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惯决定学生的命运

2009-06-07

成才之路 2009年31期
关键词:听课总结读题

蒋 凤

摘要:什么是习惯?习惯是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是每一位教师的应尽之责。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这也是一种前瞻性的教育投资,它不仅能很好地传授现有的知识给学生,而且能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使他们能更好地面向未来。

关键词:习惯;预习;读题;交流;听课;质疑;总结

一个人的习惯,往往在他的生活道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坏习惯可以导致人们在事业或个人生活上连遭挫折,好习惯则能帮助人们走上坦途取得成功。中学生在学习中也常常不自觉地养成一些习惯,影响着自己的学习效果。如果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给学习带来积极的影响;如果是不良的学习习惯,则会给学生造成许多危害。

圣人孔子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得更确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可见,无论作为教育家的孔圣人,还是教了一辈子书的叶圣陶,都一致认识到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作用下,自觉地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努力帮助和培养学生使其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那么,作为我们数学老师应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呢,下面从几个方面的加以说明。

一、学会预习

所谓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预习是课堂学习前的知识准备。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有些学生学习差的根源是上课因听不懂而赶不上老师的讲课进度。而听不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新学知识点的陌生感,由此造成了头脑中知识序列的中断。预习则能有效地接续这个“中断”,提高听课效率。更为关键的是,预习可以提高听课的目的性和针对性。由于预习中学生总会发现一些不懂的问题,等着上课来解决。有了问题,听课自然就有了重点,目的性和针对性更强了,注意力就更容易集中。在预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经过思考、练习、检验等阶段。久而久之,自学的能力就形成和提高了。因此,会学习的学生一定是预习功课做得最好的学生,成功的老师一定会教育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二、学会读题

提到读,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阅读,读语文、英语、历史、地理、政治、生物等记忆类方面的知识点,读与数学好像是毫不相干的。其实,这种看法是很老套的,恰恰相反,读题在数学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数学解题的第一步,是落实新课程标准实现教学计划的载体,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激活学生自主研读课本和题目的强烈欲望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查找解题的关键所在,主动地去学习、吸收相关知识。在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边读边想,把难点、疑点、关键词等圈点勾画,使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听课。师生共同解疑,解疑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各个方面理解课本内容。学生阅读课本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探究和自我构建知识的过程,我们要领会新教材的真谛,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拿起课本阅读、精读、研读,而且还要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培养学生自主拓宽知识面,引导学生逐渐由“读会”向“会读”发展。

三、学会交流

交流是每个人的天性,人时时处处不处在交流之中,中学生正处在交流欲望的鼎盛时期,乐于交流,善于交流,是他们共同的特征。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交流的主要方式就是使学生敢于“动口”。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思维的窗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应该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交流氛围,能为学生所接纳的“无威胁”、“无区别”的活动空间。教师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抓住课堂交流每一次突现的闪光点,使学生畅所欲言,敢想敢说,主动参与,勇于表现。在气氛融洽、环境宽松的课堂里,不断调动学生交流、讨论的积极性。其次,经常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在日常教学中注重“理”,鼓励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说数学,引导学生应用准确规范的术语。促使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解题思路,有条有理的说出思维过程,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定义或公式。通过说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激活和发展。

四、学会听课

听课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听课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学生专心听讲能力的培养是学习方法指导中最基本的环节,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必备条件,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听课,为交流活动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学生会听、乐听、能听。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对学生加以耐心细致的培养。在听课的同时,让学生明确记忆的目的,了解记忆的要求,随时教会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使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能抓住讲话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的知识要点,逐步培养学生边听边想边记的习惯。

五、学会质疑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能成为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学生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固然很重要,但是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更具有价值。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首先,师生要有质疑意识,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教学中的情景与问题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师创设的情景要为学生的质疑服务。其次,指导学生质疑的方法,如对于同一问题,若改变结论,条件如何,或改变条件,结论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变中求活,在变中找方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及时给予合理分析与评价,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达到提高学生质疑能力的目的。

六、学会总结

善于总结,是人类所特有的智能。中学生认真系统地总结所学习的知识,是巩固学习和改进学习的最佳方法之一。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认真地总结已学过的知识,使之更系统,更加巩固。德国哲学家狄慈根说过:“重复是学习之母。”只有对学习过的知识加以梳理,才能取得新的进步和成绩。复习有关知识是系统总结的基础。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认真地对待复习,认识复习的重要性,指出只有认真复习,才能加强已有知识的联系性,像滚雪球一样把分散的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把那些接近遗忘边缘的知识“回收”回来,从而达到更深刻的理解、更牢固的记忆、更灵活的运用知识的目的。在这个问题上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两条要领:一是要认真全面,二是要抓住关键。中学生头脑灵活,思想敏锐,敢想敢干,教师要利用这个特点,指导学生及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包括知识掌握上的问题和学习方法上的问题。使学生通过发现知识掌握上存在的问题,来纠正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学习方法的改进,避免知识掌握上容易出现的差错。还要使学生认真总结哪一部分知识学得好,采用的是什么学习方法,以扬长避短,提高学习效率。在总结时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让他们探索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哲学家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我们每位中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而且潜能巨大。要使学习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挖掘,就要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在父母和老师的双重帮助下,培养自身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学习信心,自觉挖掘潜能,真正使自己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这也是21世纪教育的神圣使命。

(靖江市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听课总结读题
心爱的读题猫
小学低段数学读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读题漏词现象分析
“读题时代”报纸新闻标题的语言特色
浅析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点进行有效评课
关于中考作文的一点建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