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开启心灵之约
2009-06-01于颖泓刘党桦
于颖泓 刘党桦
〔关键词〕拥抱;沟通
一次班会课上,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孩子,因为不满父母的唠叨,赌气离家出走了。当他把钱花完之后,又饥又冷。这时候,一个老爷爷收留了他,给他一个包子充饥。他非常感激,对老人说:“我一定要报答您。”老人说:“我才给你一个包子,你就感激,而你的父母养了你这么多年,难道你就不感激?”这个孩子一下子醒悟了,回了家。
学生们听到这里,有的点头称是,有的似有所悟。我又接着说:“生命是最神奇的,可是你们问过自己吗,是谁给了你生命?是谁最关心你、爱着你?……”有几位学生小声说:“父母。”我说:“作为回报,作为感激,今天班会课上我布置一项特殊的家庭作业——回家拥抱一下自己的父母。”为了督促学生把这项特殊的作业完成好,我要求学生把与父母拥抱的过程写下来。
过了一个星期,周记收上来了。
季磊这样写到:
……一进门,看见妈妈在拾掇饭。想起那个特殊的作业,有点儿紧张,便对妈妈说:“妈,你辛苦了。”听到我的声音有点儿颤抖,妈妈一怔,转过头看着我,说:“快洗手吃饭。”此时,我的拥抱的念头消失得差不多了。妈妈觉得我表情有点儿反常,问:“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我笑着说:“没有,妈,我感谢你,爱你。”便试着拥抱了妈妈。妈妈一下子热泪充满了眼眶。拥抱妈妈,作业只完成了一半,我心中忐忑不安,爸爸对我一向要求很严,我有点儿怕爸爸。
爸爸下班回来了。我主动过去给爸爸开门、问候。爸爸有点儿不解地问:“老实说吧,是不是犯什么错了?”我说:“没有。”爸爸接着问:“再不就是想要什么东西了?”我的心几乎凉了:“不是,是想和你拥抱。”爸爸一怔,仔细地打量我的表情,我低下了头,不敢看爸爸,心想:没戏了。让我感到意外的是,爸爸展开双臂抱住了我。我被这突然的幸福包围了,由衷地说:“爸,我爱你。”爸爸没有说话,只是把我抱得更紧了。
看着季磊的记录,我又感动又替他高兴。
可看似简单的作业,还是有一大批学生没有完成。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
我回到家,妈妈说:“宝贝儿啊,你可回来了。”说着,抱住了我。妈妈亲了我,我是多么幸福啊。爸爸走过来,也搂着我,抚摸着我的头,说我是一个好孩子。这时我醒来了。
看到这里,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爱只能在梦中表达。
为了让学生把梦中的爱变为现实的爱,我召开了以“说一说爱”为主题的家长会。在家长会上,我说:“父母的爱抚是孩子成长中必要的营养,孩子缺少了父母的爱抚,生理、智力及社会适应性的发展都会放缓,甚至在生理和心理上会发生病理变化。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每一位父母都应该学会拥抱孩子。”
讲到这儿,有位父亲对我说:“老师,我也很爱自己的孩子,但他大了,拥抱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现在要拥抱他,我不好意思。”
我笑了,接着说:“中国人比较含蓄,不善于用拥抱来表达心中的爱。但是心理学研究表明,那些经常被触摸和拥抱的孩子的心理素质比没有被触摸和拥抱的孩子的心理素质要强得多。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洛德博士曾说过:‘拥抱可以消除沮丧,能使体内免疫系统的效能上升;拥抱能为倦怠的躯体注入新的生机,使人变得更健康、更有活力。在家庭中,拥抱能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减少摩擦。在学习上,学生会从拥抱中感到来自家庭的支持,从而更加勇敢地面对挫折和挑战。”
听了我的讲解,很多家长的看法转变了。有一位父亲会后立即开始实施他的“拥抱计划”。过了一段时间,他把他的“拥抱心得”寄给了我:
一天,我在电脑旁打字,见儿子进来,我说:“我打了这么一会儿字,两个肩膀就酸得不行了。”儿子没有反应。我又说:“你小时候经常给我踩背,真舒服。今天你再给我揉揉肩吧。”孩子给我揉了,完了,我拍拍他的背,说:“好孩子,谢谢你。”儿子不好意思地笑了。
从那儿以后,一有机会我就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背,用行动告诉他我爱他。
有一天,我说:“儿子,看你长得这么高大,我不知道能不能抱得动你了。”然后,我自然地抱起了他:“啊呀,这么重,再过些年,我老了,就抱不起来了。”放下他后,我说:“你能不能抱起我?”儿子把我抱了起来。那时,我感到我们父子之间有一股热流在涌动。
后来,只要有机会,我都会拥抱儿子。从此,他有什么话,也愿意跟我谈了。
和父母拥抱在我班学生中慢慢得到普及,班里学生的精神面貌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长期弥漫在教室里的焦虑情绪消散了,学习气氛也更加好了,久违的笑容像花儿一样开放在曾经紧绷的脸上。拥抱成了透过阴霾的阳光,成了滋润禾苗的雨露,成了消融冰雪的春风。
作为班主任,我想提醒普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的孩子是一个知道上进的好孩子,请你拥抱他,以示鼓励和欣赏;如果你的孩子是一个容易出错、目前比较落后或正在遭遇失败的孩子,那么,你应该学会拥抱孩子、抚摸孩子和注视孩子,让他感觉到父母的爱无处不在。从拥抱开始,与孩子常守心灵之约。只要孩子的心不出问题,孩子的成长就不会有问题。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楚州职教中心 ,江苏省淮安市复兴中学。电邮:danghua-2007@126.com)
编辑/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