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就业形势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浅析
2009-06-04殷俊
殷 俊
摘要:本文通过结合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并提出如何正确引导到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以提升自身竞争力,解决就业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形势 职业生涯规划
1.前言
据国家人事部资料显示: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560万,近两年来沉积的高校毕业生未就业的高达480万,2009年须就业的大学生高达近千万,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应届高校毕业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影响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团结的重大问题,但是目前高校针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环节相对薄弱。因此,如何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2.职业生涯规划及其现实意义
2.1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职业生涯规划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2.2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现实意义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需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能过通过对自身的评估和环境因素的分析,结合职业理想和对职业生涯的预测,合理的规划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未来的就业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避免盲从和失败。
3.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原因分析
3.1普遍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
笔者在针对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280名毕业生的调查问卷中,只有28.74%的学生曾做过职业生涯规划。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现实社会严峻的就业压力缩小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空间。在当前形势下,毕业生就业的选择余地大大减小。勉强就业,既不能实现人和职业的匹配,人也不能在其岗位创造最大价值。第二,缺乏职业理想与目标。职业理想与目标是一个人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的动力因素。而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意志消沉,斗志磨灭,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职业理想。加上心理的不完全成熟,对未来的发展前景没有规划,不知道需要对其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更不知道该如何规划。
3.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不科学性和盲目性
3.2.1以自我意愿为出发点,与现实存在偏差
不少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确定的目标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只盯住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高收入、高地位的岗位,很少有人主动愿意去不发达地区。但是发达地区、热门岗位现在人才需求日趋饱和,竞争空前激烈。
而分析目前大学毕业生的特点,自身也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具体体现在:(1)实践能力差,动手操作能力低;(2)重智商轻情商,缺乏情绪控制力,适应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差;(3)眼高手低,就业期望值高;(4)就业观念和意识差,缺乏自主性和自信心。
此外,毕业生对工资的期望值高于社会平均工资。市场劳动部门发布的2008年本科毕业生工资指导价位平均为2567元/月,而2009年2月27日上海发布的09年沪毕业生工资指导价中位数为2783元。根据调查问卷显示,期望自己工资水平在2000—3000元/月的占30%,而高于这个标准的比例达到59.88%。由此可见,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价值观等普遍与现实存在一定得偏差。
3.2.2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盲目随从
在高校毕业生增多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下,09年1月10日开始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全国共有124.6万考生参考。但是到底有多少人是在理智的思考和判断之后做出了选择?又有多少人是“考研无意识”,“为了考研而考研”?大学本科的扩招,使本科学历在劳动力市场上不再具有绝对优势。而原有的“天之骄子”优越心态或多或少还残存着,它和不断被媒体大肆渲染的“本科生零工资”等sensational负面消息结合在一起,加剧了大三大四同学的“就业恐惧症”。因此,很多同学把考研看成来留守在象牙塔里的为通道,盲目的跟风,糊涂的考研。
3.3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指导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工作主要是由辅导员进行指导。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依靠力量,在参与就业指导工作方面有着诸多有利条件。然而,通常辅导员都不是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人员,在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往往力不从心。即使有些高校想培养专业的职业规划指导教师,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因为时间、经济等多方面原因而被搁置,致使高校缺乏专业职业规划辅导教师这一问题一直无法解决,师资基础薄弱,大量专业职业生涯教育人才的缺乏成了这一问题的瓶颈。在没有获得较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前提下,学生由于阅历浅薄,思想不成熟等原因往往不能做出正确的规划。
3.4 专业非其所好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对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我们的调查中有37.13%的学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专业与兴趣的矛盾冲突问题是大学生在职业生涯方面影响较大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在校期间的学习动机和毕业后的就业,而且容易使学生消极颓废、内心冲突较大,严重者甚至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4.大学生如何正确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4.1 正确认识自我
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之前,首先应该指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分析,了解自我内在的质的特性和外部的差异性,分析自己的兴趣、性格、气质、能力、职业观等。自我认识要全面、深刻,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自我认识要客观、冷静,不能以点带面。
4.2 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分析和选择
职业选择就是按照自己的职业期望和兴趣,凭借自身的能力挑选职业,使自身的能力素质与职业需求特征相符合。根据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帕尔森教授提出的“职业—人”匹配理论,个体在择业时一般要遵循以下三个条件。
(1) 应该清楚的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智谋、局限和其他特征。
(2) 应该清楚的了解职业选择成功的条件和所需知识在不同职业工作岗位上所占有的优势、劣势和补偿、机会和前途。
(3) 上述两个条件的平衡。
在选择和发展职业的时候都有一个围绕的中心——职业锚。施恩教授将职业锚分为了五种类型,分别是:(1)技术或功能型职业锚;(2)管理型职业锚;(3)创造型职业锚;(4)自主与独立型职业锚;(5)安全型职业锚。
4.3 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讲座
职业生涯规划讲座是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相关理论的重要途径。邀请职业生涯规划专业人员或者成功的杰出人士针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可以开设不同主题的讲座。低年级的学生主要是如何做出调整快速的适应大学生活,并逐渐的介绍相关的专业知识及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目前的社会需求,同时能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则主要是专业知识的积累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综合素质的提高。大四阶段更多的则是针对于择业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对择业技巧和职业道德作指导。
4.4 提供职业生涯规划的平台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2008年曾举办大学生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共收到300余份生涯规划设计书。从活动的成果可以看出,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都想过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但是始终难于迈出艰难的第一步。因此,学校有责任提供一个平台培养他们的个人兴趣,了解相关的国内国际前沿信息及当前就业竞争危机感,同时更加深刻剖析、认识自己,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及早定位,有了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生活当中的有的放矢,进入社会后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4.5 以辅导员为主,构建高素质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师资队伍
作为高校的辅导员,由于不是专业的生涯辅导员,很难运用非常专业的生涯心理辅导理论和工具为学生进行辅导。但可以肯定地说,辅导员是大学生整个职业生涯辅导体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是职业生涯辅导主要的客体之一。因此,应该充分发挥辅导员在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和组织中的主力军作用,具体实施和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定位、测评、跟踪、监测、咨询以及计划的修正与调整,做到大学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操作指导全程化、设计调整的科学化、因人而异的个性化、专业结合的针对化,使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科学有效。,同时了解到当前各个行业的发展方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即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和侧重点,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作出及时的调整。
5.总结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时时审视内外环境的变化,根据反馈的情况作出相应调整和修订。事业的成功需要正确的规划,充分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科学树立目标,合理选择职业,最终促进事业的发展。同时,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也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内涵、为社会培养高质量毕业生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学校就业率、促进社会稳定和繁荣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 谭永生,等. 执行—职业生涯管理[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2】 周小平,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与组织[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1)
【3】 赵伟,赵晶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策略分析[N],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07(5)
【4】 秦茂森,冯磊,张庆瑞.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策略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1
【5】 印亚军,徐春游. 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34)
【6】 陈石清,熊道陵. 浅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R],就业调研,2007
【7】 田剑. 职业锚理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应用[J],理工高教研究,2006第25卷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