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计中的诚信原则
2009-06-07梁瑛
梁 瑛
关键词:会计工作 会计诚信
近年来,国内外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引起了社会公众对会计诚信问题的普遍关注,如美国的安然、施乐、世界通信、默克制药等公司先后爆出财务丑闻;国内的有深圳原野、琼民源、红光实业、郑百文、银广夏等造假案也先后被曝光。会计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
“会计诚信危机”是伴随着现代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而出现的新名词,是现代经济社会形态的怪胎,它的出现,严重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给社会和国家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会计诚信”问题已不由分说地摆在了每个会计人员的面前,不容熟视无睹,不容泰然处之。
会计诚信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协调配合、齐抓共管、人人参与。我个人认为,需从国家、政府、社会、单位、个人五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国家要完善和健全法律。将会计诚信作为基本概念和要求写入《会计法》,明确各层次会计造假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增强全社会的会计诚信意识和法制观念。使《会计法》成为我国规范会计行为和维护会计诚信的真正大法。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压缩财务报告粉饰的空间,使会计政策的选择更加具体明确。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其次是政府要加强监督。加强会计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各级财政部门应认真履行《会计法》赋予的职责,加强会计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一是彻底清除无证上岗人员;二是定期对各单位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评比和奖罚,并与岗位资格聘任、精神与物质奖励结合起来,形成人人争先的良好风气。三是在会计工作管理的范围、内容程序、方法上要制度化、公开化,实行依法行政。调动会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依法做好会计核算和监督工作,提高管理和监督水平。政府要加强政府监督,对违法从事会计活动的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决不姑息,以起到警示作用。
再次是社会各方面要同心协力。会计诚信不只是一句口号,主要是抓落实,这就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劲往一处使,对会计行业的各种违规行为要敢于揭露、积极举报、坚决打击。加强社会监督与评价机制,发挥社会力量是否遵守了道德标准,要靠社会舆论和公众的评价,而不仅仅是法院和政府认定。没有舆论支持的道德标准,只是纸面上的道德标准。目前对于造假账的舆论谴责已经给企业、会计师和审计师造成一定的压力,但这种谴责大多是针对整体而非具体企业,多数是学术性、政策性的而非实用性的。我们还缺乏评价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环境、社会力量和动力机制。因此,要在法律上明确,根据公开的财务报表对上市公司所做的分析,属于言论自由,不构成名誉侵权。应当建立和培植揭露虚假会计信息的市场力量,以改变目前造假力量大于抑制力量的失衡状态。从有关会计诚信现状来看,加快建立社会信用监督体系,是我国目前迫切要完成的大事。规模先进的信息数据库将记录着大量企业与个人的资金往来与商品交易的种种资料,可以提供客户查询,一旦有不良信用的记录,在工商注册、银行贷款、消费贷款、个人信用卡服务以及人才聘用等,将受到制约。相反,为鼓励获得守信等级高的企业将可优先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或为其提供高额度的贷款。一些专家还建议,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本国现实情况,制订可实际操作的《信用法》。尽管这需要时间,但是势在必行。就现阶段而言,要狠抓行业监管,查处虚假行为,增加失信者的成本。
另外对于单位来讲,要设立诚信档案,建立奖惩制度。要大力弘扬会计诚信,该奖的奖,该罚的罚。在外部要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在内部各单位要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要做到单位内部监管、社会监管、政府监管三者有机结合。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会计人员本身。会计诚信是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广大会计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素质,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能力,认真扎实工作。从自我抓起,从点滴做起,要做到这一点,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要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素质。要多学习、多实践。认真学习现代会计理论知识,提高个人业务能力,在工作中要自尊自爱,并时时注意加强自我修养,防微杜渐,确保会计信息及时、准确。
二要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实事求是的思想,要高起点要求自己,自觉地把诚信原则放在首要位置,坚持不做假账。
三要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要求会计人员要树立敬业爱岗、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的职业道德规范。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会计诚信已显得愈来愈重要,失去了诚信,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一切都是空幻的。作为一名会计工作者,我们要借这次“会计诚信年”活动的东风,时刻牢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的警训,真正做到“执业以德、核算依法、遵循规则、笃做真账”,做一名党和人民信得过的合格会计人员!
参考文献:
1.蒙丽珍,韦善宁编著.会计行为规则与案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乔彦军.现代企业制度与现代会计.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