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壶徒”周荣金
2009-06-08张树亮
张树亮
在前后两届全国十大紫砂名壶评选中,前一届他以作品《云开旭日照苍松》跻身其中,这一届又以《梅竹提梁壶》中奖,连续两届获此殊荣,实属不易。此人名叫周荣金,40多岁,已是宜兴紫砂工艺二厂的高级工艺美术师。难怪壶艺泰斗吕尧臣给他题词:“难得壶徒”;另一位壶艺大师谭泉海为他题词:“扬紫艺为荣,捏砂泥成金”;评上全国十大能工巧匠的徐安碧以书相赠:“砂海人才济济,壶徒别有创意”。这些题词既是对年轻有为的周荣金的评价,又是对他的激励。
周荣金出生在宜兴紫砂发祥地蜀山。这里成就了诸多紫砂名艺人,其中不乏大师级人物,如花货大师朱可心,雕塑大师徐秀棠等。因为生在蜀山这风水宝地,又从事紫砂事业,而紫砂前辈名人高手不少,经典传世佳壶更多,故他又自称壶徒。
周荣金少年进东坡书院就读,与书院相毗邻有一家陶瓷厂,耳边除了叮当作响缸盆碰撞声之外,还有那些制壶人捶泥和拍子声;到处是缸盆堆叠的景象,田间地头也有紫砂寿星壶、柿扁壶、鱼化龙等。那时他常和邻居小孩比谁家的寿星壶大、实用,谁家的洋桶壶好看,鱼化龙壶好玩、漂亮。他从小对紫砂壶就有很深的接触比较,从中能感觉出形象的好坏,小学的图画课他居然会画出个壶样来……
高中毕业后,19岁的周荣金考进紫砂二厂,跟当时厂里较有名气的张锁坤师傅学刻字。紫砂行情一年好于一年,那时只有几家紫砂厂,根本没有家庭作坊。周荣金择职观念的转变是由于当时身边发生了一桩惊天新闻:村上有户人家,以前几角钱买来的一把李碧芳印章的洋桶壶,居然有人花500元收走。于是周荣金心里有了自己做壶的打算。
周荣金被选进紫砂厂二厂研究所从事紫砂壶造型设计制作,师从高级工艺美术师范永良,后来又幸得徐汉棠大师指点。师父教诲:“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壶。”时光飞逝,他在制壶这行里已有20余年,一路走来靠着刻苦肯干以及有那么点小聪明,做出了成绩,在人才济济的紫砂场上有了一席之地。
2001年春天,周荣金去游黄山。为了观日出,他早早起来,在寒冷的夜风中等待奇景的出现。终于,在连绵山峰的轮廓线上冒出一缕金光,像万支金箭射向黄山,射向迎客松。顿时,周荣金被大自然的奇观所吸引,所震撼,眼前的迎客松幻化成一把绿色的壶,壶柄是奇崛的松枝。大自然给了他灵感,回到宜兴后,周荣金创作了《云开旭日照苍松》的名壶。在全国十大紫砂名壶评选中,专家称周荣金在作品的创意、器型以及手法技巧上已形成自已的创作风格,整体形象既重传统又有突破,精工细作,朴实大方,追求形、神、势、功兼备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水准。
此后,周荣金的《梅竹提梁壶》再次获得全国十大紫砂名壶称号。当记者请他谈体会时,他说:“紫砂壶的创意出于自己的心灵个性,对生活、环境用心观察体会,也反映了自身的文化素养,一味地模仿历史作品或他人之作,根本想不出好的题材。所以我认为作品的创意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要和各个艺术门类多交流,甚至可以与文人、书画界合作,以创作出符合这个时代的作品。”周荣金这样说,也这样实践,以致此后名壶迭出。作品《诗情画意壶》,创意来源于古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把他对古诗理解的意境用紫砂壶作品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壶的主体为不对称式,壶口前移而不失其整体重心,更显活力动势,壶钮用绞泥方法制成雨花石型,盖面以开片手法装饰成冰纹状,壶把为极具生命活力的劲松,采用“堆、贴、捏、塑”等制作技巧把枝干、松针表现得自然生动,弯弯的月亮斜映其中,整件作品如诗似画。这一作品2007年7月被南京博物院永久收藏。作品《圆鼎壶》,壶体为传统而大方的球体,壶口以云肩线装饰,三足鼎立,昂首又不缺气度的壶嘴,使作品在把玩时更觉其出水的畅快程度,再配以有“飞沿”的壶把,捏把更舒适得意,整体作品和谐统一,稳重中显霸气。作品《顺昌壶》是开发大武夷文化壶之一。顺昌县的华阳山和宝山是神猴文化的发祥地,齐天大圣诞生之所。整件作品把顺昌的地域名称,古老的神猴文化和秀美的华阳山、宝山风光融入其中,挺拔苍劲的青松捏成壶把,矫健聪慧的神猴跳跃其间,蓬勃有力的铜管壶嘴以及一艘满载希望的扬帆之舟的壶钮和有不对称前倾状的壶体有机结合,浑然一体,神猴献瑞,顺风起云,书法家曹贵生题书“顺达昌盛”刻在壶的背面更是点睛之笔。整件作品重美观、合主题、更实用,把紫砂壶的特性一并发扬,传统中更见时代特征。作品已正式入选大武夷文化壶系列,受到了当地政府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