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壁垒对丽水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措施
2009-06-01郑明
郑 明
摘要:我国加入WTO以来,外贸发展迅猛,与此同时各种集贸易保护和环境保护于一身的绿色壁垒应运而生且发展迅速。丽水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频频遭受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损失重大。如何应对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同时提高丽水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难题。
关键词:绿色壁垒;丽水
国际贸易经历了长时间的高速发展,自由贸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世界贸易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国、印度等国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国际贸易原有体系被打破新的贸易保护形式层出不穷,特别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如绿色贸易壁垒等。将“保障人民、动植物的生命健康所必须的措施”和“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天然资源的有关措施”列为对自由贸易原则的一般例外的规定。因此,集环境保护与贸易保护于一身的绿色壁垒便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成为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实行贸易保护的最重要贸易壁垒。
一、绿色贸易壁垒界定
所谓绿色贸易壁垒,也称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一国以保护环境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环境贸易措施,使得外国产品无法进口或进口时受到一定限制,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的目的。由于发达国家的产品科技含量和公众的环境意识普遍较高,他们对环境标准的要求非常严格,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包装、运输、使用、再利用等整个过程均需符合环保要求。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绿色关税和市场准入、绿色技术标准、绿色标志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绿色补贴和绿色税收等。
二、丽水农产品出口现状
丽水地处浙江省西南浙闽两省结合部,以中山、丘陵地貌为主,土地、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发展农产品生长。近年来,丽水农产品出口形势喜人,2008年农产品出口额达2574万美元。主要出口农产品有香菇、木耳、中药材、茶叶、蔬菜、水果、竹炭、竹醋液、食用菌消毒剂等,出口地遍及日本、香港、韩国、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特别是食用菌已成为丽水主要出口农产品,丽水作为全国最大的食用菌产销区,香菇的产量约占全国45%,除在国内销售外,还有大部分依靠食用菌出口企业销往日本、欧盟等地。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农产品市场,制定了苛刻的技术、环保等方面的要求以限制我国农产品进入,如日本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等。
三、绿色壁垒对丽水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一)对市场准入产生影响,严重限制丽水农产品的外贸出口额
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较高,处于技术垄断地位。通过立法的形式,制定了严格的技术标准,并在农产品的生产、包装、处理等方面提出了技术要求,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这些标准都是根据发达国家生产和技术水平制定的,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是可以达到的,但对于我国大部农产品产地来说,是很难达到的。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也是农产品出口大国,但是我国出口的许多农产品由于技术原因,加之环保意识差,根本无法达到北欧4国的“白天鹅制度”、欧洲联盟的“EU制度”、加拿大的“环境选择制度”、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等一系列各国各区域标准。因此,我国许多领域的外贸产品以及外贸产品的数额相对降低。我国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基本上被规模小、技术差、质量低、不符合国外有关标准的劣势所抵消。
(二)提高了农产品生产成本,削弱了丽水农产品的比较优势
绿色壁垒的指定事实必然会涉及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乃至报废处理的各个环节。它要求将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的原理运用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等过程中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无公害、无污染的环境管理体系。因此,出口农产品的各种管理费用、中间费用及附加费用必然增多。这将使我国出口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多。我国农产品生产者为达到国外的苛刻的技术安全标准,不得不增加生产成本,还要加上有关环境的检验、测试、认证等手续的额外费用。而丽水农产品多是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有价格优势,而国外苛刻的技术要求就削弱了这种优势,丧失了一些成本上、经验上的比较优势。
(三)影响了丽水农产品的出口结构
丽水农产品的出口主要是传统优势产业,如香菇、木耳等,生产方式以户分散经营为主。在长期的生产和销售中已形成了固定的意识模式,环保和防污意识淡薄,忽视绿色农业、绿色食品和无公害管理体系的建设。在绿色壁垒面前,原来生产体系,经营方式受到了巨大的挑战。这种单一的、分散的出口思路需要改善,农产品出口结构面临着大幅度调整。
四、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措施
(一)区分正当与不正当的绿色贸易壁垒,正确对待绿色壁垒
从进口国实施绿色壁垒的动机来看,有正当与不正当之分,我们可以依据WTO的非歧视原则(《GATT1994》第1条、TBT协议第2条1款、SPS协议第2条3款等)来区分正当与不正当的绿色壁垒。具体而言,主要看绿色壁垒的设置是否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具体行为是否有本国已颁布的、全国统一规定的法律法规条款作为依据;是否符合WTO/GATT规定的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充分利用环境条约协议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照顾原则,通过采取双边磋商、谈判解决。如判断世贸组织的《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世贸组织成员依据该协议对进口动植物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不能无端非议,只能适应和改革;反之,对背离该协议设立的绿色贸易壁垒,就要通过世贸组织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解决。不符合这两个条件,则可以认定为是以环境保护为借口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在区分绿色壁垒设置目的的基础上,应对绿色壁垒应做到有理有据,正确对待绿色贸易壁垒。
(二)建立与国际标准一致的质量标准体系
绿色贸易壁垒从本质上讲就是以发达国家的质量标准、技术标准作为我国农产品进入日本、美国、欧洲市场的标准。因此,我国的农产品的质量体系就尽早与国际接轨,减少这方面的损失,特别是丽水农产品出口的重点市场——日本。应充分了解日本的国家标准,适应新的生态制度,环境保护要求。围绕绿色标准体系安排出口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和储运环节。从生产环境、饲料、农药、种养方式等源头抓起,制订相互配套的国家标准。通过各种途径(国外使馆,贸易机构,媒体等)广泛收集国外,尤其是贸易对象国和地区的行业标准、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疫标准和环保要求,及时提供给相关企业,以便他们研究对策。
1、加快推进丽水农业标准和监测体系建设。不符合国际标准的农产品很难进入国际市场。应加快农业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控。一是建立国家质检总局牵头、部门分工负责的权威的、统一的农业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通过农业标准化制订、实施、监督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带动,普及农业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建立健全农产品国际标准数据库,密切跟踪、监测和通报国际标准的动态,研究应对措施。三是尽快将农产品技术创新的重点由一般的技术创新转移到绿色农产品的技术创新上来,特别是在贮藏加工、运输、包装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改变我国在这些领域技术落后、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现状,提升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卫生水平。
2、对丽水出口农产品实施严格的备案登记和质量监控管理。一是从生产、加工、运输、包装到出口等各个环节,对出口农产品实行严格的备案登记管理,做到每批产品的每个环节都能够对号入座,有案可查。二是对种植、养殖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实行“履历表”式管理,对出口企业所用的原辅料建立档案,便于对出问题的产品追根溯源。三是在加强检验检疫、农业、海关等部门监管力度的同时,敦促企业制定和实施内部质量控制措施,严把环境关、进料关、生产加工关和产品出厂关“四关”。四是成立由5-10个农户自愿组成的农产品质量自我监督小组,对生产情况进行相互监督,由于这样的小组有着很强的自我利益,从而可以降低监督成本和违规风险。通过这些措施,实现监督点前移至产品的生产过程,弥补目前产品检验的不足。
(三)建立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健全农产品行会组织,建立农产品信息发布机制
丽水农产品的生产是以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为主,这种生产方式很难保证农产品质量和实现规模化。国家涉农资金应重点向农产品出口基地倾斜,支持出口基地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和标准化生产,加强出口基地的环境保护,重点发展出口农产品制种基地,特别是食用菌出口基地的建设。有关部门对现有的、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的行会组织进行清理、整顿,同时赋予行会组织相应的职权。加强企业间的协作机制,防止竞相压价、恶性竞争。目前,许多外商对我国农产品生产、市场信息掌握翔实,而我国出口企业却很难获得指导企业发展的宏观信息。基层干部和企业主渴望国家建立一套国内外农产品信息发布机制。要充分整合现有农产品信息机构的资源,加强国际农产品生产、需求动态及绿色认证标准等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掌握国外最新贸易政策动态,及时对社会发布,帮助广大外贸出口企业打破“信息瓶颈”,为企业和农户调整生产结构提供权威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王玲.WTO基础知识[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李良波.国际贸易概论[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3、董春丽.恶意绿色壁垒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08(9).
4、顾佳佳,赵银德.关于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8(7).
5、许景新.我国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2008(7).
6、业内人士提出扩大农产品出口九项建议[EB/OL].金光农业网.2002-06-06.
*本文为丽水市社科联LC200834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丽水职业技术学院财贸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