销售不畅的困难。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工业企业国外订货景气指数创五年来新低,超过五成的大型企业反映国外订单减少。一季度全省工业出口交货值121.3亿元,下降13.1%。工业品产销率97.4%,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企业效益下滑。1-2月,全省工业实现利润58.2亿元,同比减少21.6亿元,下降27%;亏损企业2343户,同比增加382户,企业亏损面达到21.3%;亏损企业亏损额32.9亿元,增长29.4%。在经济周期的低谷阶段,由于市场疲软、效益下滑,还导致企业投资信心受挫。一季度,全省工业投资完成375.9亿元,增长15.8%,增幅同比回落28.7个百分点,低于全省投资增速16.3个百分点,近半数企业投资减缓或无投资。

产品价格走低。尽管主要工业产品价格环比出现回升,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工业品出厂价格(PPI)逐月走低,前3个月分别下降1.84%、2.04%、3.01%,尤其是钢铁、汽车、有色金属等降幅较大,相当部分企业面临“增产不增收、增产不增效”的困境。

少数重点行业困难。有色行业仍未走出困境,有的电解铝企业开工率不到三成;钢铁行业2月中旬以来,钢价连续五周下跌,重点企业生产减少、库存回升、亏损增加,武钢一季度产值同比下降27.2%,部分企业再次限产停产,行业可能遭遇持续振荡局面。

更为重要的是,宏观经济走向仍不明朗。一方面,由于当前金融危机不仅没有见底,而且还在扩散蔓延,发达国家经济衰退进一步加深、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明显减缓,实体经济恶化超出预期,外部经济环境十分严峻,后期经济运行的不确定、不稳定性因素在增多;另一方面,国内经济中积累的矛盾释放、修复和消化需要一个过程,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短期内工业发展将面临需求萎缩、投资下滑、资金风险加大、原材料价格不稳等诸多压力。我省是一个重工业比重较大的省份,具有周期性特点的产业较多,往往更容易受到冲击,工业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保持工业平稳增长、促进增速较快回升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二季度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能否持续一季度平稳态势并趁势回升,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上半年乃至全年工业经济目标的顺利完成。当前,湖北工业经济运行存在不少困难和压力,但也面临诸多独特的有利条件。

争取政策支持条件好。去年以来,国家刺激经济政策密集出台,包括大规模启动投资、出台10个行业振兴规划等。湖北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支撑点,武汉城市圈又是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改试验区,省委、省政府为推进“两圈一带”建设策划储备了一大批项目,为我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创造了有利条件。

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2008年,我省人均GDP达到2700美元,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43%。按照国际普遍采用的标准,湖北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重化工业化特征明显。国际经验表明,这一时期是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经济增长的潜力很大。随着 “十一五”乃至“十二五”一批重点项目提前启动,将进一步强化我省工业化加快发展的趋势。

区位优势凸显。金融危机强化了国内经济增长格局的调整变化。正如湖北省李鸿忠省长指出,区域经济发展已经由原来的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转变为开放型加“内生型”双重优势地区快速推进。中部六省地处内陆腹地,产业结构以”内生型“为主,经济外向度低,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背景下,”中部板块“效应更加明显。一季度,中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湖北不仅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而且产业基础好、科教实力强,兼有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双重优势“,高新技术产业、重化产业在中部地区具有较强竞争力。

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强。国际和沿海“两大产业“转移,是近年来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受金融危机影响,产业转移步伐,沿海地区一大批出口导向型产业面临调整,不仅是纺织服装、轻工食品等传统产业,一些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科技含量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在加速向内地转移。湖北虽然地理优势比不上安徽、江西等省,但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和软环境上明显占优,完全有条件承接沿海较高层次的产业。

面对当前形势,需要紧紧围绕应对危机保增长、促发展,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突出重点,强化措施,不断夯实工业回升的基础,继续保持和巩固当前发展态势,为湖北工业经济早日复苏创造条件。

突出抓好经济运行组织调度。密切跟踪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尤其要及时掌握新近出台的一系列产业政策,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实时跟踪,正确把握工业经济动态。毫不松懈地搞好要素、保障协调,督促电厂落实重点电煤合同,保住基本“口粮”,确保电煤稳定供应;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提前制订迎峰度夏方案,确保重点时段电力平稳供应;继续协调发、供、用三方,争取国家大用户多边交易试点政策支持;同时,协调解决电煤和重点物资调运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保证重要物资运输供应。

突出抓好企业市场开拓。当前形势下,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市场需求不足、手持订单减少。保增长关键是要保订单、稳市场。要千方百计帮助企业稳定国际市场,开拓国内市场,搞活本地市场。引导企业紧盯当前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营销理念、营销策略和营销方式,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工商联手,使更多的省内工业品进入大型商场、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批发市场等,确保市场不丢、渠道不断、份额不减。着重从产业链入手,推进武钢、东风等企业产品省内循环,支持开展直供配送等多种形式的联合协作、抱团取暖,鼓励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本省产品,实现地产钢材、建材、机电等产品与省内重点工程、对外援建项目、大型物流企业等对接,提高省内产品的占有率;综合利用国家各项外贸政策,进一步研究制订扩大出口的政策措施,建立奖励出口政策机制,支持机电、纺织、食品等企业稳定和开辟国际市场。

突出抓好企业帮扶与服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应对危机保增长,首先是要保企业,保住企业就保住了发展的根本。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应是风雨同舟、命运与共,不光体现在经济形势好时共享发展成果,还要表现在经济形势严峻时共担风险、共克时艰。要进一步深化“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把支持服务企业作为当前应对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项重点工作,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 认真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实际问题,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以推进“大企业直通车”为抓手,全面开展为大企业服务工作,做到及时受理、立刻办理、限时办结;进一步研究制定更加灵活的帮扶政策,特别是对受危机影响造成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应准予缓缴社保等有关法定规费。下大力气做好清理“三乱”工作,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同时,调整银行信贷结构,加强对工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贷款支持,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短期融资券试点工作,采取有力措施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突出抓好工业投资。工业投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40%以上,保增长、稳投资,首先确保工业投资的稳定增长。当前,国家大规模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三农”、民生工程等领域,这是保增长、保发展的需要。但作为湖北来讲,工业化程度不高、工业发展不够是最大的省情,要根据湖北的实际调整投资结构,既要抓紧启动一批重点工程、“三农”和技术改造、产业升级等事关长远的投资项目建设,更要注重启动能够带来即期效应的项目,能增加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把工业投资尤其是制造业投资搞上去。要结合我省八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的编制,抓好项目的策划与推进,抓紧启动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并按照湖北省李鸿忠省长提出的“三个不论”(不论大小、不论轻重、不论高低)的原则,千方百计扩大招商引资,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接沿海新一轮产业转移,扭转工业投资增速下滑局面。

猜你喜欢

工业经济当前理性
科技平台创新和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研讨
发展工业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
理性看待GDP增速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