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思想中“义利观”的现代阐释

2009-05-31杨恩泽张春艳

活力 2009年16期
关键词:义利观市场经济道德

杨恩泽 张春艳

[摘 要]本文从儒家思想中的“义利观”出发,论述了孔子“重义轻利”、孟子“贵义贱利”的伦理道德思想,“重义轻利”,“先义后利”强调义重于利,但孔子所强调的是人们要通过劳动等正常手段谋利,致富。阐释其在当今市场经济中道德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义;利;道德;市场经济

在孔子的伦理道德论述中,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义”即行为适合于“礼”。“利”则指的是对人的衣、食、住、行有直接好处的利益。孔子首以义为价值准绳,而他本人很少谈到利的问题,从孔子的言行中可以知道,有利还是无利不是他所强调的,而合不合义则是重要的。儒家学派另一个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义利观”,而且在贵义贱利的程度上,着重论述孔子的义利观。儒家的道德伦理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价值标准系统的基本准则,并对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起到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改革开放虽然给我国市场经济带来了史无前例的繁荣,同时也刺激了人们伦理观的转变。某些企业只看到眼前利益,而将传统美德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例如:“三鹿奶粉”事件,从层层剥开的事实来看,令人震惊的是一些企业职业道德的沦丧。2008年9月12日至17日8时,各地报告临床诊断患儿一共有6 244例。这说明婴幼儿奶粉中出现三聚氰胺这种有毒化学物质不是一两天的事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往蛋白粉或饲料中加入三聚氰胺,成了行业“潜规则”。在“潜规则”的纵容下,不法分子为了节约成本,扩大销售,竟然拿婴幼儿的安全健康作赌注,铤而走险。4年前的阜阳“大头娃娃”事件,使人们对不知名的劣质奶粉有了警惕,本次奶粉事件则使消费者对众多知名品牌奶粉产生了质疑,使奶粉行业面临史无前例的危机。“三鹿奶粉”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受“问题奶粉”影响,消费者对奶粉质量安全的信任度骤降,不仅奶制品企业产品销量大幅滑坡,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广大奶农也因企业减少原奶收购面临损失。沉痛的教训告诫企业家们:在追逐利润的同时,必须坚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以牺牲道德和消费者利益换取利润,最终必然付出沉重的代价。所以笔者特别呼吁,现代企业,特别各个行业的企业主,太需要读读有关我国传统儒家文化的著作了。本文就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义利观”伦理道德蕴涵作如下阐释:

一、孔子“重义轻利”

孔子主要用“义利”来提醒人们对待物质生活的不同态度。首先,从道德观上他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说的是君子以坚持道义为行为准绳,小人以追求眼前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在经济关系上,“义”在物质利益关系层面是最高的行为准则,有道德的人要遵守,做到在物质利益面前不贪不义之财。因此,孔子提出的“重义轻利”,“先义后利”强调义重于利。其次,孔子不反对人的私利和私欲。他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伦语·泰伯》)。孔子认为:当“邦有道”的时候贫穷,只能说明他没有生存的本领;“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说明孔子不反对通过个人的努力而发财致富。由此我们看出,孔子支持人们用正当利益追求物质财富,这是合乎“道”,合乎“义”的。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是说违背道德而获得的不义之财是不可取的。可见,孔子不是一概的反对追求个人利益,只是反对那些见利忘义的不义之举。

二、孟子“贵义贱利”

重义而贬利也是孟子的基本观点。在孔子那里,“义”作为道德的最高准绳,它本身并不是与利绝对对立的。但在孟子思想中,强以发现他所强调的义与利是互相茅盾的,否认二者的相容性。“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孟子·滕文公上》)。指的是要想富裕不能讲仁义,否则就能发财。孟子还提出,人的口腹有“饥渴之害”,靠义就有解决的办法。但他又认为,义可为人解除痛苦,而利却不能。在作者看来,在人类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脱离义的利,也没有脱离利的义。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三、孔、孟“义利观”的现代阐述

从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倡导的义利观,对今天的启示可以看到以下两点:一是有助于文明经商,培养良好的商业道德。二是有助于人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以及社会利益的关系。如果人人都能做到以义取利,而不是见利忘义,社会生活和经济领域中的不道德行为将大为减少。

我们知道,日本的企业家深受儒家谋义讲利的义利观的影响,并把谋义讲利用于自己的经营中去。在他们看来,求利是正当的,但求利太追求于财利的话,最终吃亏的还是企业主自己,由于消费者识别到了企业主的不良用心。长期以来,很多人以为儒家的伦理观是重义轻利的,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的不适用的。然而,日本的很多企业主们却以其独道眼光理解中国儒家思想的义利观,把与道德有关的义和企业经济的“利”紧密地相容起来并且从中找到了经济利益和道德的结合点。企业家吉田忠雄提出了一个“利润三分法”。他一贯主张办企业必须多赚钱但利润不可独吞。为此他将利润分为3部分,1/3是质量较好的产品以低廉的价格交给消费者,1/3交给销售本公司产品的经销商及代理商,1/3用在自己的工厂。吉田忠雄称自己的做法为“善的循环”,认为自己播撒善的种子,与人为善,则善还会循环自己。善如此循环往复,自己与别人都会受益。要想使自己繁荣,就要为别人利益着想,这可以说是对谋义讲利的义利观的生动说明。

依芧于轼来看,我们瞄准了市场经济作为经济改革的目标,就必须肯定追求自利是正当行为;如果我们继续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作为信条,等于抽掉了市场经济的发动机,市场将无法运转。

经历历史的沧桑,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儒家的“义利观”也有其消极的一面。“重义轻利”及“贵义贱利”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但其中的精华,对现代市场经济中道德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因此,今天我们要看到,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同时精神文明又反作用于物质文明。而当今我国市场经济正快速向前推进,已经出现了许多违法求利的事,更多的是不道德的商业行为,如果不重视道德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肃清蔑视道德作用的谬论,重视道德教育,此其时矣!

参考文献:

[1]韩秀丽,李静,陈雪英. 四书五经与现代文化[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2]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M].广州:济南大学出版社,2006.□

(编辑/永安)

猜你喜欢

义利观市场经济道德
真假学术视角下大学生义利观的研究
论“正确义利观”的当代价值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商务部:美方认定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严重歪曲事实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儒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探讨
道德
近代绅商阶层产生的文化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