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2009-05-31周亿龙

新课程·上旬 2009年4期
关键词:创新精神培养语文

周亿龙

摘 要:开发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当代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应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构造民主平等的教学关系,进行启发性教学,尊重学生独特性感受,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关键词:语文 课堂教学 学生 创新精神 培养

创新是每一个人天生就有的潜质,开发这种潜质应当是教育本来的功能。《语文课程标准》在“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一节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笔者认为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创设宽松课堂氛围,建立民主教学关系

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和民主平等的教学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学生只有愉快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才能激发起创新意识,享受到创新乐趣。

1.教师要放弃权威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减少以一个权威对某个问题做结论,而同样以一个学习的共同参与者与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总结。长此以往,便可让学生明白,知识是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出来的,从而就能逐步形成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获取知识的科学探索精神。

2.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安排小组合作交流活动。教师要注重指导如何相互合作,相互支持,鼓励学生大胆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小组活动这种更为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一定会迸发出更多的创新思维的火花。一些平常不敢发言的学生,在小组活动能够自由地大胆参与交流,当得到小组内成员的肯定后,逐步树立起解决问题的信心。

3.不急于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即使学生发生错误,也不要“一棍子打死”,而应引导他们反思,从而得出正确认识。

二、设置启发性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提问方法或问题形式本身就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学生从不同于以往的思路重新思考这些问题,得出独特性的认识。

1.矛盾性问题。提出一些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的事实,包括不合理的事情,自相对立的现象,让学生发现一般我们认为对的观点并不完全正确。从而激发起探求的欲望和兴趣。

2.假想性问题。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超乎常规的、具有假想性推测价值的问题,要求儿童对假想情境提出可能的解释或应付办法。这样做可以把学生从因课堂上注意力分散而产生无意想象的思维状态中拉到有意想象中来,帮助学生更有兴趣更投入地学习课文,并且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创造性地发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3.表演性问题。表演是应用各种感官事物,想像有关情感体验,并通过体态、语言、表情表达出来,启发学生对事物的体验和敏感性。这样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尊重学生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课文有着独特性的体验,以及对课文、对老师和同学的见解产生质疑,这些也都是学生创新精神的一种体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在让学生充分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大胆提出自己对课文的独特性体验,以及对课文,对老师或同学进行质疑。

1.提供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求活动。在有些老师的课堂上,刚提出问题或只给予极短的时间思考就要求学生立刻回答。由于时间不足,学生不可能进行独立和深入的思考,只能作出盲目的猜测,或作些人云亦云的回答。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为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并根据学生的讨论或活动的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进程。

2.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能以一个答案为标准,否则势必要减少学生思想上的创造性和批判性,限制其思维发散的空间。教师应鼓励学生各种具有创造性的理解,使他们能够超出文本,成为课文的加工者,再造者。

3.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倡学生多思考多质疑。学生质疑的对象可以是教师的讲解,也可以是同学对问题的回答,还可以是教材内容,不管对错,都应积极鼓励。质疑对了的就应充分的肯定与赞扬;内容偏差大的,也应巧妙地加以点拨。教师的评论,要让学生能体验到自己质疑的价值。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质疑不断,这样的课堂才称得上真正活跃的课堂,才能达到真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时代呼唤教育,教育需要创新。我们要建立一种自由、和谐、民主、合作和相互尊重的教学氛围,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在各种情境中大胆尝试、探索。同时老师要能主动分享学生创造的喜悦,热衷于学生的表现和想法,对学生富有个性的答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使学生乐于参与,乐于思考,乐于发现,乐于创造。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城南经济新区凤凰小学

猜你喜欢

创新精神培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浅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