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积极心理学建议家长和老师:要认真对待孩子的积极感情
2009-06-01陈虹张婷婷
陈 虹 张婷婷
〔摘要〕积极心理学泰斗塞里格曼(Seligman)认为培育积极感情和情绪Positive Emotion)是使孩子们健康成长必要和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塞里格曼在《真正幸福论》(Authentic Happiness,2002)中,描述了如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培养积极感情。塞里格曼提倡家长们通过观察孩子的积极感情和情绪来分析孩子的优秀品质,指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练习应用这些天生的优点去获得幸福的生活。
〔关键词〕积极感情;幸福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5-0024-04
塞里格曼认为积极的情绪和感情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关键元素,这种情绪和感情扩大并且组建孩子的智力、社会与肢体发展的资源,它就好像孩子们的银行储蓄,是他们一生都要不停借鉴和使用的。当孩子们感到安全他们就会感受到积极情绪,这时他们才可能把注意力转到旁边和外界世界里去玩,去探索。如把一个10个月大的宝宝和妈妈一起放进一间摆满玩具的房间里,宝宝在开始玩新鲜玩具之前会去看妈妈是否在他身边,如果妈妈在,他就会开心地开始玩玩具,如果这时妈妈走开,他会闹、哭,直到妈妈回来。所以小孩子们需要安全感才能去感受积极的情感,才能积极地去探索周围的大千世界,收集他们以后所需的智力、社会和肢体资源与本领。
积极感情引领着孩子们更积极地去探索,更快更好地掌握新技能,更容易感受到积极感情。这是塞里格曼所称的积极情感的“螺旋式上升”(Upward Spiral),这种感情的积极循环和扩展意味着孩子们会经历不同的逻辑过程,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和开明的头脑,他们的行为会变得富有冒险和探索精神。这个过程同认知疗法中的“螺旋式下降”(Downward Spiral)恰恰相反。“螺旋式上升”使得孩子们利用自己所知的安全的、坚不可摧的资源来建立自己坚固的内心城堡,这样一旦遇到挫折他们会有个安全的港湾来避开风雨,而且风雨过后他们会有能力和动力走出安全港湾,重新探索世界。
塞里格曼强烈建议家长和老师们认真对待孩子的积极感情。孩子的优点和缺点一样都是他们品质的一部分。通常大人们容易更关注孩子的缺点,更注重矫正这些也许对孩子的未来有伤害的弱点。但孩子的优点与这些缺点一样真实,所以优点也要被家长和老师们重视。这是塞里格曼所称的“双方面论”(Dual-Aspect View),也是积极心理学最基本动机的前提。
在《真正幸福论》中,塞里格曼写到了八种建立孩子积极感情的方法。这些方法应该在孩子出生后至七岁左右这个期间使用,以便探索和分析孩子的天生优秀品质。因为对七岁以后的孩子采取以下方法,显得太幼稚,对此,塞里格曼另有推荐。
方法一:从孩子出生后就和父母一起睡
这样长大的婴儿会更直接和容易地感到父母的爱和家庭中的安全感,不会感到被遗弃。与此同时喂奶也自然而然地延长了爸爸妈妈和宝宝在一起的宝贵时间。这些对孩子以后的发育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当然这种方法惟一的问题可能会是当孩子需要自己一个人睡的时候,孩子会吵闹,但孩子有安全依赖感做后盾,需要单独睡时,很快会适应的。
方法二:与孩子玩同步游戏(Synchrony Games)
这些游戏很基本,很初步。如,孩子在几个月时学会用手或用玩具敲打桌子,大人同时也跟着孩子敲打桌子。这样孩子知道他的行为影响到他人的行为,并且感到自己的重要性。为孩子买玩具时根据同步游戏的原则来选择,如摇铃。塞里格曼认为摇铃对孩子来说很有趣不仅仅因为它会出声音,更重要的是孩子自己可以导致它出声音,所以任何对宝宝的行为有反应的玩具都会帮助宝宝增长自信心。
有的家长会觉得这样会宠坏孩子,使得孩子产生太多的自信,这些家长认为孩子也需要失败。塞里格曼的观点是,玩同步游戏不会让孩子控制所有,总会有很多事情发生让孩子在某些方面失败,而且失败总是会随着孩子的长大而增多。所以塞里格曼辩论说,既然可以通过这些简单的游戏和玩具来为孩子建立以后所需的自信,我们大人为什么不做呢?孩子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会需要面对和体验失败,作为家长需要尽可能地通过各种方式来增强孩子的自信,而不用担心这样做会把孩子宠坏。
方法三:大人要关注自己对孩子所说的“行、可以和好”与“不行、不可以和不好”
当孩子做不该做的事时对他说“不、不行或不好”通常是大人的第一反应。这是设置限制的表现,告诉孩子什么标志着限度和危险。这从理论上讲是可以的,但大人们很容易过多地用“不、不可以或不行”来作为对孩子行为的反应。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孩子抓住大人摆在桌上的茶杯,与其对孩子喊“别拿那个,不行”而不如大人只需把茶杯拿开而已,反复几次孩子便渐渐知道这个不该拿。或者当孩子不小心使劲揪宠物小狗的耳朵,与其家长对孩子喊“不能这样”不如简单地告诉孩子要轻轻地拍小狗,教孩子如何正确对待宠物。对待同样的事件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对待方式,“不”的方法只会使孩子知道这个“不行、不可以或不好”,而后面那个“应该怎样”的做法不仅能使孩子知道这个“不行、不可以或不好”,更重要的是它能引导和告诉孩子在“不行、不可以或不好”的情况下“应该怎样”就能“行、可以或好”。
有人提出,这样可能会宠坏孩子,因为对孩子没有设置足够的限制,但塞里格曼和他太太对此的解决方式是,如果孩子要做某件事或要某个玩具时,告诉孩子他可以得到,但是要等,并告诉他为什么要等,这样可以培养孩子自己有个愿望清单。为此,不但给孩子设定行为限制,还间接地培养了孩子的未来的胸襟(Future-mindedness)和对冲动感情的控制。
方法四:一定要有选择性地表扬和批评孩子
这和给予孩子无限的爱和支持不同。表扬应该设立在孩子做出杰出行为或取得优秀成绩的基础上,而不能过多地、不分场合和情况地无意义赞赏。过分的表扬会导致孩子变得被动,因为他会感到不论他做什么都会得到赞赏,以后对有意义的表扬孩子也无法真正去享受。
批评会阻挡积极感情的培育,因为被责备通常是痛苦和充满恐惧感的,孩子们一般很难懂或知道他们为什么被批评和处罚。孩子天性喜欢新奇的事物,有新奇的想法,但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并非一定都与大人所希望的一样,这时大人就会认为孩子做得不对而批评或指责孩子。事实上,被责备让人产生痛苦和充满恐惧,责备他人的人自身也一定不愉悦、不快乐,其内心一定也是充满痛苦和恐慌的。所以,要尽量避免批评和处罚孩子,如果必须要批评或处罚孩子,大人首先应检讨自己是不是做得好,是不是曾经给予孩子明确的要求,是否曾经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同时在给孩子做出清楚说明的同时,还要明确说明此次批评或处置的是行为而不是孩子的品质和人格。
方法五:兄弟姐妹竞争
由于国内的计划生育体制,现在的孩子基本不会经历兄弟姐妹竞争,但现在独生子女的后代会有机会经历。塞里格曼认为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感到自己的重要性、不可代替的特殊性和是被大人信任的。当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被挑战,就可能挑起兄弟姐妹之间的竞争。塞里格曼和他夫人对此的解决方式是让姐姐或哥哥帮助大人照顾妹妹或弟弟,如帮助换尿布或喂奶。这样意味着给大一点的孩子一些责任,让他们感到家长对他们的信任和他们自身在大人眼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这能减少兄弟姐妹之间的竞争。塞里格曼认为,当分配家务活儿时一定要细心考虑孩子的优点和性格,想方法让分配的家务符合孩子的优秀品质,让孩子的优势在干家务活儿中体现出来。以塞里格曼的女儿妮克(Nikki)和劳拉(Lara)为例。妮克很有爱心,喜欢和懂得关心与呵护他人,所以在家她的责任是照顾小宠物。劳拉是个完美主义者而且很有干劲,所以父母给她的任务是每天起床后帮大家收拾铺床。塞里格曼认为如果分配的责任和孩子的优点互相吻合并富有象征性,兄弟姐妹之间的竞争就会适当减少。
方法六:和孩子玩睡前游戏
塞里格曼举了两个例子,一是“最佳时光”(Best Moments)。关灯后,和孩子躺在床上,父母问孩子今天最快乐的事是什么,让孩子们想他们一天所干的事情,哪件他们最喜欢,哪件最不喜欢,然后由大人来总结好事和坏事的比率,希望好事会远远超过坏事。塞里格曼认为个人本身的好坏思想的比率影响心理健康。有研究结果显示,患有抑郁症的人的“自身坏”思想的数目远远超出自认为“自身好”的数目。所以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自身好”的思想尤为重要。在五岁左右,塞里格曼推荐可以在同孩子玩这个游戏时加入对下一天的期待,培养孩子对未来的胸襟。
塞里格曼推荐的第二个睡前游戏叫“梦幻世界”(Dreamland)。躺在床上时父母让孩子在脑海里幻想一幅很高兴的画面,让孩子描述这幅画面并给它起个名字,在孩子坠入睡梦中时让他们反复地想着这个名字和那个画面。这样会提高孩子做个美梦的机会,使他们在睡梦中有好的思想和感受。玩睡前游戏的惟一短处就是花费时间,父母要每天拿出10至15分钟的时间和孩子玩这些游戏,但塞里格曼认为这是值得的。
方法七:做交易
这是在孩子已有未来的胸襟后使用的——大约在四五岁后。如果孩子有某些不良习惯需要矫正,大人可以适量地使用这种方式。以塞里格曼女儿妮克为例,有段时间她很爱做捉迷藏游戏,总是在大家要出门时找不着她,怎么叫她也不出来。塞里格曼和夫人没有办法阻止妮克的这个毛病,只好和她谈判,做个交易。父母告诉妮克如果她停止这样的捉迷藏就可以得到她最想要的芭比娃娃,但如果她还把自己藏起来芭比娃娃会被没收并且被募捐。就这样妮克停止了捉迷藏,从此以后妮克一叫就到。这种用特别积极正面的惊喜来打破坏毛病的螺旋式下降趋势是很常用的,它会使好的习惯继续因为孩子不想让新得到的奖品被没收。这样孩子知道如果他的坏毛病重复就会打破对父母的承诺,同时也会失去新得到的奖励。在没收奖品这点上家长一定要说到做到,这样在孩子的眼里才有信誉、威严。但塞里格曼警告家长们,这种方式最好只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并且不可以使用于小事和小毛病上,而且一定不能虚张声势。
方法八:作出新的一年的决议
新的一年的决议是西方的一个风俗习惯,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许多人会作出决议,决定在新的一年里如何改善自己的生活,如加强锻炼、多和孩子一起玩等。塞里格曼建议一家人一起做新的一年的决议,决议应是积极的,成果要可以使你更好地发挥你的优秀品质,塞里格曼的儿子达瑞尔(Darryl)决定要自学弹钢琴,妮克说要好好练习芭蕾舞并争取得到奖学金,劳拉决定要写作并要投稿到不同儿童杂志,塞里格曼的夫人曼蒂(Mandy)要学习弦乐理论并教给孩子们,塞里格曼自己的决议是要在一年内写一本关于积极心理学的书并享受写书的过程。做完决议后,一家人在夏天时要做一个夏季回顾,看看大家的决议都进行到什么程度了。
以上介绍的培养积极感情和情绪的做法是美国积极心理学最基本的理论和一些实际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教师要和孩子们一起积极努力去探索孩子的性格优势,培养和锻炼孩子们的优秀品质和素质,想尽办法使得它们得到发挥,使孩子们努力争取得到积极向上的心理与态度。
对于七岁以上的儿童,塞里格曼推荐采用凯瑟琳•达斯加德(Katherine Dahlsgaard)的幼儿优点问卷(Childrens Strength Survey)(见附表,www.authentichappiness.org可见英文原本问卷)。
附表:幼儿优点问卷(Childrens Strength Survey)
说明:每个优秀品质均有两个相应问题,每个问题的答案均有五个选项,即:a非常像我(5分);b像我(4分);c中等/无所谓(3分);d不像我(2分);e非常不像我(1分)。特别标明的除外。
把每项总分都加完后,结果会有五个以下的总分数是九分或十分(总分是九分或十分的一般只有五个左右,这些是孩子的优秀品质)。在四到六分之间的总分数项目是孩子的弱点。调查问卷的结果会清晰地指出孩子身上的优秀品质,加上家长已经在孩子身上观察到的优点,可以肯定地分析出孩子的强项和实力,家长和孩子也可以找到发挥这些优势的途径,使孩子拥有积极、幸福的生活。
一、Wisdom and Knowledge (智慧和知识)
1.Curiosity(好奇心)
A“就算我自己一个人待着,我也不会觉得无聊”这句话
B“与同龄人比,如果我想知道什么,我更会去从书里或电脑上找”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2.Love of Learning(热爱学习)
A“当我学到新的东西我会很兴奋”这句话___________
B“我不喜欢去博物馆”这句话___________
a非常像我(1分) b像我(2分) c中等/无所谓(3分)
d不像我 (4分)c非常不像我(5分)
总分___________。
3.Judgment(判断力)
A“如果在和朋友们玩游戏时出现问题,我会找到它发生的缘由”这句话___________
B“我父母总说我没有好的判断力”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4.Ingenuity(独创性)
A“我总会想出新的好玩儿的主意”这句话___________
B“我比同龄人更富有想象力”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5.Social Intelligence (社会智能)
A“不论和什么样的同学玩,我都能融入进他们当中”这句话
B“如果我感到高兴或不高兴或者生气,我会知道为什么我有这种感觉”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6.Perspective(视野)
A“大人们常说我比我的实际年龄要成熟的多”这句话___________
B“我知道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二、Courage(勇气)
7.Valor(英勇)
A“尽管在我很害怕的情况下,我也会维护我自己”这句话
B“尽管我会被别人取笑,我也会去做我认为是对的事”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8.Perseverance(坚定)
A“我父母总表扬我做事有始有终”这句话___________
B“我能得到我想要得东西是因为我很努力学习或工作去得到它”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9.Integrity(诚实)
A“我从不偷看别人的日记或信件”这句话___________
B“我会撒谎以便帮自己摆脱责骂或处罚”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三、Humanity (仁慈)
10.Kindness (友善)
A“我对新来的同学们很友好”这句话___________
B“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自觉地帮助过爸爸妈妈或邻居们”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11.Loving(爱)
A“我知道在某些人的生活中我是最重要的”这句话___________
B“就算我和家人经常吵架,但我依然很关心他们”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四、Justice(正义)
12.Citizenship(成员精神)
A“我很喜欢作为课余或校外活动组织的一员”这句话___________
B“在学校里,我可以很好地与团队组织合作”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13.Fairness(公平)
A“尽管我不喜欢某个人我也会公平的对待他”这句话___________
B“如果我做错了什么,我总会承认”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14.Leadership(领导能力)
A“我和朋友们玩的时候他们总让我带头”这句话___________
B“作为带头人我获得了朋友们和同学们的信任或赞赏”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五、Temperance(自制)
15.Self-Control(自律)
A“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很容易地停止玩游戏机或看电视”这句话___________
B“我总是迟到”这句话___________
a非常像我(1分) b像我(2分) c中等/无所谓(3分)
d不像我(4分) c非常不像我(5分)
总分___________。
16.Prudence(谨慎)
A“我尽量避开会给我找麻烦的事或人”这句话___________
B“大人们总说我总能做出很好的决定,尤其是该说的和该做的”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17.Humility(谦和)
A“与其说我自己,我情愿让别人去说说他们自己”这句话
B“有人说过我是一个喜欢炫耀卖弄的孩子”这句话___________
a非常像我(1分) b像我(2分) c中等/无所谓(3分)
d不像我 (4分)c非常不像我(5分)
总分___________。
六、Transcendence(超越自我)
18.Appreciation of Beauty(欣赏美)
A“与同龄人比,我更喜欢音乐或跳舞或看电影”这句话
B“我很爱看秋天树叶变颜色”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19.Gratitude(感激)
A“想想我的生活我能找到很多值得我感激的东西”这句话
B“老师帮助我后,我总忘记说‘谢谢您”这句话___________
a非常像我(1分) b像我(2分) c中等/无所谓(3分)
d不像我 (4分)c非常不像我(5分)
总分___________。
20.Hope(希望)
A“如果我得了不好的成绩我会去想下一次我会得到比这次要好的成绩”这句话___________
B“等我长大了,我想我会是一个很幸福的人”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21.Spirituality(信仰)
A“我相信每个人都很特别,在这世界上有重要的使命”这句话___________
B“在我遇到困难的事时,我的信仰会帮助我感到一点安慰”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22.Forgiveness(宽恕)
A“如果有人伤害了我,我不会去报复”这句话___________
B“我会原谅别人所做过的错事”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23.Humor(幽默)
A“朋友们和同学们说和我在一起玩很有乐趣”这句话___________
B“如果我的朋友或同学不高兴或者我不高兴,我会说搞笑的话或做幽默的事来点亮处境”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24.Zest(热情)
A“我热爱我的生活”这句话___________
B“每天早上起床时我会为开始新的一天而感到兴奋”这句话
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将各项得分从高至低按顺序排列,排在前五个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文献:
[1]Seligman, M.E.P. (2002). Authentic happiness: Using the new positive psychology to realize your potential for lasting fulfillment. New York: Free Press.
[2]Seligman, M.E.P.,Rashid, T., and Parks, A.C. (2006). Positive psychotherapy. American Psychologist, November 2006, 774~788.
[3]陈虹,张婷婷.真正幸福论的临床实践:积极心理疗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1)(上半月).20~23.
[4]陈虹,张婷婷.美国积极心理学倡导的“优秀品质和美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3)(上半月).18~21.
(作者单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电邮:zhangtt@hotmail.com)
编辑/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