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2009-05-31陈美娜

广西教育·B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考试心理健康心理

陈美娜

近年来,随着学习竞争的日趋激烈,中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现象明显呈上升趋势。研究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真实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状况,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本人对所教班级的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了解学生的临考心理压力状况,休闲或体育锻炼情况,自信心,睡眠状态,考试复习策略,学生最大的困难、烦恼、焦虑,对教师的期望,迫切需要的帮助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调查研究,提出及时的心理干预对策,逐步形成学生、学校、家庭三方参与的心理健康促进模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其今后走向社会打好心理基础。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次调查表明,所调查班级的学生的心理总体状况良好,具体结果及分析如下:

(1) 学生对自我状态的评估,18%的学生感到冷静,26%的学生感到浮躁,32%的学生感到焦虑,22%的学生对自我状态的评估为“一般”,而2%的学生为“无所谓”。从调查中发现,浮躁和焦虑的学生占到了58%,说明许多学生的自我状态不够好,求胜心切,焦虑浮躁,不够稳定。这应引起教师的注意。

(2) 对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心理状态的调查发现,40%的学生能够承受,6%的学生不能承受,50%的学生感到“还可以”,4%的学生感到“无所谓”。可以看出,一方面,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比较好;另一方面,学习难度对于该班学生来说不算大,可以适当增加难度。

(3) 调查了解学生每次参加考试的心态发现,76%的学生能够提醒自己沉着、细心,12%的学生感到紧张(总是提醒自己不能考砸),2%的学生感到信心十足,10%的学生能够认真答题,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不在乎成绩如何。从调查结果看,大多数学生能沉着应对考试,但是,缺乏自信心会导致其考试水平的正常发挥。此外,学生普遍过于看重学习结果,而轻视学习过程,这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4) 对学生睡眠的调查发现,8%的学生维持在7—8小时,84%的学生维持在6—7小时,8%的学生维持在5—6小时,没有学生反映睡眠时间在5小时以下。这说明,该班学生的睡眠时间基本充足,但要保证睡眠质量。教师可建议学生少开夜车,中午小睡片刻,以弥补睡眠的不足,保证学习的质量。

(5) 了解学生的体能管理发现,有60%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和活动很重要,4%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和活动会浪费时间、耽误学习,而36%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和活动可有可无。将近一半的学生没有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对其不重视。教师应加强指导,引导学生利用体育课和班级活动来放松自己,使其认识到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旺盛的精力是学习的保证,合理开展各种文体活动能缓和复习备考的紧张氛围。

(6) 调查影响学生考试发挥的主要因素发现,4%的学生认为考试方法是主要原因之一,56%的学生认为知识掌握不牢固是主要因素,58%的学生认为粗心是原因(可见,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颇为重要),50%的学生认为考试时的心理状态是主要原因。而了解影响学生学业的最大因素发现,64%是学习方法,60%是情绪,4%是教师的授课水平。这说明对学生进行考前心理辅导应以“情绪调节”和“方法指导”为重点。

(7) 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调查发现,48%的学生喜欢的复习方式是限时做套题,64%的学生喜欢的复习方式是自由复习,也有个别学生喜欢讲解普通题、个别答疑和专题训练。调查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所使用的方法,54%的学生选择问老师,58%的学生会问同学,8%的学生会不了了之,32%的学生会靠自己钻研。这表明该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觉性都比较强,教师主要应做好答疑辅导工作。

(8) 学生对教师教学的主要意见:多讲解题方法,明确考点知识,注重基础知识的运用,强化训练。可见,教师的授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提高,主要应提高课堂效率,抓考点,讲方法,重双基,针对练。

从以上分析的情况来看,中学生主要存在学习焦虑、消极、浮躁、烦恼、自卑等不良心理问题。如果及时干预,能使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以良好的心态度过中学阶段。

二、 心理干预对策

1. 全心关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随着自我意识和成人意识的增强,他们更需要从成人那里得到关注、理解与尊重。他们往往对教师的期望值较高,把教师看作父母、朋友的替身,希望得到的不仅是学习上的关注,更多的是情感上的关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教师只有把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疏通,才可能及时发现问题,才可能准确地摸清学生的心理症结,才可能对症下药,才可能使自己的指导调节被学生切实地执行。

2. 建立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1)要求学生确立志存高远的目标。较为高远的志向,可以使一个人心胸豁达,视野开阔,它也是学生的指南针和原动力。(2)培养学生愉快恬静的心境。教师应指导学生不要为平时考试中的一两次失误而忧心仲仲、焦虑不安;不要为同学之间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动肝火;不要受社会和家庭的消极因素的干扰而分散精力,引起大的情绪波动。(3)培养强烈的拼搏意识。拼搏意识的欠缺会使人委靡不振、松弛懒散,会滋生种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4)指导学生改进学法,提高效率。长时间、超负荷的学习方式并不可取。教师可要求学生晚上不开夜车,按时就寝,提高学习效率,使其认识到只有学习方法得当,才能具有良好的学习心理,才能做到循序渐进,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5)培养对待考试的平常心。教师可要求学生平时认真做练习,把每次练习当考试,把每次考试当练习。平心静气,顺其自然,就能很快进入最佳状态。

3. 加强班级管理,把工作做细。在发挥学生自我管理作用的基础上,教师还必须做到“勤”:勤于到教室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勤于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状况;勤于和任课教师交流,了解学生的上课、作业情况;勤于和家长沟通,了解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影响。教师还应及时进行阶段总结,认真分析得失,避免班级工作的“盲点”和“空白点”的产生。

4. 及时发现问题,积极排除障碍。教师可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有的放矢地开主题班会,开设心理卫生讲座,定期为学生作心理辅导,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教师应坚持多看、多问、多听、多谈心,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失衡的各种外在行为表现,及时预见到学生可能产生的心理障碍,努力找到病根所在,然后对症下药。

5. 指导学生发现心理问题,教给调适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科学分析自身存在的心理障碍,对学生进行情绪调控和挫折应对能力辅导,教给学生一些调适心理的方法。如,防止考试焦虑的对策:(1)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2) 正确对待自己的水平;(3)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又如,调控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 (1) 发泄疏导法,通过向亲朋好友诉说心中的委屈和痛苦以得到安慰、疏导或帮助,以此减轻心理压力;(2)自慰暗示法和深呼吸法,当过分紧张、烦恼、惧怕时可反复默念“我现在放松了”等,也可深深地吸一口气再慢慢地呼气,使身心放松。

6. 加强家校联系,指导家长维护子女心理健康。随着学生的知识和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学生进入青春发育期后,会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对家长的“叛逆”心理,而许多家长对学生的这个特点认识不足,除对学生无休止地提出学习上的要求之外,很少去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心理需要。教师在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关注学生心理发展的同时,应及时、适时地通过家长会,或接待、走访问题学生家长,对家长进行必要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达到有机结合。

7. 因材施教,对待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具体来说就是“导、扶、激”。“导”就是针对那些自暴自弃的学生,指导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适当降低学习要求,引导他们往前走;“扶”就是有针对性地重点扶持一部分中等生,加强对他们的信心教育,帮助他们补习弱科,使他们从思想和学习的误区中走出来;“激”就是引入竞争机制,激励成绩好的学生树立更高的目标,使其有所突破。

8. 及时鼓励,强化改进。当学生尝试改进自己的学习习惯时,教师要密切关注,及时表扬鼓励,肯定他们的进步,强化他们对探索新学法、修正旧习惯的意识。只有真正地把这种改进意识牢固地植根于学生的心理机制中,才有可能使他们自觉地审视学习、改进学习。

9. 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做到长期追踪,以预防为主,以减轻压力为目的。教师应使学生保持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树立自信心,快乐地面对困难。可引导学生从小处着手,使其对待学习注重过程胜于注重结果,合理地认识考试成绩,正确面对挫折,还要培养学生确定合理目标的能力。

总之,教师应该学习和掌握专业的心理知识及干预方法,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使中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

(责编雷靖)

猜你喜欢

考试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心理小测试
准备考试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