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物理实验现状与对策

2009-06-05樊如康

现代教师与教学 2009年2期
关键词:实验能力科学态度实验教学

樊如康

(广西南宁市上林县职业技术学校530500)

【摘要】本文从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分析当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老师思想上不重视、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固化、教育体制不合理等原因导致部分师生轻视实验课,出现"高分低能"学生。分析存在问题原因--设备短缺、实验教师待遇低、教师备课只备课本不备学生、课堂组织教学欠缺。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与对策--投入经费、提高认识、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严明实验课堂纪律。

【关键词】中学物理实验、实验教学、实验能力、钻研精神、科学态度

The contemporary interpretation of the village self-government

Fan Rukang

【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physical test in the physical teaching's important position, the question which in the analysis current middle school physical test teaching exists--Teacher in the thought does not take, the teaching idea to be obsolete, the teaching way solidifies, the education system unreasonable and so on reasons to cause the partial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despise the experiment class, presents " High-grades but low ability " Student. Analysis existence question reason--The equipment short, tests the teacher treatment to be low, the teacher prepares a lesson only to prepare the textbook unprepared student, the classroom organization teaching to be short. Proposes the solu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 in view of the existence question--Investment funds, enhancement understanding, transformation education teaching idea, strict experiment classroom discipline.

【Key words】Middle school physical test, experiment teaching, experiment ability, enquirying mind, scientific attitude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科学为基础,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能力的主要实验科学。实验是物理学科的知识源泉,所有物理知识,包括概念、定律和结论都是在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当前的中学物理教学的现状分析看来,实验是目前物理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特别是一些基础设施较差、偏远的中学,教学仪器配备不全、教师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加上体制的影响,也有学生实验素质尚待提高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亟待提高。

1.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1.1部分教师思想、行动上不重视实验课,对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缺乏正确认识。

1.1.1重视理论,轻视实验

学校和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认为学生不会动手做实验不要紧,只要会动笔考实验就行。而对学生实验则往往不够重视;更多的教师则从应试教育的角度出发,只是备考时上几节实验课、或黑板上讲实验、让学生背实验,严重偏离了物理教学宗旨和培养目标。[1]

1.1.2重视结果,忽视过程

物理教学中由于认识上的不足,认为书中的结论和规律已通过前人实验实践验证了的,是正确的、理所当然的,教学中只要求学生背好书上结论。教师在教学实验中一手包办的现象严重,学生最多只是机械模仿,能力得不到相应的提高。

1.1.3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固化

有些教师也意识到实验课的重要性,实验教学投入的时间和花费的精力也不少。但实验教学模式僵化,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学方式呆板,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

1.2 物理实验课中有些学生的心态异常

1.2.1好奇心强,盲目冒险

实验课纯粹是出于好奇、追求新鲜,厌烦重复性的实验操作,偏重于冒险、新奇实验的操作,放松对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

1.2.2好胜心强

好胜心强,怕被人认为动手能力差,怕被人讥笑落伍。因而观察随意、操作马虎,总是争早做完实验,抢先得出结论。致使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技巧和观察能力得不到正常的训练和提高。

1.2.3得过且过,敷衍了事

怕麻烦、图省事,抱着无所谓态度,实验结束时对数据的处理不实事求是,随便编一组数据,并凑实验结果,以应付教师检查。

1.3学生观察技能、操作能力差

1.3.1目的不明确,动“眼”不动脑

部分学生只凭好奇心盲目观察,注重观察表面现象,只关心实验结果而忽视实验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观察不细致,兴趣不稳定、不持久,只看不想,对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结果不能有机地联系起来,不能对实验过程进行正确的描述和解释。

1.3.2课前不预习

部分学生对一些基本的测量仪器使用了解的不清楚,用时手忙脚乱,操作不规范。如使用某些仪器时没有进行检查,不明确仪器的测量范围,不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不会正确地读取数据等。另外,在组装和联接仪器时,布局不合理,步骤颠倒,导致实验失败或仪器损坏。

1.4实验课堂纪律不好

有些教师上实验课时,采取"放羊式"教学,由于实验时全班同学做一样的操作,学生处于活动状态,而且进程各异,容易导致课堂混乱甚至出现学生早退缺课现象。

2.中学物理实验教学问题的对策

2.1投入经费,提高教师认识

2.1.1经费分配

投入实验经费,一部分用来更新、增添实验器材,以满足实验教学需要,全面提高学生实验操作动手能力和增强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一部分用来提高实验教师的经济待遇,调动实验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1.2提高老师认识

在物理课教学方面,确实面临着实际困难,但也有认识问题和方法问题。在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应充分认识到实验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纵观目前国内外物理教学的动态,也能给我们一些启示。一些发达国家,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已明显得到重视和加强。例如,据英国牛津大学教育学院七十年代一份研究资料介绍,欧洲国家中学最后两年的学生物理实验所占的比例较大,如英国约占整个物理教学课时的25%~50%。在中学低年级可占每节课教学时间的70%~80%。又如西德国民教育初中物理课程共安排了343个实验课时,其中295个实验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对物理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几乎完全是在自己手脑并用的过程中完成。[2]我们老师要把物理教学转移到以实验为基础的轨道上来。

2.2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实验教学上,学生的异常心态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效果,作为教师关键在于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适时做好引导和转化工作,消除不利的心理因素。让学生有明确的目的,“当一个人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并以它来推动自己的学习时,这种学习的目的就成为一种有力的动机”([美]奥苏伯尔)。[3]实验时要鼓励学生,增强实验成功的信心;讲清操作程序、步骤、要领和冒险的危害性,培养认真自觉、实事求是的态度,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实验。

2.3转变教学教育观念

2.3.1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上好实验课是提高物理教学的关键。因此,作为物理教师应高度重视、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认真对待实验课的教学,明确目标,揣摩恰当的教学方法。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4]

1.1预习的重要性

要让学生上好实验课,预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根据实验内容布置一些预习思考题,让学生在预习中思考,加深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例如: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实验中可提出:①根据纸带上的打点,判断小车的运动性质吗?②什么情况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③为什么不要从物体始动时打出的点为计时起点,而从中间某一点作为计时起点?为什么一般我们要五个计时点作为一个时间间隔,而不是选相邻的两个点作为时间间隔?④怎样通过纸带上打下的点来计算加速度?怎样计算即时速度?学生通过预习能做到实验前心中有数。 1.2突出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地位

实验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程应在实验的各阶段提出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或根据需要,提出一些课后思考的问题。同时启发学生提出问题,问题一经提出,实验的目的就很清楚了,学生也会带着问题做实验,在实验时分析、解决问题。

1.3明确要求

教程应对学生实验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要让学生带着一定的任务来做实验。有了具体的要求,学生实验时才有章可循。提出要求要循序渐进,在不同的阶段提出的要求应有所不同,在刚开始做实验时可以只提出简单的要求,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1.4提高教师素养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教师是实施教育的直接参与者,要真正上好物理实验课使之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出独特的作用,需要教师具备实验教学的素质,既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物理理论知识和实验知识,又要有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知识。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使自己的实验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得到提高,使自身具备良好的实验能力和实验技能;要具有钻研和创新精神,例如对物理中的疑难实验进行专题学习和研究、不断改进一些实验等;应多接受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育思想,运用这些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2.上好实验课的方法

要上好实验课,可采取以下方法:转变教学教育观念,提高师生对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每一个实验要给多一些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尽可能独立完成实验;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示范动作要清楚、规范,便于学生观察,同时提醒学生注意操作的注意事项、观察重点、观察方法、主要现象,把实验技能、技巧传授给学生。实验过程中要细心指导,巡回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为解决器材少而学生多的问题,可改并进式教学为轮换式教学,延长实验室开放时间,在实验活动中培养能力。

3.改革考试方法,加大实验考核力度

目前,物理考试中,要检查学生实验部分的掌握情况时,基本上只局限于局面考试,关于实验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核很少,导致出现学生背实验、纸上谈实验的状况。物理实验考试总体要求是把考理论和考操作结合起来,全面反映学生实验课的基本要求;考试成绩应由平时考核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实验考试成绩几部分结合起来。

4. 教育体制和学校的保证

我们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在课程设置上,实验课时间安排的比发达国家的要少,加上有些学校克扣实验课时,学生能够用于自由支配、根据个人爱好进行思考钻研的时间被学校设置的课程和繁重的书面作业充斥。因此,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推进还有赖于学校对学生在这方面时间上的保证,增加实验课的比重。

4.严明纪律

保持实验课有良好的纪律,是顺利进行实验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根据教学实验,有的放矢。教师要搞好实验课的组织教学,课前要向全班学生提出统一、严格、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实验时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照实验要求、步骤来做。

相信,只要切实抓好制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几个配套措施,通过广大的物理教师和教育研究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实验教学的现状得以改变。

参考文献

[1]网友《谈初中生化学科学素质的培养》[J]2005-6-3

[2]安忠刘炳升《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5第一版,第2页

[3]谢璞 《有序构建教学与物理教育》[J]2005.5

[4]张连起《融汇创新精神--三论会计准则体系的思想脉络》[J]2007-02-25

收稿日期:2008-12-29

猜你喜欢

实验能力科学态度实验教学
涵育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的学科育人实践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科学态度与责任核心素养在物理教学中的实施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有效开展初中化学分组实验的策略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科学态度
探究培养高中生化学实验能力的策略
初三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