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创新教育
2009-06-01薛浩
薛 浩
摘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因此,必须建立现代教育观念、运用现代教学方法、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性教学,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本文总结了在高中地理创新教育中的几点心得。
关键词:地理;课改;创新
国家在新课改中指出,教育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这就要改变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促成课堂教学向互动的方向发展,通过师生多种感官的全方位参与,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作为一名地理老师,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针对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创新意识
新生入学,大部分学生对地理是既熟悉又陌生。面对这些问题,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呢?在第一节地理课,我没有急于赶时间讲课,而是先从地理课本身的特点入手,又引导学生联系报纸上的内容,理解地理课的综合性、实用性,如报纸中旅游、房地产等的广告,指出当今社会需要地理方面人才,增强学生对未来的信心。接着,我又带学生在校园内有目的地观察了校内的生物(主要是植物)、土壤(红壤)、装修用的大理岩、花岗岩等,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同时,还要求每个学生课后找一个生活中与地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写出来,留待下一节课发言。第二节课,同学们都踊跃发言,很多同学还分析了地理现象形成的原因。经过这两节课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有了较大提高,并且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时常拿一些植物或拣到的奇石等与老师共同探讨、质疑问难,在得到老师的肯定后,学生更是积极大胆地思考、想象和探索。
二、在学习中让学生掌握主导权,发挥主动性
在教学中教师更多是作为一个组织者、辅导者、协调者,要经常与学生谈心、交流,做学生的朋友、引导者,通过优化师生关系,使学生自立、主动学习,能自我激励、循序渐进。
作为辅导者、协调者,教师要想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上就要多采用自学辅导式教学、读图启发式教学方式,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学,在教师的启发下去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三、将学科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在教学中可以采取问题探究模式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质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参与和体验知识技能由未知到已知或由不掌握到掌握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
地理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可以发现许多生活事例可应用于教学上,使学生感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与趣味性。比如,我曾经尝试通过小实验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上课时用一个电热锅烧开水,首先用较小的火力加热,然后逐渐调大火力,水温上升越来越快,当接近烧开时,再将火力略为调低,但水温仍然继续升高并达到沸腾。这时向学生提出:为什么在调低火力之后,仍会有沸腾现象发生?而在最大火力的时候却没有沸腾?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指出虽然火力小了,但水得到的热量比散失的多,因而继续升温,并将结论与书本知识联系起来再分析“为什么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而不是太阳辐射最强的正午”,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
四、运用投影、计算机等多现代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获得地理知识
目前只有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腾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创新。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正逐渐地进入课堂,为改变落后的教学技术和手段、激活课堂教学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在正常教学外,可以运用投影、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更多、更新鲜的地理知识。这样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密度与容量。实践证明,通过多媒体手段,学生的知识面大大拓宽,基础知识更加牢固,成绩有了长足的进步。
教育需要创新,作为一名教师,自己必须具有创新的本领和能力,以新思想、新观念武装自己,积极主动地吸取新信息,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