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管理服务体系建设 实现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
2009-05-31时洁
时 洁
关键词:共享工程;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
摘 要:文化共享工程自启动以来,在全国形成了互联网、政务外网、数字电视等多种管理与服务模式。本文以河南地区为例,以IPTV方式建设了独具特色的应用平台,探索了一条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对全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服务基层实践活动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09)06-0132-03
河南省近年以IPTV方式建设了独具特色的应用平台,未来要建设成一套全省文化共享工程的资源建设体系、运行管理体系、运营保障体系、播出平台和基层服务点,形成可运营、可管理、可延伸、可拓展的共享工程管理服务体系。
1 河南省文化共享工程现状发展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1 现状分析
河南文化共享工程起步于2002年,从2007年开始,与河南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通过利用IPTV平台逐步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由于这种技术路线易于操作、价格便宜、维护方便等优势,从之前仅靠文化部门推广卫星模式不足百家,发展到目前全省包括4.8万个行政村和31万个入户站点,使得基层网络覆盖取得了跨越性发展。那么如何抓住国家各项工程协调发展的契机,实现文化共享工程的延伸服务和可持续发展是河南省文化共享工程工作的重点。
1.2 发展特点
1.2.1 河南省文化共享工程的技术特点
1.2.1.1 系统平台建设
河南省文化共享工程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国家补贴和省、市、县财政补贴几部分组成。国家主要补贴在县和村,全省的资源接收、加工、发布平台都在省分中心。因此河南省采取了首先加强省分中心的建设,建立好资源的加工、发布、存储平台,然后逐步实现各县、乡镇文化站、村级站点的接入。在技术方面采用了可扩展的宽带多媒体技术体系构建共享工程的技术平台,该模式终端接入灵活快捷,设备操作简单,耐用,实用性强。并随着IPTV和互联网技术与3G网络的融合,共享工程资源在3G网络平台的应用将成为未来的重要的传播渠道之一。
1.2.1.2 资源体系建设
在省分中心构建资源加工、存储、分发中心,以接收国家中心优秀文化资源为基础,整合本省特色文化资源为主体,以基层群众需求资源为补充,互联网信息、电子图书资源为拓展,形成具有本地特色,切实满足群众需求的文化资源建设体系。
近年来,河南省在开展文化共享前期探索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络逐步形成了建设省、市、县、乡、村级基层服务网点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利用本省发达的信息网络,整合多方资源,建立全省统一的省级中心资源库。实现了国家资源一点接收,特色资源本地插入的资源建设模式。并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等相关单位合作,逐步实现全省数字图书资源建设和网络化管理,形成文化共享工程与数字图书馆建设协调发展的文化建设体系。基层用户通过基层服务站反馈资源需求,省中心通过资源反馈了解基层群众需求,进行资源收集和加工,做到按需建设资源,按需发送资源,为基层群众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适用对路、通俗易懂、切实需要的文化资源,形成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资源建设体系。
1.2.1.3 运行管理体系建设
运行管理系统目前正在研发并试运行。通过该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类型分配系统管理员、省文化厅、省图、市图、县图管理员共五级管理员,还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增加管理员,并分配给不同的管理权限。
严格按照运行管理规范进行管理操作,可及时了解全省站点建设情况、资源建设情况、资源使用情况和用户使用情况,对资源点播情况分栏目、分地区、分时段进行统计,并生成相应的统计图表,以统计数据为依据,可对资源建设和资源服务进行绩效评估。还能自动生成的多种统计数据报表,功能强大,简单便捷,可轻松实现基层数据统计和分类数据上报。
1.2.1.4 终端服务模式创新
通过与党员远程教育的接入网络、站点管理、活动场地的共享,实现文化共享工程村级接收站点的快速覆盖,降低了文化共享工程的运行成本。基层服务站点采用多种形式如机顶盒+电视机满足在文化活动室播放,机顶盒+投影/幕布+音箱满足在文化广场播放,PC+PC点播软件满足使用电脑进行播放,3G手机点播满足用户移动播放。不仅要提供面向电视机用户的基层服务点,还要提供面向电脑、3G手机等高端用户的服务模式,在满足室内播放的同时,还可以满足流动播放,进一步加大覆盖力度。
1.2.2 河南省文化共享工程运行管理系统的特点
1.2.2.1 投入低。可以共享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的省级网管系统、综合计费系统、图文网站系统、视频直播系统、省级节目分发系统;市平台的市级网管系统、市级节目分发系统、播出管理系统;县平台的视频直播系统;村级终端站点的相关场地、人员和设备。节约了大量的建设经费和维护经费。
1.2.2.2 易维护。省分中心、县支中心的资源存储和视频点播服务器都托管于联通机房,减少了基层工作人员的维护难度和工作量;终端机顶盒支持网络自动升级,避免了后续功能扩展设备升级的难度。
1.2.2.3 实用性强。具有卡拉OK、在线播放、离线播放等功能,适用于农村人民群众组织室内或广场搞文化活动。
1.2.2.4 支持运营。平台具有广告等增值业务的支持能力,可以实现目前的互联网运营和未来的3G网络运营。
1.2.2.5 扩展性强。具有很强的扩展性,支持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网上书画展等表现形式,且可以支持在线培训和在线考试等功能。
1.2.3 河南省文化共享工程的创新点
软件研发成功后,河南省文化共享工程有如下创新点:
1.2.3.1 可缓解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共享工程开展过程中重建设、轻服务的难题,通过调动各方积极性保障了文化共享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2.3.2 可实现对文化共享工程的省、市、县、乡、村五级管理架构的管理。
1.2.3.3 终端站点实现了资源的网络更新、在线播放、离线播放等播放功能,为共享工程的有效服务创造了新途径。
1.2.3.4 可尝试与企业的合作,在不增加基层群众负担的基础上找到了适用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保障文化共享工程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
1.2.4 河南省文化共享工程的效益分析
1.2.4.1 从原有不足百家的基层服务点发展到4.8万个行政村和31万入户站点,受益群众达6700万人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1.2.4.2 促进农村经济文化发展,保障了农民群众的权益。通过与工商等单位核实产品质量,并对假冒伪劣产品进行曝光,可以帮助群众选择良好的产品,避免次品和过期产品危害群众的利益。
1.2.4.3 通过互惠互利,双赢的思路拓展了文化共享的内涵。通过对企业的宣传,促进了家电下乡等国家工程的协调发展,对促进内需,拉动农村市场经济,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农村文化建设和社会和谐等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1.2.4.4 国家目前的建设资金支持如只到2010年,通过增值服务产生的效益,可以对河南文化共享工程的长效机制形成有力的保障。(如对特困县采取运行补助;优秀服务工作者采取奖励机制,进一步活跃农村文化市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购买实用性强、效果好的新资源、好资源,增强资源内容的可观性;组织一些全省性大型的文化活动等。)
1.2.4.5 由于宣传手段针对性强,覆盖面广,价格低廉,可以有力的支持本土中小型企业在本省的市场拓展,支持了地方财政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可以获得地方政府的有力支持。
1.2.4.6 节约4.8万个村级站点人员工资。
1.3 存在问题
随着河南文化共享工程的逐步推进,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3.1 目前各县财政很难按照国家要求足额配套资金,后期的运行费用(电费、网络使用费及维护费)国家没有财政投入,地方财政没有保障,影响了共享工程长期可持续发展。
1.3.2 中西部的各级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大院技术人才匮乏,对设备的操作有一定的难度。
1.3.3 基层服务网点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还不够高,造成了共享工程资源和设备使用率低,影响了共享工程的服务效果。
1.3.4 随着基层服务网点数量的迅速增多,由于经费和师资力量少等因素制约,服务队伍的培训工作跟不上实际需求。
1.3.5 由于文化共享工程资源的不断扩充,河南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给予的存储空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项目发展的需求。
2 河南省文化共享工程下步工作设想
针对以上问题,文化共享工程河南省分中心初步拟定了解决的思路和办法。
2.1 在河南省文化共享工程运行管理平台上增加培训专栏和培训考核系统,使得各级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和考核工作,解决培训费用问题。
2.2 积极争取财政加大对省分中心的投入,在省分中心建设资源的加工、转码、检测、存储、发布平台,可以为县、村提供资源的传输,下载和回放,初步实现省、县、村资源的互联互通,并把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与文化共享工程统筹考虑,增加省分中心的出口带宽和存储容量。
2.3 对原有方案进行优化,由于目前业务量比较小,可以对原有软件集中一台服务器进行安装运行,减少电费和网络使用费,同时也可以减少人员的维护难度。在保障共享工程资源和数字图书馆资源的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费用,使项目得以正常的运行。
2.4 重点建设投影型或PC加文化共享专用机顶盒的站点。该机顶盒专门为文化共享工程定制的机顶盒,可以支持在线播放和离线播放两种播放模式,且支持卡拉OK、高清电影播放等功能,操作简单、耐用,特别适合农村用户使用。通过利用党建党员活动室的互联网进行资源的下载,在农村文化大院或社区文化广场实现资源的播放等功能。
3 河南省文化共享工程确定今年的工作建设目标
3.1 初步实现省、县、村的资源共享,使得每个站点都可以看到资源总量不少于1TB约2000个小时(其中国家中心资源1500小时,本地资源500小时)并通过捐赠、合作等方式制作一批时代性强、清晰度高符合农村群众需求的视频资源。加强文化共享工程与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协调发展,积极利用互联网实现视频资源和数字图书资源在全省范围内的使用。
3.2 建立省、市、县、乡镇、村五级的运行管理系统,规范文化共享工程的业务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并对省分中心工作人员定职定岗,实现共享工程网络的正常运行管理,活动的开展和群众需求的反馈。
3.3 在宽带多媒体平台开辟培训专栏和业务考核系统,解决文化共享工程工作人员培训及考核工作。
3.4 逐步建立起共享工程项目运行的长效机制,主要在项目运营、人员激励、合作共赢等方面做出科学规划,通过文化共享工程的开展来带动全省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素质的提高。以各级文化管理部门为主,建设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的管理队伍,以各级文化服务部门为主,建设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队伍的辅助队伍,以网络运营商、设备提供商为主,建设系统技术服务和运行维护队伍,建设一支为文化共享服务的管理、运行、维护的骨干队伍。
3.5 加强制度建设,建设工程管理机制、资源建设、资源评价机制、运行保障机制、基层服务机制等工作机制,保障文化共享工程长期有序的运行。灵活的活动管理平台加上终端站点采用机顶盒或PC方式,可以由单向走向双向,由被动走向互动,可以开展有目的、有组织的、新型的文化普及和知识普及活动,包括基层培训、活动、投票、培训、参加书画评比、读书月活动、书画展览等,还可以开展专题活动,如组织开展学习“新秧歌”活动,将组织专家编排和录制“新秧歌”,通过节目播放,由基层文化站、文化大院组织收看和学习,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省性竞赛,县级初赛、市级的复赛、省级的决赛同步播出,基层群众可以观摩比赛、参与投票,丰富文化活动的同时,还能通过与万村千乡农家店等国家工程相结合,在文化广场等活动场所开展一些如零食买卖等增值服务,在平台中投放一些广告,利用该部分收入对特困县和基层点给予补助,解决后续的运营维护成本问题,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彦博.创新思路——扎实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J].图书馆建设,2008,(8).
[2] 石丽珍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农村的实践与思考[J].图书馆建设,2008,(8).
[3] 杨向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省级分中心平台建设与服务[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7,(7).
[4] 杨向明.关于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