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思想

2009-06-08杨超超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09年11期
关键词:笛卡尔

杨超超 贺 健 杨 菲

摘要: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哲学自产生以来所能提供的传播最广的哲学命题,本文试对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这一论断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揭示出笛卡尔思想中的怀疑一切的思想根源。

关键词:笛卡尔;哲学体系;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哲学自产生以来所能提供的传播最广的哲学命题,曾被谢林称为一个奇迹的发生。对“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的理解,这里需要注意的:拉丁文中cogito隐含着我和思的两层含义。如果笛卡尔说cogito的存在思自身确然的,它构成了人类知识的阿基米德之点,那么它既可以指思维活动(cogitatio)本身之存在的自身确然性,同样也可以是指作为思维活动主体的自我(ergo)之存在的自身确然性。笛卡尔的论述在这里与在对我思之确定方式上的论述一样,为两种解释都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

“我思故我在”被认为是一个推论。“我在思维着”,“所以我是存在着的在(cogito ergo sum),这个命题一般被称作笛卡尔的我思(cogito),得出这个命题的方法叫做笛卡尔式的怀疑。他在《第一哲学沉思集》里这样说道,“我觉得思维是属于我的一个属性,只有它不能跟我分开。……”。[1]对“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的理解,必须从我在开始,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学术界比较多的是把sum理解为存在,或者更明确地说是有。由此,“我思故我在”被认为是一个推论。“我在思维着”“,所以我是存在着的”。由我思推出我在,从思维推出存在。显然这里有一个大前提凡思维者都存在。这是一个推论吗?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个推论,因为在cogito和sum之间笛卡尔用了ergo(所以)。其实Cogito ,ergo sum中并不存在推论cogito和sum是同时给出的。“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哲学的第一原理,而第一原理在笛卡尔看来,必须是清楚明白的无可怀疑的真理;并且必须是没有前提的,它自身必然是其他知识的前提,是没有前提的前提。正如黑格尔所说,“我们决不能把这个命题化为一个推论”[2]。把“我思故我在”当作一个推论,显然不符合笛卡尔的原意。既然“我思故我在”不是推论,也就不能说笛卡尔是从思维推出存在。那么,如何理解“我思故我在”呢? 让我们从存在开始。存在一词在哲学语言中是一个外延最广大(无所不包)、内涵最稀薄的概念[3]。黑格尔说,存在是无规定性的直接性,先于一切规定性的无规定性,最原始的无规定性[4]。我国学者杜国平则认为存在是跨界谓词,存在可以是现象界的存在,也可以是意识界的存在,存在涉及到跨界问题。各种表述从不同侧面来把握存在,这充分说明了存在的复杂性,在不同的理论或语境中存在的含义是不同的。

这里必然要提到笛卡尔的第一个命题:“De omnibus dubitandum est”(怀疑一切) ,抛弃一切假设和规定。这个命题并没有怀疑论的意义:怀疑论是为了怀疑而怀疑,认为人无法达到主观与客观、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无法到达真理的彼岸世界;而笛卡尔式的怀疑是一种方法论的怀疑,认为必须从思维开始,寻求本身既确定又真实的东西,也即录求一种确然性,从而得到一个最纯洁的开端,也即发现一切知识的基础,从而最终摆脱一切怀疑,其本质是一种从非确然性中筛选确然性的方法,是一种寻求无可置疑的确然性的手段。怀疑并非否定,而是不确定,这是形而上学的怀疑,它探求的是事物的确然性。笛卡尔说什么是思想的东西呢?“就是怀疑、理解、肯定、愿意、不愿意、想象、感觉的东西。”

笛卡尔理论的最大缺陷在于它的整个体系是建立在那些断定自我和上帝存在的命题上,但是这些命题在逻辑上并非是必然的,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心理内在性的倾向。我们语言的逻辑也并不就是世界的内容,理性主义在丰富多彩的世界和人的生活面前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了。但是“我思故我在”,作为笛卡尔哲学体系的第一原理,且不论它的对或错,它对反对当时禁锢人们思想的经院哲学,“我思故我在”,这里是人的世界,神的启示让位于人的思考了。人自己要思考,要说话,要以自己的理性为自己的生活提供坚实的证明,要以清楚明白的思维去判断事物,去发现物质世界的真理,为自己谋得幸福,它使人们从各种偏见中解放出来,促进理性的解放,具有重大的意义。笛卡尔杰出地完成了历史所赋予他的扫除经院哲学,为近代社会,为新科学提供总原则的伟大使命。由此,笛卡尔开辟了近代主体论哲学的先河,他提出的主体性原则对后来的休谟、康德以及胡塞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此也奠定了笛卡儿在哲学史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参考文献:

[1]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C],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P25-26)

[2]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第四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P70)

[3]孙正聿《哲学通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P227)

[4]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P90)

作者简介:

杨超超:女,1984年3月生,现就读于西南民族大学政治与社会学学院,中国哲学专业。

贺健:男,1985年1月生,现就读于西南民族大学政治与社会学学院,中国哲学专业。

杨菲:女,1980年3月生,现就读于西南民族大学政治与社会学学院,中国哲学专业。

猜你喜欢

笛卡尔
笛卡尔的解释
笛卡尔浮沉子
笛卡尔的那些事儿
理科式浪漫 ——心形线
极坐标系中的奇妙曲线
“心形曲线”:数学家写给瑞典公主的最美情书
表白函数的故事是假的,但爱值得永远赞美
数学
笛卡尔
笛卡尔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