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的“夏日”意象与人文主题
2009-06-02林瑛
林 瑛
摘 要: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第十八首是作者艺术造诣和深邃思想的结晶。本文着重分析贯穿于该诗中的“夏日”意象,笔者认为作者通过解构这一意象热情真挚地赞颂美,赞颂文学,归根结底是在赞颂人的智慧、人的伟大与不朽,从而清晰地表达了其深刻的人文主题。
关键词:莎士比亚 第18首十四行诗 意象 主题
一、引言
世界文坛巨擘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在其22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为世人奉献了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他的戏剧以其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的完美结合以及对人性全面、绚烂的展示,至今仍常演不衰;而其十四行诗则以其雅俗共赏的语言、真挚动人的情感和深邃悠远的思想,为人们所耳熟能详。在莎士比亚的154首十四行诗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便是第十八首:
我能否把你比做夏季的一天?
你可是更加可爱,更加温婉;
狂风会吹乱五月的娇花嫩瓣,
夏季出租的日期又未免太短:
有时候苍天的巨眼照得灼热,
他金光闪耀的圣颜也会被遮暗;
每一样美呀,总会失去美而凋落,
被时机或者自然的代谢所摧残;
但是你永恒的夏天决不会凋枯,
你永远不会失去你美的形象;
死神夸不着你在他影子里踟蹰,
你将在不朽的诗中与时间同长;
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得见,
我这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1]
该诗在内容上秉承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起承转合”的特点。起笔处,诗人似与友人对话又似自言自语,能把你比作夏日吗?转念又想,你是更加的可爱(lovely)更加的温婉(temperate)呀,况且夏日美的结晶,那姹紫嫣红的鲜花,总容易被雨打风吹去;那美好的时日也仿佛昙花一现般稍纵即逝。紧承前文,中间四行诗人似又念及将友人喻为夏日的更多不妥之处:夏季总有些反复无常,时而烈日灼人,热情如火;时而娇颜为薄雾笼罩,面露愠色。诗人不禁感喟:每一种美啊,总会因不测或时光的蹉跎而消减!然而诗人并未因这种忧思而消沉,后四行笔锋一转,音调也更昂扬,精神也更振奋,情绪也更激动,诗人充满激情与自信的写道,又如向友人起誓一般:你永恒的夏日不会褪色,亦不会失去你此刻拥有的美丽,哪怕死神也无计将你抢夺,因为你会在我的诗中美丽常驻!诗歌结尾处,诗人似在展望,又似在劝慰友人和自己: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得见,这首诗就将永生,你的生命也会绵延!
二、“夏日”意象
在这首诗中诗人没有将友人比作鲜花翠草、和风细雨等静态实物,也没有将友人的五官、肢体逐个作以细致的比喻,然后堆砌成章,却匠心独运地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个包罗万象的夏日(summers day)意象。英国的夏季大别于中国的酷暑,颇似中国春季的莺飞草长,绿意盎然,却又别具特色。“英国夏天温暖而不炎热,是最宜人之季”[2] ,“三月风,四月雨,带来五月的花”,五月之后便迎来英国最为赏心悦目的夏季:湿润的海风,清爽的空气,拨云见艳阳,玫瑰吐芳华。然而英国的夏天又极为短暂,不历一月便已呈花褪残红之态;除此之外,英国夏季的天气变幻无常,时而阳光明媚,转而又阴云笼罩。莎士比亚用艺术的手法真实地再现了英国的夏日。并借“英国夏日”这一意象为我们勾勒出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的形象。这个人千娇百媚(“五月的娇花嫩瓣”),但却容颜易逝(“夏季出租的日期又未免太短”),而又性格乖张(“有时候苍天的巨眼照得太灼热,他金光闪耀的圣颜也会被遮暗”)。
在解构“英国的夏日”这一美玉有瑕的生动意象之上,诗人逐步建构友人的完美形象。全诗中直接赞誉友人的词汇只有lovely、temperate,而从第三行至第八行都在解构人们共识下完美的英国夏日:完美的夏日并不完美,我的友人才完美。第一句欲将夏日比作友人,乃因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的英国常年为云雨叨扰,清朗多姿的夏日便成为公认的美的化身,此句是以夏日的美来比喻友人风华绝代的形象美。第二句却急转而下只假一“more”字,既破而立。英国夏日的风云突变,难以琢磨怎能与友人可爱(lovely)温婉(temperate)的性情相比,我的友人娴静却不阴郁,活泼而无嚣张;绝不似“英国的夏日”的喜怒无常而令人束手无策。诗人眼中的友人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完美结合,然而正如英国的夏日一样“狂风会吹落五月里开的好花儿,夏季出租的日子又未免太短暂”,世界上所有的美丽事物“总会离开美而凋落,被时机或者自然的代谢所摧残”。内外兼修的友人亦会同因无法抗拒难测的运数和无情的时光而难以完满吗?第九句至第十一句诗人逐一回答了这一疑虑,“永久的夏天决不会凋枯”对应“夏季出租的日期又未免太短”; “永远不会失去你美的形象”对应“每一样美呀,总会失去美而凋落”;“死神夸不着你在他影子里踯躅”对应“被时机或者自然的代谢所摧残”。诗人为何如此狂妄敢与时间抗衡?原因便在十二句“你将在不朽的诗中与时间同长”,而如此自信是因为坚信“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得见,我这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由此一个完美的友人的形象跃然纸上:他的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完美结合,是可与时间抗衡的不朽的美。
三、人文主题
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时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对象,据统计“Time”这一词在诗集中就出现达79次之多,且不论hour,day,season等表示时间概念词汇的频繁出现。[3]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第一首至第十九首都是诗人在思忖如何战胜时间,以使友人的美丽常驻。在1—14首十四行诗中诗人不厌其烦地催促友人婚娶。诗人在此时认为抗拒时间的方法唯有传宗接代,使生命延续,青春永存。如第一首:
既然成熟的东西都不免要谢世,
优美的子孙应当来继承芬芳。[1]
在第15首中,诗人提出另一对策,即用自己的诗篇来记录他的美,与时间抗衡:
为了爱你,我要跟时间决斗,
把你接上比青春更永久的枝头。[1]
然而,第16首笔锋一转,诗人又重新回到最初的观点:抵抗时间最好的办法还是生儿育女。而在第17首中,诗人干脆将两种对策并而列之。提出既靠繁衍后代,又靠诗歌创作来使美丽永存:
但如果你有个孩子能活到那时期,
你就双重的活在——他身上,我诗里。[1]
在第18首中诗人终于明确而又自信地提出了唯有文学方可与时间抗衡的观点。
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得见,
我这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
第十九首继续深化这一对策,这十九首十四行诗连为一体,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思考中的莎士比亚的形象;生动,真实而又亲切。这一思考者的形象也是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他们冲破宗教的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开始思考人的价值,肯定人的价值,热情地赞颂真、善、美。
如果前十七首诗中,诗人劝说友人以传宗接代的方式使青春永驻,还是在某种程度上赞颂万能的上帝创造了人这一杰作的话,那么莎士比亚在第18首诗中却是彻底摆脱了束缚,站到人文主义的新高度,热情地赞颂人类的杰作——文学。“文学既是人所创造的业绩,因此这就也是宣告人的伟大与不朽”[4]人与自然相比,自然是伟大的,自然会销蚀人的美丽(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d)人的智慧却更伟大,智慧的结晶——文学,可以超越自然,超越时空而达到永恒。赞颂文学也就是赞颂人的智慧与伟大。
此处值得注意的还有诗人的逻辑。“这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以“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得见”为前提。呼吸(breathe)和看得见(see)只是具备了可以阅读的生理条件而已。并不是每个体健目明的人都有能力完成阅读,知识才是前提所在。在这个看似有悖常理的因果关系中,实则透露出诗人的价值取向。诗人从来就把诗歌、文学视同生命。在第18首十四行诗中,莎士比亚赞颂了友人的美貌与性情,着力刻画一个完美的人的形象,却独不提他的学识,难道友人胸无点墨?显然不是,诗人并未言及是因为并无言及的必要。换言之,在莎士比亚关于人的概念里,知识是必备的素养。因此莎士比亚赞美的人又首先是有知识、善思考的理性的人。
四、小结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8首在解构“英国夏日”这一略带瑕疵的意象的同时,完成了对友人完美形象的塑造。赞誉之至却无溢美夸饰之辞,破中有立,令人回味无穷。而莎士比亚热情地赞颂美,赞颂文学的力量,抒发真实而真挚的情感,归根结底是在赞颂人的智慧,人的伟大与不朽,呼应了其所处的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盛行。人文主义者强调人的价值,认识到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所蕴涵的巨大潜力,而莎士比亚正是这一思潮的集大成者。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因其艺术之美的震撼力以及人文主义关怀引起的共鸣,超越了时空,被赋予了普遍意义,从而“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5]。
注释:
[1]屠岸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
[2]杨岂深,孙铁:《英国文学选读》,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
[3]吴笛:《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时间主题》,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
[4]王佐良等:《英国文学名篇选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5]谈赢洲:《莎评简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林瑛 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