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头”裔锦声
2009-06-04言子
言 子
裔锦声热爱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这份工作,因为这个工作可以和“最优秀的大脑”打交道。她的工作就是要了解这些优秀的人为什么要跳槽,为什么不愿意换工作,他们在职场中在寻找什么。
华尔街上那一小群收入最高、手上玩转资金动辄上千亿的顶级人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的职场命运就掌握在裔锦声这样的顶级猎头手里……
“他们交易石油黄金,我交易他们”
入行16年,零距离经历过1992年美国经济大萧条和9·11恐怖事件,无数金融界精英梦想、来过又离开的地方,裔锦声却在这里扎得越来越稳:从一个一文不名、专业不对口的华人毕业生,到仅用3年时间成为美国排名前三位猎头公司的副总裁,再到在华尔街创建自己的重心集团,为跨国洋行提供全球高端人力资源管理。我们可以这样来描述裔锦声的工作状态:她学文学出身,毫无金融业背景,但她每天打交道的对手,都是从一流商学院走出来的“最聪明的大脑”。
“我从他们身上学到的金融知识和华尔街内幕,远超哈佛商学院。”裔锦声说。
华尔街上那一小群收入最高、手上玩转资金动辄上千亿的顶级人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的职场命运就掌握在裔锦声这样的顶级猎头手里。“从纽约到香港、新加坡,我要做的是帮助他们在全球范围内找到更高的发展平台,而不仅仅是找份工作。如果说他们每天交易着黄金、石油,那我就是交易他们的人。”
裔锦声还记得当年在亚太地区做成的第一笔业务,为瑞士银行香港分行的冯女士寻找一位上海办事处管理人才,从此双方建立起信任和朋友关系。此后的10多年,冯女士从瑞士银行跳槽到花旗银行,再到现在作为渣打银行亚太地区跨国业务副主席,职位越升越高,交给裔锦声的业务也越来越大。
“很多客户是跟我一起成长起来的,这样的长期优质客户我一年只要悉心经营好两三个,就是相当可观的市场了。”
华尔街的业务是全球化的。华尔街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精兵强将。华尔街也让裔锦声看到了许多故事。于是她把故事写了出来。
尽管裔锦声现在有了自己的重心集团,但她还是说“我仍会把华尔街的业务做下去,继续把华尔街的故事讲下去”。
从北大到华盛顿大学
裔锦声一岁丧母,从小就由曾担任过国民党成都市参议员的大舅抚养。这个背景,对于1977年参加高考的裔锦声来说,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裔锦声报考的是北京大学,她的高考成绩远远超过了北大的录取分数线。但是,她还是落榜了。到四川省招办一打听,就是因为政审没有通过。
第二次高考的时候,裔锦声选择了遥远的吉林大学。这次,她的英语口语成绩为四川省第一名。结果,吉林大学英语系还是按她的高考成绩“破格录取”了。
大学毕业后,裔锦声考取了南开大学英语系硕士班,成为英国文学专家李宜燮教授的得意门生。毕业后,她去了北京大学任教。能够在北京大学教书,裔锦声十分激动。
不久,好运再次眷顾裔锦声。
1985年5月16日清晨,裔锦声像往常一样围着校园晨跑。当跑过北大红二楼的时候,迎面跑来一位外国人。出于礼貌,裔锦声用英语问候:“Hi,How do you do(你好)。”那位外国人显得很诧异,停下来说了句:“Great English(这么好的英语)。”两个人就站在路边攀谈起来。
原来,这位老外是美国华盛顿大学前研究生院院长、著名数学家和诺贝尔奖的多次提名者Guidoweiss教授。他是来北京讲学的。经过20多分钟的交谈,Guidoweiss教授告诉裔锦声:“你是我在中国见到的英文讲得最流利的学生,你应该到美国去,我来帮助你去美国。”于是,裔锦声成了美国华盛顿大学中文系的博士。
1992年,裔锦声毕业了,同时也失业了。
不相信赢不了美国人
毕业后,裔锦声每天都要买回一大堆报纸,希望从中能找到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裔锦声的想法很简单,既然在美国留下来了,就应该进入美国的主流社会。美国的主流社会在哪里,那就是金融业。
一天,裔锦声从《纽约时报》招聘专栏上看到舒利文公司刊登的招聘广告:商学院毕业;至少三年的金融专业或银行工作经验;开辟香港、亚洲业务;薪水从优。裔锦声被这则广告吸引住了,她很快整理好个人资料给舒利文公司寄了过去。她还坚持每天主动与公司联系,直到公司人事部门一听到是她的声音,便想着各种理由来婉拒。最后,裔锦声鼓起勇气给舒利文公司的总裁Donald通电话。
裔锦声在电话里坦言:“我没有商学院学位,也未涉足于金融业的工作经验基础,但我有文学博士学位,文学就是人学,我非常善解人意。我是一位女性,并且姓裔,这在美国是一个少数族,其间,受到了许多歧视和困难,它们都不曾使我退缩,而且让我变得更加坚强。贵公司基于我拥有的优点,相信会为我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这相对公司来说也是积累一笔无形的财富。如果公司感觉在我身上投资风险太大,可以暂时不付我佣金。”Donald总裁被她的自信与热情打动,破例让她来公司参加面试。
最后,经过七次严格筛选,裔锦声从数百人中脱颖而出,成了本次面试中唯一一位雇用者。裔锦声笃信,自己具备从无到有的开创能力。
Donald告诉她:“我们之所以选用你,因为你是一个不会向生活和命运妥协的人。知识不懂可以学,可人的性格是与生带来很难改变的。”
裔锦声在努力和勤奋中打响了自己在华尔街的第一枪,当裔锦声把电话打到瑞士银行后,她成功地接下第一单业务,为瑞士银行物色一个上海办事处的管理人才。随后瑞士银行将一个800万美元的项目交给了裔锦声,这种关系一直保持到今天。裔锦声在为公司创下百万美元利润后,公司为她摆下庆功宴,而她指定要在餐后一起到唐人街看中国电影《英雄儿女》。
裔锦声不相信赢不了美国人。仅仅三年时间,她就成为这家排名美国前三位的猎头公司的副总裁。总结在职场中的成功,裔锦声说,“我发现恳求别人‘让我试一下吧这句话可以走遍天下。”
裔锦声后来自立门户创办了重心集团,她说她热爱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这份工作,这个工作可以和“最优秀的大脑”打交道,她的工作就是要了解这些优秀的人为什么要跳槽,为什么不愿意换工作,他们在职场中在寻找什么。
一见钟情的男人和事业
一年有2/3的时间做空中飞人,在美国上流社会游刃有余,语速和生活节奏同样那么快,裔锦声是当仁不让的权力女性。但比她的事业更让人艳羡的是,她还有一个温暖的家庭。
丈夫和裔锦声是一见钟情的那一种。上高中的第一天,两人在教学楼的楼梯上迎面而遇。“他那么高,那么帅,让我看一眼就忘不了。”问她,是主动追求他的吗?“那当然了!”裔锦声毫不掩饰自己的得意:“女人想要的,就应该主动去争取,然后充满激情地拥有它、享受它。我对家庭是这样,对工作也是这样。”
当年,从华盛顿大学毕业时,裔锦声就下定决心:一定要进入美国的主流社会。所以,那些无法让她进入主流的工作她一概不考虑,而把眼光锁定金融业,即使自己只有一张文学博士文凭。过程当然艰难重重,但她还是奇迹般获得了全美三大猎头公司之一——舒利文公司的工作机会,并用超人的努力让美国人对这位黄皮肤的姑娘刮目相看。
回想到华盛顿留学的第二天坐车去看纽约,裔锦声曾无限向往地注视熙熙攘攘的华尔街——这个纽约最具活力、影响力和发展潜力的都市心脏。裔锦声说自己很幸运:“我一见钟情的人成了我的丈夫,而我一见钟情的华尔街日后就是我穿行的地方。”这样的人生总结听起来很完美,但做起来一点都不容易。如果说一见钟情是一种强烈的愿望,所谓美梦成真的幸运,则是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没有半点侥幸。
得不到世界的女人也守不住家
事业或者家庭,对大多数职场女性来说是道是非题,顾此失彼,似乎是逃不出的魔咒。裔锦声显然是例外。“工作带给女人经济独立和成就感,而幸福家庭是让女人安心的后花园,两者缺一不可。”
职场上的几次重大决定,裔锦声心里的天平显然都倾向于家庭。
1992年她博士毕业时,本可留在华盛顿当她喜欢的大学老师,可这样就无法与在波士顿的丈夫团聚,于是她搬到波士顿重新找工作,从此踏入猎头这一行。而1999年,她有机会返回阔别10多年的北京大学英语系教书,也是因为家庭的缘故,她又一次放弃了。因为,她觉得丈夫和女儿是那样适应美国生活,她愿意也有责任让他们选择快乐的生活方式,于是又回到了华尔街。
所以,裔锦声常说,“我是跟随着我爱的人走到今天的。”裔锦声的丈夫如今在花旗银行做风险投资高管,厚职高薪,一说起他来,裔锦声连声音里都透着骄傲和甜蜜。但她从未想过要当全职太太过安逸日子。“我有朋友做了15年全职太太,她每天把先生孩子送走后便无所事事,只能胡思乱想,这样的生活是我不要的。”
有人说鱼和熊掌难以兼得,但裔锦声说:“如果没有自己的事业,家庭琐事怎能体现你的全部价值?你要把全部时间、精力奉献给丈夫和孩子,可实际上他们根本承担不了你的全部。得不到世界的女人,连自我都不见了,相信她到头来也守不住家。”
“我觉得性别带给我的是优势,因为在那样一个男性占绝对主流的地方,女性的声音、活跃性格都会让人耳目一新。其实在职场上,你强调性别差别,它就存在;你不强调,人与人之间就是脑力碰撞而不是性别碰撞。”(编辑/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