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音乐的耳朵”
2009-05-29李燕
李 燕
曾经听过一堂“五彩缤纷”的欣赏课,教学内容是欣赏名曲《梁祝》。在多媒体精美的画面映衬下,伴随着高品质的音响,老师以讲故事作为导入:草桥结拜,三载同窗,共读共玩,十八相送,长亭惜别,抗婚……直至化蝶。这位多才多艺的老师运用委婉动听的语言一边描绘,一边配合着丰富的面部表情,还插入优美的舞蹈表演,罗列了详细的曲式结构,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因素,帮助学生理解这首小提琴协奏曲。可是课后调查,学生对这堂课的印象只是那些眼花缭乱的画面,生离死别的故事,老师优美的舞姿……唯独没有作为欣赏目标的音乐本身!这样的欣赏课在我们身边不占少数,有以上的结果也实在不是老师所愿见到的,老师为了上好这种欣赏课,多方准备,煞费周折,实在有吃力不讨好之嫌。原因在于他们忽略了“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这一音乐的本质特征,忽略了“用音乐来培养音乐的耳朵”。
如何通过后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的音乐欣赏力得到提高呢?在我看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笔者曾有意识地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注重倾听
学生音乐欣赏力的形成,最关键的是要多听、多接触音乐、多欣赏音乐。如果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欣赏音乐作品和读书有相通之处。读书,要博览与精读相结合,精读尤其重要。欣赏音乐作品亦如此,尤其是一些经典作品,更需摒除杂念、干扰,专心一意地倾听、感受。初听音乐,往往力求跟踪主题、辨明曲式等等,从那一大片音响的乱麻中理出个头绪来,但往往感受不出音乐中的动力。只有通过反复倾听,才能做到熟悉得听了上文便知下文,才能做到像卢那察尔斯基在其《艺术论》中说到的那样,欣赏熟悉的音乐时有如活水在沟渠中畅流无碍。这样,才能感受到乐曲不但自在地流,而且有一股力卷着欣赏者,心不由己地向前,学生才算真正走进了作品。因此,我的做法是:用音乐熏出学生的音乐欣赏力。我上音乐欣赏课,总是先布置学生反复倾听音乐,让学生沉浸到作品中去。学生倾听时,教师可以适当讲解。但教师的讲解要画龙点睛,恰到好处,言语尽量简洁概括,切忌成为讲解员。我们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景:学生一边倾听,教师一边泛泛而谈,甚至讲得绘声绘色,学生似乎也听得很投入。表面上看去,这是一堂成功的音乐欣赏课,实际上却并不见得。试问:学生究竟听进去多少?是选择听你的讲解呢。还是欣赏音乐作品本身?因此,倾听音乐时必须确保学生是音乐欣赏的主体。
二、对比欣赏
音乐对比欣赏,是通过聆听、思考,深入浅出地分析作品创作与演奏过程中的对比因素,使学生主动地感受音乐、鉴赏音乐。对比是音乐家创作、表演音乐的重要方法,在欣赏教学过程中,若能准确地分析、比较音乐中存在的对比因素,理解音乐发展与变化的特点,无疑会加深学生对音乐的体验,提高欣赏音乐的兴趣和欣赏音乐的能力。
音乐作品中有许多经典名曲往往有不同的表演形式,若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听听不同的演奏(唱)形式。不但可以激发兴趣,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在内心与作品形成共鸣,而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就有管弦乐、钢琴独奏、混声合唱、童声合唱、女声独唱等表演形式,管弦乐队的演奏充分体现了“圆舞曲之王”的音乐风格,让人领略到维也纳圆舞曲的特色;钢琴独奏创造了一种深沉的意境,让人想像到多瑙河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人们对这条河流无限的深情;混声合唱使人感到人声丰富的表现力,仿佛使人看到壮丽多姿的多瑙河风光,给人以无穷的活力和生机;童声合唱那清纯明亮的音色,犹如多瑙河粼粼碧波,充满了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憧憬;而抒情女高音的独唱则使人感受到多瑙河的美丽与高贵。的确,不同的表演形式,给人以不同的听觉反应和审美感受。这种有比较的欣赏对于提高音乐欣赏水平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三、引导想像
想象是音乐的翅膀。我想起曾听过的一堂欣赏课,这位老师在一堂课中就将亚洲音乐、非洲音乐、拉丁美洲音乐全部“讲”(听)完了,整堂课安排得“密不透风”,老师演示幻灯图片忙得不可开交。这种现象正代表了时下一些老师欣赏教学中喜欢“解释”、“图解”音乐的习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视了音乐的不确定性与非语意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解读,忽视了课堂“留白”所起的作用。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而任何一种情感体验,用理性的语言对其加以阐述,必将失去它原有的光彩,甚至是阐述得越多越苍白。音乐的魅力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况且,教师感受到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学生感受到的却有可能是最真实最珍贵的。当然,这些画面也不是全无用处,可作为提示或假设中的一种,但它的出示时间应在学生没有顾忌地各抒己见后,作为一种参考或提示不是更好吗?
音乐欣赏课要让学生运用创造性的思维,展开想像的翅膀,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索。教师应引导学生往广处想,往新处想,往妙处想,往趣处想。激活学生的思维,升华创造性想像。例如在欣赏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时,我先简要介绍其创作背景,初步揭示其思想意义,端正学生的审美态度,然后从音乐的曲调开始,由浅人深地进行分析、欣赏。那一声声时而低沉、时而雄壮的音乐,像是一声声愤怒的吼声;那如诉如泣的曲调像是对日本侵略者暴行的控诉……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的头脑中。然后启发学生逐渐由低层次的知觉欣赏转入感情欣赏,再发展升华到理性的审美想像。有的学生说:“此时我好像看见——乌云密布,在惊涛拍岸的黄河激流中,几十个船夫万众一心与惊涛骇浪搏斗着。”有的学生说:“我好像听到了一段舒展开阔的歌声,船夫们在艰难的斗争中看见了胜利的曙光。”有的学生说:“随着保卫黄河的歌声,我仿佛看到革命队伍千军万马势不可挡,像黄河滚滚洪流,把侵略者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看,随着音乐旋律的起伏,学生脑海里的情与景在不断地变幻。想像也不断地升华。这些既有听觉转化为视觉的通感,更有创造性想像的升华。
四、组织交流
1、让学生敢说。要鼓励学生多说,多讲,善于在集体面前讲。学生在讲的过程中,必定会由于思想认识的简单、立足角度不同等原因造成一些错误,教师则一定要多引导,多鼓励,循循善诱。教师不但要允许学生“犯错”,还要多给学生创造“犯错”的机会。面对学生的犯错,老师能够平心静气地引导、指点。而不是疾言厉色的狂轰乱炸。以一个模式统一要求学生而大搞“听话教育”的方法。只能泯灭学生的“灵性”。一次欣赏到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大多数学生都感受到的是悲愤激昂的情绪,而有一位学生却坚持自己的感受,说是活泼喜悦的情绪,虽然当时我也很讶异,当堂也有很多学生笑话他,但我并没有对他的回答给予否定,我说:“每个同学对作品的理解角度会有所不同,否则古代就不会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说,在西方就不会流传‘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谚语了。我觉得他说得很好,不过,这位同学如果能再了解下肖邦的作曲背景和生活时代,肯定会有新的发现。”这样我既没有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委婉地指出他的不足之处,也没有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特别注意保护和发展学生独创与奇特的想像,对学生所显露的“突发奇想”和“智慧火花”都应及时地进行“引思”和“助燃”。
2、指导学生会说
教师的精心构思,巧妙铺垫,有助于学生的表达。高中生有一定的文学基础,具有一定的文学表述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将音乐作品和文学作品联系起来,既有助于学生的表达,也能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渔舟唱晚》是筝独奏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闪烁着古典文学光彩的精品。我在欣赏《渔舟唱晚》之前,先从课件里的“作品简介”栏目中播放陶渊明《归去来辞》里“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和《饮酒》诗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追求恬淡生活情趣的精彩文句。又展示出王勃《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等有声有色的著名佳句,把学生带人“渔歌互答。此乐何及”一般宠辱皆忘的清净心境。隽永的诗文与清淡如歌的旋律交织辉映,使学生沉浸在情趣浓郁的艺术境界之中。学生自然能联系学过的诗文和自己的理解进行表达。
欣赏音乐的能力并非天生的,音乐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责任:选择最优秀的作品作为范本加以分析、解释、评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评价,让学生在“操千曲”的审美实践中,由浅入深地知晓音乐艺术特有的审美性质、手段和方法,提高审美敏感性,从而达到培养音乐欣赏力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