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良地质隧道初期支护变形侵限的处理

2009-06-04万鹏辉

管理观察 2009年13期
关键词:千枚岩钢架掌子面

万鹏辉

摘要:对酒家垭隧道初期支护的原因进行分析,用I22工字钢,I18工字钢,R32自进式锚杆和小导管注浆相结合的方法加固围岩。得已顺利通过断层带,确保隧道顺利贯通。

关键词:隧道 含碳千枚岩 变形 侵限 处理 I22和I18工字钢联结

一、前言

剑青公路酒家垭隧道位于青川县,是四川省广元市重点建设工程,是川北的重要运输线,酒家垭隧道全长2282米。地质复杂,节理发育,断层多,主要有炭质千枚岩,糜棱岩,凝灰岩,断层泥,石英脉,硅质白云岩,涌水,结构极其复杂。根据量测信息反馈,在K40+130~ K40+155已施工初期支护拱部下沉,边墙收敛突然加大,且发展范围加大,砼开裂,钢架变形。为确保隧道的稳定和施工安全,立即组织专家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对洞内岩样送检及围岩量测数据的分析,对山体的稳定状况进行了研究,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

二、侵限原因分析

侵限地段围岩主要为含炭千枚岩,节理极其发育,岩体破碎,层间结合差,有裂隙水,围岩遇水迅速软化,掌子面K40+122有一股涌水。原设计该里程为Ⅴ级围岩,采用复合式衬砌,施工采用上下导坑开挖,每个循环开挖后立即喷射5cm厚C20混凝土封闭岩面,然后支立间距75cm的I18工字钢架,挂20×20cmφ6.5网片,设3m长φ25中空注浆锚杆,呈75×100cm梅花形布置。再喷以20cm厚的混凝土。当上导坑掘进至K40+122时,发现已施工的K40+130~ K40+155段初期支护局部有掉块现象,且多处出现裂缝,水平收敛与拱顶下沉量均迅速加快,以至侵限。经分析认为侵限的主要原因:一是该段处于断层带,围岩以炭质千枚岩为主,夹含糜棱岩,断层泥,石英脉。十分破碎,有丰富的裂隙水,炭质千枚岩层间结合能力差,遇水极易软化和泥化。使围岩强度降低,自稳性迅速降低,洞室变形加剧。二、掌子面拱脚出现涌水,使拱脚软化速度加快。

三、侵限处理

考虑初期支护变形速度加快,围岩处于不稳定状态。为确保安全,确定了分两步走的方案:先封闭掌子面,增加临时支撑;后凿除侵限部分,重新支立钢架。

封闭掌子面,增加临时支撑。确保变形段不出现大的塌方。

(1)停止掌子面施工,喷10cm厚C20混凝土封闭掌子面;

(2)在距边墙两米处设排水沟将掌子面涌水引出;

(3)用φ108管做主支撑,呈扇形撑住I18工字钢,用φ42管做横向连接,纵向用φ22螺纹钢筋连接,基础采用1米长20槽钢与φ108钢管进行焊接。

(4)对变形段拱脚部位纵向间距按75cm增设两排长4米,直径42mm的锁脚注浆小导管。拱部施作3米长φ42注浆小导管(热轧无缝钢管),间距200×200cm,呈梅花型布置,对周边围岩进行注浆固结;凿除侵限部分,重新确定支护参数。

2、分析监控量测数据及现场情况,人工凿除侵限部分,重新定支护参数:(1)预留沉降量由15cm增加到20cm;(2)按50cm的间距架立I22工字钢,每两榀工字钢之间用7节I18工字钢连接,使钢架联成整体,布设双层钢筋;(3)施作30×50×10cm钢筋混凝土垫块支撑拱脚;⑷施作11根8米长全螺纹自进式R32锚杆;⑸喷射28cm厚C20混凝土。

为保证施工安全,每循环施工一榀钢架,人工风镐凿除至规定尺寸,割除原初期支护钢架和钢筋,喷3 cm厚混凝土,架立钢架,将I22钢架和I18钢架进行焊接 ,再施作R32自进式锚杆,以及锚喷网支护。

四、施工注意事项

(1)必须加强围岩量测,及时整理分析。

(2)必须保持注浆连续性,保证制备浆液的质量,储浆桶应设过滤网,以防杂物堵塞注浆泵。

(3)施工中必须按“短进尺、早封闭、强支护、勤量测、紧衬砌”的作业原则进行。

五、体会

(1)开挖时对地质条件要进行及时、准确的判断,并通过洞室监控量测信息反馈,及时调整预留变形量和支护参数,真正做到“岩变我变”,不盲目追求进度。

(2)对围岩注浆加固要求安全可靠。初期支护拆除后,如岩层裂隙被浆液胶结物充填密实,说明注浆确实起到了应有的加固作用。

(3)软弱围岩施工中,钢架的整体受力很关键。

(4)二次衬砌离掌子面的距离不宜拉得过长。我们认为在本工程条件下以20 m为宜。

(5) 合理安排工期,必须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方可加快进度,特别是地质条件差的地段更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参考文献:

1.隧道工程现场施工技术/周爱国编-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 书号 ISBN 7-114-04952-8。

猜你喜欢

千枚岩钢架掌子面
千枚岩填方路堤变形特性及防水防渗处治研究
利用ANSYS对烟囱支撑钢架的优化设计
斜井掌子面形状与倾角对隧道开挖面稳定性影响
千枚岩路基填料级配对路基性能研究
上跨公路钢架拱桥的拆除方案选择
郭家沟铅锌矿大断面硐室在千枚岩地段施工技术探讨
构造破碎带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及加固效果分析
饱水砂性地层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分析
上软下硬地层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及塌方形态
振动压实水泥改良千枚岩路基填料的力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