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对耐久跑感兴趣
2009-06-07祝杰
祝 杰
在体育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耐久跑不感兴趣、甚至有抵触情绪。教学中怎样调动学生积极性,上好耐久跑课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采用以下策略、可提高耐久跑教学效果:
一、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内驱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对耐久跑产生兴趣后,他就竭尽全力去学习。而形式多样的耐久跑会激发学生兴趣。教学实践中我采用如下形式;
1.成功体验跑:根据学生耐久跑的成绩分成若干小组,分别站在跑道的不同起跑线上(成绩最高者离终点最远,成绩最差者离终点最近),听到信号后同时起跑,并要求同时到达终点,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游戏追逐跑:学生按能力一对一结对,并确定单数和双数,每对学生间相距2米,每对分散在画好的区域内。听到开始信号,单数学生迅速躲、逃,双数学生追、拍,凡被拍到的两人互换角色,轮流追逐至规定时间。
3.和着音乐跑:在场地上播放欢快轻松的音乐,要求学生以均匀的步幅和频率有节奏地随着旋律绕场跑。
4.变换领头跑:分成小组以纵队形式进行中速跑,每组最后一名学生用最快速度超越排头成为新的领头人,领头人被轮流变换直至终点或规定时间。
5.定距变速跑:把所跑的距离划分为几个段落,在每个段落处插上标志牌,慢跑、匀速跑、快速跑、冲刺跑、“特种跑”、脚内侧跑、脚外侧跑、脚后侧跑、并步跑、交叉步跑、单脚交换跳跑……并提醒学生合理运用技术和分配体力。
当然还有其他形式的跑。如此众多的跑,活跃丰富了课堂气氛和活动内容,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运动负荷和练习的密度,从而激发了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上好耐久跑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培养意识,解除顾虑
教师在耐久跑教学中应重视对意识的培养。学生对耐久跑有一定兴趣和耐力基础上,在讲清目的意义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耐力专项训练,适当增加中长距离跑的练习。只要求一定的耐力,每周2~3次,可安排在体育课下课前十分钟左右,也可利用课外活动去完成。每次5至8分钟,以集体练习为主,这样能带动和促进差生。还可采用领先跑、变方向跑或按要求完成一些简单的徒手动作,让学生跑得轻松而有乐趣。教师要多给些赞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进步和提高的喜悦,享受跑的乐趣,逐步养成自觉跑的意识。
同时,利用室内课讲述耐久跑的相关科学知识。例,耐久跑时常会出现一些生理机能不适应现象,这是由于内脏器官的惰性使氧气的供应暂时落后活动的需要,加上活动中产生大量的代谢物不能及时排出,所以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呼吸困难,胸部发闷,四肢无力,甚至产生难以继续跑下去的感觉,这种现象叫“暂时性运动极点”。告诉学生在这种暂时的机能状态下,要以顽强的毅力坚持跑下去,加大呼吸深度,适当调整速度。这样就会消除学生对耐久跑的恐惧心理,解除了顾虑,便能轻装上阵。
三、突破难点,自我体验
在组织教学中,要根据实际将学生按体质分为强、中、弱三个组别进行教学,对不同的组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竞争性。为突破难点,教师首先以身作则,亲自带领体质差的组别,用难点突破法鼓励引导学生亲自尝试坚持一次适度的中长跑。根据教学的环境条件,利用树丛、建筑物、公路等野外环境的变化给学生以新异的感觉,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兴奋度,调动起学生上好耐久跑课的激情。
每次进行耐久跑练习,都要注意赛前组织整理及赛后恢复放松,要求不同组别的学生亲自记录统计自己每次练习前后的心率次数,呼吸次数等机能反应进行对照比较。让学生体验三步一呼、三步一吸的方法同随意呼吸的方法有何不同的感受。利用深呼吸,特别是伸展放松性呼吸徒手操使学生全身心地感受到放松,让学生体验坚持运动后轻松愉快、心旷神怡的感觉是由于坚持参加耐久跑的结果,进而激励更多学生对耐久跑感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耐久跑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