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第二课堂不能忽视
2009-06-07汪庆华
汪庆华
1912年秋,12岁的洪深考入清华学校。那时,清华学生课余文化生活非常丰富,各种文艺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学校的戏剧活动尤其活跃。他回忆说:“凡是学校里演戏,除了是特别团体为某年级的级会不容外人参加的以外,差不多每次都有我的份;我又很高兴编剧,在清华四年,校中所演的戏,十有八九,出于我手。”这些社团活动,使戏剧成为洪深一生的选择,也为他后来成为中国话剧的开拓者奠定了基础。
在大学校园文化中,大学生社团向来是一种非常活跃的因子。这种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的学生组织,被认为是课堂之外的第二大育人载体,被称作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大学生群体规模不断壮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渴望进一步增强。在这种形势下,学生社团得到快速发展,呈现出积极、健康的态势,反映出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新情况、新特点。比如,网络社团越来越多,跨校活动更加普遍,与社会联系愈加密切;在建设过程中,大学生社团存在着管理不够规范、硬件条件有限、发展不太平衡等问题。特别是90后进入大学后,如何加强管理和引导,使大学生社团朝着更加规范和健康的方向发展,正在成为高校管理和学生工作的新课题。
上世纪90年代,随着网络教育的飞速发展,美国学者提出了“虚拟大学”理念,认为这种在网上求知的教育方式将取代传统大学。这种观点很快被许多学者否定,一个重要理由就是,不论“虚拟大学”怎样发达,都不能培养学生与人相处、与人合作的素质,而这一点,恰恰是未来教育的目标之一。大学生社团活动之所以被认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其根本原因在于,社团能够培养学生与人相处、与人合作的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著名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是教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与人相处、与人合作、与人共同生活,被看做是学会生存的重要前提。有人将90后称作“自我的一代”,虽然未必准确,但引导90后大学生转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宽容和理解,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更应当成为大学生社团的发展目标和建设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