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弹性教学管理促进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变

2009-06-01高建民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课程管理自我管理

高建民

摘要: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限制、束缚着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工作的创新能力和积极性。这使我们意识到:幼儿园教学管理应确立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本的管理思想,实施弹性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由此,我们提出了调整教学管理制度,调整课程管理和评价,转变教学评价机制的观点,构建由组织意志转变为自觉行为的教师自我管理模式。

关键词:弹性教学管理;课程管理;自我管理

新《纲要》颁布后,面对教学改革的深入,反思我们的教学管理,急需我们改变约束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将制度管理的束缚变为提供多种服务条件及导向性的支持与保障,淡化评价的鉴定功能,形成强化激励和教师自主创新行为的评价机制,营造幼儿园积极、宽松的教学环境,鼓励教师的创新价值,形成教师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挖掘教师的潜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新《纲要》指出:“教师要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富有弹性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因此,我园在弹性化教学管理中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弹性化教学管理调整了“三项”教学管理制度

在教学管理方面,我们调整了教师备课制度,将原来的集体备课调整为分散备课,教师大部分时间在班内,参与幼儿活动,加大了关注幼儿的时间和力度;调整了教学检查的重点,由检查详细的教案转为关注教学后的反思;调整了教研组,依据教师建议,便于平行班游戏活动研究,教研组由原来的两个调整为每年龄班各一个,各教研组依据全园研究课题自行确定本教研组的小课题,开展教学研讨和教学专题研究。

二、弹性化教学管理使课程实现了“三个” 转化

1. 课程计划由管制到引导的转化

传统课程比较强调目标的达成,以知识为本,在课程管理中检查计划工作尤为重要,在活动前必须制定好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并严格按计划执行,因此,课程管理具有很强的规定性和控制性。

弹性教学管理强调课程要求教师要了解每个孩子的不同起点和不同落点,根据孩子的能力和需求适时进行自我调整。

2. 由细化的课程安排向弹性的课程安排转化

传统课程强调事先预设,安排非常具体,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各活动环节环环相扣,作息制度分秒必争,严格执行,教师没有教学自主权,幼儿像陀螺一样围着课程转。

弹性课程实施的时间表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活动中可以根据孩子的需要不断地调整计划,而这计划需要教师和孩子一起完成。如,一日活动的安排以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调整一日活动的过渡及转化,实行各班按需分块整段活动。老师利用这一“弹性”,让孩子有时间尽兴地运用自己获得的知识经验进行假设、实践,使预设和生成之间达成一种平衡。

3. 由行政监督检查向教师自我调控转化

由于传统课程偏重预设目标的达成,课程规定性较明显。领导比较多的是以设计统一的评价指标来检查、监督班级课程实施情况,过多地检查评估幼儿获得的知识量和技能掌握情况,并用定期检查来评价幼儿目标达成情况,依此来衡量评价教师教的水平,教师处在被检查和被监督的地位,使教师过多地关注班级检查的结果。

弹性课程关注点在每个孩子发展上,教师有自己把握教育空间的权力,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根据教育对象不同的认知特点,进行不断变换、创新。教师的关注点在实施课程中的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

三、弹性化教学管理使课程评价实现了“五个”转变

1. 课程评价取向多元化:教师的评价不再把幼儿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作为重点,更多的是关注幼儿各方面的发展。评价也从幼儿自身纵向比较出发,全面赏识幼儿的进步,使幼儿能较多感受成功与被肯定的喜悦,从而激发出更激烈的学习内驱力,使幼儿更容易登上发展的新台阶。

2. 评价情景自然化:在幼儿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开展评价,将评价渗透于一日各环节、各活动中。如在午睡起床环节评价幼儿自主穿衣的主动性和能力;在午餐环节评价幼儿进餐的习惯和态度;在早操环节评价幼儿参与的主动性、动作的连贯性和准确性等;在活动区中,注意在自然放松的活动情境中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观察、分析、记录和评价。

3. 评价方法多样化:根据实际情况与需要,灵活选择、运用适宜的评价方法。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加以综合运用,发挥评价的实效性。不同的评价方法为不同的教育目的服务。

4. 评价手段客观化:评价的手段侧重于现场笔录、录像、拍照、幼儿档案袋等的有机结合,这些评价手段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再现教育情景,使已消失的和已被幼儿部分忘记甚至基本忘记的教育情境重现于幼儿和家长面前。

5. 评价主体多元化: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家长均是幼儿教育评价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

四、弹性化教学管理使课程实现了“四个”放权

只有给予教师充分的自主权,才能使教师真正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教育活动迸发出鲜明的个性和生命力。

1. 下放一日活动安排实施权

过去,我们注重的是既定教育目标的达成,强调的是目标的精细,层层分解,目标的控制与约束。而弹性课程要求淡化目标,强化过程,关注教育内容的可变性,以回应孩子的需要。要求教师心怀教育大目标,随时调整小目标,不断接纳幼儿的新目标,使教师有效地利用给予的权力,适时适宜地安排一日活动的时间与类型等。

2. 下放课程内容的选择权

过去的课程内容仅仅定位于教材,在实施中只关注教材内容的完成,与孩子的生活、经验分离,只见“本”不见“人”。将课程选择权下放后,教师不仅学会了选择,而且学会了创造,更重要的是使课程内容更贴近孩子的生活,既重视预设的内容,又重视幼儿自发生成的内容。

3. 下放适度计划记录权

以前,教师的计划是给园长看的,从这本抄到那本的现象不在少数,权力下放后,针对不同教师的经验水平,给予适度的调整。新教师要将计划的实施精细化;有经验的优秀教师重点放在教学过程的反思上。

4. 下放教研组自主管理权

教研组依据全园研究课题经过自行分析确定本教研组的小课题,并对各教研组的课程开发与实施有自主权。各教研组各自发挥优势,寻找更适合孩子的教育:大班组对幼儿数学教育进行了探索,中班组针对幼儿英语教学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小班组运用游戏和生活锻炼使幼儿的自理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五、弹性化课程促进了以人为本的自我管理模式的形成

我园建立了“班级综合评估档案”、“教师自我评估档案”、 “幼儿成长档案”三位一体的发展性评价机制,将评价与工作实绩脱钩,将幼儿发展与工作质量的管理转化为教师自我管理的行为,使教师对自身实践不断内省、反思,引导教师在摆脱经验——走向反思——深入研究的自我教育的历程中逐渐成熟起来,从而提高教师自身教育行为转变的自觉性。

弹性化教学管理给我园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教师的教育行为发生了转变,教师对幼儿的言行、需求、特点的关注与记录趋向深入,对环境潜在教育功能的认识与利用更加清晰和娴熟。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能力得到增强。我园的“做环保小卫士”、“有趣的蜗牛”、“礼仪在我身边”等与孩子生活紧密相连的主题活动由此诞生,并形成一系列教师回应的教学策略。教师的自我管理促使教师教育行为的自觉、自信、自律,形成了良性发展,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教师自我评价手册》.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虞永平.《在课程管理实践中提升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质量》.《学前教育研究》,2005

猜你喜欢

课程管理自我管理
学校发展视角下中小学课程管理问题探究
学校发展视角下中小学课程管理问题探究
基于PDCA循环理论江苏开放大学课程管理模式构建
新形式下研究生会在研究生自我管理模式中导向作用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学校课程体系文本分析的学校课程管理组织建设现状研究
——以京、川、浙三地58所学校为例
新形势下的课程管理
学校课程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