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不将分数也“隐身”

2009-06-02吴维煊

中国教师 2009年23期
关键词:奥数分数中考

吴维煊

据中国高考状元调查课题组调查报告显示:1977年至2008年的32年中,所有高考状元的职业成就都远低于社会预期。2009年,很多省市的高考状元都隐身了,何不趁着这个势头尝试一下将分数也隐身?

一、分数是什么

既然是分数,自然就有高低之分。令人羡慕的高分,是学子勤奋苦学的结果,是园丁辛勤培育的回报,众多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需要以这些能考出高分的学生为榜样。高分学生是学校争抢的“香饽饽”:有了高分学生,教师的考核、晋级就有了资本;高分学生不仅是学校提高声誉的有力保障,也能对学校的招生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等分数的学生被认为是十字路口的“徘徊者”,这部分学生承受的压力也是最大的,他们或许能在大考中获得理想分数,由此拥有了光明前途;或许与大考中决定命运的分数线失之交臂,步入另一种人生。

低分学生是“烫手山芋”,没人愿意碰。他们与高一级学校几乎无缘,是同学的陪读者,是老师的放弃者。由于成绩不好,考不出高分,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心,甚至自暴自弃,这无疑将影响到他们的整个人生。

由此看来,分数是学生走向高一级学校的必要条件,是教师成功的充分条件,是学校提高知名度的充分必要条件。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子!

二、分数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目前,社会及教育对学生分数的关注,本质上是在大力宣传“分”中自有黄金屋,“分”中自有光明途。对学生而言,分数的确重要,没有一定的分数,就会失去很多机会,比如不能考出高分的学生注定无缘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

不可否认,那些在分数上处于劣势的学生中不乏有像达尔文、爱因斯坦一样在某一方面拥有特殊天赋的偏才、怪才。若教育能关注到这些学生,给他们提供一个发展的空间,给他们一个支点,他们或许能够撬动整个地球。但我们的教育忽略了他们。由于必须接受“分数”这个唯一的评价标准,那些被划分在“差生”行列的学生,不但不被重视,甚至被家长、老师、同学当成了负担。他们在别人的冷眼中长大,受到太多的批评与责怪,别说发展自己的特长,就连基本的健康人格的培养都无法得到。人们总是责怪低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素质不高,请问: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应试教育”关注过他们吗?哪个学生不想进步?教育为他们提供发展的平台了吗?

三、何不尝试将分数也隐身

借“状元”隐身之际,我们是否应该尝试将分数也隐身?是否应该由关注分数转向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至关注学生某一方面的特长?这虽然是一条艰难的教改之路,需要突破许多瓶颈,但只要我们肯尝试、肯努力,问题绝不是不能解决的。

1,初中入学

初中教育属义务教育,但初中入学采用考试的方式进行选拔的现象却非常普遍。随着民办学校的增加,各学校为了完成招生计划,为了招到优质生源,纷纷举办各种类型的入学选拔考试。几年前奥数盛行的时候,那些在小学阶段参加过奥数竞赛并获得优异成绩的孩子,在初中择校时拥有极大优势,各招生学校对这部分学生不仅开绿灯,而且还给出许多优惠政策,奥数成绩成了初中择校时的“敲门砖”。最终,参加奥数竞赛在各小学成了“全民运动”,其结果是,很多不具备奥数学习能力的学生被奥数压得丧失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这几年,奥数降温了,但新的招生形式也随之产生——兴趣班。家长们为了走“捷径”,不顾孩子兴趣,强逼硬按地让孩子参加各种特长班,按自己的意愿为孩子选择升学择校的“铺路石”,致使参加培训机构组织的兴趣班成为一种备受推崇的教育方式。有些大型的培训机构甚至与中小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悄然成为名校争抢生源的重要途径,小升初的孩子报考这些培训班,已成为“曲线升学”的潜规则。孩子们付出了嬉闹玩耍及休息的时间,有的甚至是以“遭受”心理折磨为代价的,他们失去了本该拥有的快乐童年,养肥了培训机构。

初中教育属义务教育范畴,但由于高中升学以中考成绩为录取的依据,因而获得良好的中考成绩,为重点高中输送较多学生,自然成了各初级中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于是,初一招生时就需要对生源进行考核和筛选,加之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提高分数自然成为初中学校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若高中招生不单纯在中考分数上做文章,而是着重于对学生的道德素养、基础课程、科学素养、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考核,同时教育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分配,定然可以让身心发展处于人生重要时期的初中学生获得宽松、愉快的发展,自主汲取人生需要的各种养分。

2,高中入学

高中录取的主要依据是中考分数。有些地方对体育、素质测试、英语口语测试等科目进行单独考试,并将成绩纳入中考总分,其目的是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这样做的出发点是不容非议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因为综合素质评价没有标准答案,主观性太强,这种改革不但缺乏实质性公平,在有些地方连基本的程序公平都出现了问题。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在素质测试中得满分,花钱、找关系,甚至找人替考。好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走了样!

许多高中在录取时划定两种分数线:录取分和免费分。达到免费分数线的学生可以免缴培养费、择校费、学费等,分数特别高的学生,不仅不用缴费,还可以获得少则几百多则上万元的奖励;达到录取分数线但没有达到免费分数线的学生,按学校规定的标准缴纳数额不等的费用;低于录取分数线的学生,则被当做“议价生”处理,缴纳少则几万、多则十来万的费用。有的高中把免费分学生单独编班,冠名“北大班”“清华班”,其他班级则统称普通班。在师资配备上,好的师资被优先分配给重点班。学生在高中刚入学时就因分数的高低被分了等级。在学校及社会上流行这样一种说法:高分学生是来考大学的——为学校创名;低分学生是来缴费的——为学校创利。

中考分数是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通行证”,现在说取消中考是没有道理的,因为高考存在,中考就一定会存在。至少到目前为止,高考还是一种最为公平合理的选拔方式,所以中考也是相对合理的。当然,若能把经过严格测试的体育、美育、科技制作、特长等综合素质分数按一定比例纳入中考成绩,对许多学生来说,可能会更为公平。

3,大学入学

一年一度的高考,不仅决定着考生和其所在家庭的命运,也为基础教育提供着导向。12年的寒窗苦读,为的就是这最后一搏。就短期而言,取消高考是不可能的,高考毕竟是一种相对合理、公平的选拔方式。但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期待着高考及大学录取方式的改革。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制度历经了二十多次的重大改革,虽然每次都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但社会对高考的改革仍抱有极大的期待。不可否认,高考仍然是基础教育的指挥棒,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源头,只有当大学录取“不唯分数论”时,基础教育才能在关注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发展的轨道上运行。

(1)变一考为多考。可以尝试设计普通考试科

目和专业考试科目,普通考试属于必考,专业考试则属于选择性考试,建立以统一考试为基础的多轨道、多样化的考试制度和录取制度,让考生自主选择考试,自主选择学校,并实行多次录取,给大学和考生两方面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

(2)高考加分要宁缺毋滥。各种高考加分乱象2009年频繁曝光,重庆高考文科第一名何川洋被曝为获得加分更改民族身份。在浙江,只要交600元的报名费和15000元的培训费,培训上一个月,就可以在几乎所有航模比赛中获得前六名的成绩,这将为高:考成绩加上20分。高考加分舞弊案林林总总,涉足者无外乎权贵阶层,更改民族成分不只是招办的事,还涉及到民族事务、公安、社区、学校,没有“权力”岂能“过五关”?航模也好,击剑也罢,这些贵族项目是普通百姓能涉足的吗?数万元的培训费,让寒门学子望而生畏……给烈士子女加分,给有特殊技能的学生加分,给少数民族学生加分,这些都无可厚非,但若让“权贵”涉足其中,好政策就完全变了味。高考加分要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进行,每项加分政策的制定都要考虑到“教育公平”这个重要因素,要坚决避开“权贵”因素,让真正该享受到加分的学生受益。

(3)杜绝高考腐败。对一考定终身、一分定终身的无奈激发起人们对高考改革的漫漫期待,日渐高涨的高考改革的呼声与种种质疑和担忧相伴相随。保送生、自主招生这些为优秀学生增加成功砝码的政策,会不会滋生腐败的空间?在教育行政化、校长官员化的现实状况下,人们的担忧无法消除。杜绝高考腐败,就必须解决源头上的问题。

高考话题总是牵动人心,人们期待千军万马受制于此的高考指挥棒能成功指挥中国教育真正摆脱“应试教育”、教育资源不平等的困境。“教学质量”的内涵是多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高考承担了其不应该承担同时也无力承担的衡量教育质量的责任。要解决这一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建立能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价制度,不以单独一个高考成绩作为学校和教师的评级指标,弱化高考对基础教育的评价功能,还教育以本来面目。

任何学校都有考试,有了考试就会有分数。考试及分数是检验教学的方法之一,但不应成为压倒一切的唯一方法。对高分学生,我们要更加关注其品行、素养、沟通能力、团队精神,若这些能力欠佳,分数再高也难成才。对低分学生,我们要确信一点:他们这方面能力差,必有突出的另一方面。要善于找出低分学生身上的特长与亮点,因材施教,促其健康成长。我们要尊重分数,因为分数是对教学的检验,但又应把分数放在一个合理的位置,让其若“隐”若

“现”,为教育教学提供合理的导向。

猜你喜欢

奥数分数中考
一种快速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中考“三数”大扫描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一)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
奥数是不是数学
奇妙分数与特殊数列自动生成
一年级奥数测试题
一年级奥数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