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震对丧亲青少年的心理影响及其心理援助

2009-05-29张学伟

张学伟

关键词:汶川大地震;唐山大地震;丧亲青少年;震后心理援助体系;社会支持系统

摘要:5·12汶川大地震使很多青少年失去了亲人,也使他们的G灵受到了巨大的伤害,并在性格、情绪、情感和行为上都出现了一些异常变化。通过进行生命教育等方式帮助他们重塑积极性格,尽快恢复复原的能力,重新建立归属感、控制感,是震后对丧亲青少年进行心理援助的重要内容;而完善震后心理援助体系,建立可以协调运作的社会支持系统,并制定相应的监督保障政策法规,注意本地志愿者的培训工作,则是保证心理援助长期化、专业化、本土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中图分类号:B845.6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09)02-0020-05

5·12汶川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震后,灾区每个人的心理和生活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但在事情过去之后,有些人已经调整好心情准备回到原来的生活,有些人仍沉溺在悲伤中无力自拔,也有些人需要别人的倾听和安慰才能平复伤痛。

在所有的人群中,承受着“丧亲之痛”的青少年受到的影响是最大的,他们有的丧失了父(母)亲,有的丧失了兄弟姐妹,有的甚至还要面对自己身体上的残疾。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永远地改变了他们的内心世界。

如何帮助他们重建心灵家园,摆脱地震带来的心理阴影,不仅是心理学者的努力方向,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一、地震对丧亲青少年的心理影响

(一)丧亲青少年成为发生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

地震给青少年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唐山大地震所造成的4200多名孤儿当时大多数正处于少年时期,90%以上是学龄儿童。民政部的统计显示,汶川地震中的孤儿有624名(注:其中623名为四川孤儿),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丧失了父(母)亲一方或兄弟姐妹、亲属的孩子。他们在经历了大地震和丧失亲人的双重创伤下,不仅因为要承受心理上的伤痛而易于产生沮丧反应,而且在心理创伤复原的过程中会因缺乏双亲的情感支持而处境不利,从而使其在心理发育、个人发展方面面临更多的困难。这些因素将来很可能对其性格的形成造成负面影响。

因病致残的孤儿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抑郁、自卑、孤独等心理问题。地震的强大破坏性使地震孤儿不仅具有一般孤儿的心理问题。而且是发生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高危人群。对唐山地震孤儿的调查发现,有47%的孤儿出现了急性应激反应,23%达到了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标准。

地震那一瞬间留给青少年的恐惧回忆,会导致他们安全感的丧失。而当外界的支持力量严重弱化甚至消失时,习惯了家人的关爱、对亲人的依赖心理较强的青少年,其内心会产生无助、绝望和恐惧等情绪,容易引起严重的心理问题。目前,虽然对地震中丧亲青少年的研究还很少,但他们在震后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二)丧亲青少年震后的心理变化

1自卑感加深

唐山大地震后,灾区孤儿受到了较好的照顾。但生活上的过分照顾,让他们感觉心理上的成人感及独立意识受到挫折,心灵深处的真情实感不被人理解,从而产生了自卑、焦虑甚至敌对情绪。这种自卑感是孤儿心理特征的突出表现,与他们缺乏家庭生活、家庭教育以及客观环境的影响有着密切关系。对他们过度保护、帮助的倾向,在某种程度上会被他们理解为是对自己的一种怜悯,很容易让他们产生自卑感。同时,丧亲的孩子往往会把一些问题归因到自己身上,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过度的自我否定,降低了他们内在的自我价值感。而一个连自己都不喜欢的人,是不可能喜欢和接纳别人的,他们不仅会出现人际沟通上的问题,也有可能会发生性格上的改变。

2情感迟钝

震后有些孩子会出现情感休克,表现为反应迟钝、精神麻木、记忆丧失等等。心理麻木、冷漠是青少年的两极性情绪特征的表现,在应对外界压力时,他们时而惊恐不安,时而镇定自若,其实这两种情绪表现都属于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亲人的突然离去,往往导致他们的内心出现无助感和失控感。但自我意识与社会角色的矛盾又使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成熟,必须显得坚强。这时,他们往往会表现得若无其事,甚至用冷漠来掩饰内心的恐慌。内外强烈的对立使他们的心灵备受煎熬,矛盾重重,也在无形中淡化了他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亲人的感恩之心。

3消极情绪的扩展

青少年正处于家庭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时期,在地震之后,比较容易出现负罪感。他们会因为家人的死亡而自责,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他们,会后悔曾经的不懂事给亲人带来的烦恼。亲人死亡对他们而言是一种严重的损失,在负罪感、无力感、无助感的困惑下,他们对于他人的关爱又会产生逆反和厌烦的情绪。这些负性的情绪如果不能得到适度处理,很有可能转化为潜意识的压抑情绪,加剧他们对自己的责备与不安,引起他们对自我观念与人生观的重新思考。

4行为出现偏差

在对唐山孤儿震后心理变异的研究中发现,过分照顾容易使他们形成贪图享受、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的恶习,进而表现出玩世不恭的心理特征…。

青少年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有时会刻意否定自己过去的部分生活经验。但地震在他们自我不可控的状况下,全然瓦解了他们过去的世界。内心的恐惧、不安全感、失控感紧紧地困扰着他们,让他们深陷其中不可自拔。为了摆脱这种困扰,他们急需在外部找到一种平衡,来证实自己存在的价值。这时,他们要么会有各种以前不敢做也不屑做的特立独行的行为,要么就会躲进一种低沉情绪中不愿出来,幻想通过这些偏差行为,暂时寻回内心的平衡感。

二、对丧亲青少年进行心理援助的途径

贾福军等人在唐山大地震21年后对67名孤儿和67名非孤儿幸存者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比较,发现大地震所致孤儿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与震后非孤儿幸存者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他们对这一结果的解释是,由于所选取的孤儿大多是由其亲属领养的,这无形中淡化了其为孤儿的角色意识;加之当时的社会救助安置比较严密有序,使得孤儿的个体心理应付机制发挥了作用,使他们能正视自己的不幸。这一研究结果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灾后心理干预是能够帮助孤儿克服各类心理问题的。

(一)走出悲伤,自我复原

在地震中丧失了一位或多位亲人的孩子,由于其身心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灾害、死亡的畏惧与不解,对生活的灰心和失望等负性情绪极易击垮他们。这时,仅依靠他们自我调整,走出悲伤心境的可能性非常小。我们实行心理援助的目的,并不是也不可能让他们恢复到从前,而是希望通过这种援助,引导他们靠自身的力量走出心理阴影,坚强、勇敢地面对死亡,面对自己的伤痛,并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支持、关爱与帮助,从而珍爱自己的生命。

1塑造积极的性格

同样经历了大地震的孩子,因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的差异,其心身健康状况也有很大的不同,地

震孤儿的焦虑抑郁水平显著高于非孤儿对照组。自卑、恐惧、抑郁等消极的性格特点,使地震孤儿在遇到问题时较多地使用自责、幻想、退避等消极的应对方式。这时,我们要及时帮助他们,使他们明白,面对灾难,逃避也罢、怨天尤人也罢,都不会让亲人复活,也不会改变现状;只有正视它,通过求助等积极应对方式,才能解决困扰,从而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2进行生命教育

在我们的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很少会对孩子进行生命和死亡的教育。当孩子亲眼目睹朝夕相处的同学、家人在自己面前离去,那种心灵的冲击和震撼是让他们难以忘怀的。对震后家人将永远从自己的生活中退出这一现实,他们尤其难以接受,并会由此对死亡产生莫名的恐惧,也会重新思考生命的价值。因此,在震后及时对他们进行生命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引导他们思索死亡及死亡对人们的影响,可以帮助丧亲青少年减轻因亲人死亡而带来的痛苦,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亲人不会因为早逝而使生命变得没有价值,在某种意义上讲,生命已不再是他们的私有品,它是对社会、对关心他们的人、还有自己的一种责任,他们只有好好地活着,健康地活着,才是对亲人最大的安慰。要通过生命教育,使他们更加珍惜生命、欣赏生命,懂得生命的价值在于不屈服命运的安排,进而帮助他们重新找回继续存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3支持情感的表达

青少年比幼儿更拒绝表达恐惧感,因为他们需要在别人眼里显得坚强、有能力。尤其当遭遇重大伤痛时,他们也许对他人有许多的防御心,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事实上,如果能够正视地震带来的恐慌,这些紧张感和焦虑感反而会自动缓解。我们要支持、鼓励这些孩子向他人倾诉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帮助他们把积压的悲伤释放出来,这不仅有助于其消除不良情绪,而且可以让他们从他人的支持中获得安全感。

(二)感受关爱,重建归属感

丧亲青少年的主要问题来自缺乏归属感和渴望关爱。目前从民政部获悉,5·12汶川大地震中的孤儿,有98%已经由其亲属作为监护人,另外2%则生活在福利院中。有研究认为,唐山大地震孤儿遭受的严重精神创伤和长期承受的精神痛苦直接影响到其成人期的心身健康程度,他们具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恐怖等负性情绪,这与他们遭受过严重心理创伤及地震后失去父母抚养有一定关系。

地震的巨大恐慌过后,丧亲青少年往往急需确认自己是否被世界抛弃,他们需要爱的表达,需要确定一种归属感。这时,沟通就变得非常重要。丧亲青少年的监护人、社会福利机构、学校以及援助机构等要相互配合,定期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并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心理援助。同时,丧亲青少年所生活的家庭、社会福利机构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虽然这种爱不能代替父母的爱,但可以安慰他们受伤的心。这种被人挂念的感觉,可以让他们确认自己没有被遗弃,认识到自己不是一个人,自己并不孤独,还有许多人关爱着自己,从而可以建立起曾经熟悉的归属感。这对帮助他们尽快走出丧亲的阴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实现自我价值,重新建立控制感

当孩子们对一件事情感到不熟悉、感到自己不能控制或感到他们身边的成人也不能替他们进行控制时,就会出现失控感。像汶川大地震这样的重大灾难会摧毁孩子们的这种控制感,并以强有力的方式告诉每一个受到严重影响的孩子:你什么也控制不了,你没有能力改变目前的一切,只有听之任之。当控制感被破坏后,强烈的无能为力感就控制了一切,为了逃避这种感觉,孩子们会出现内疚、愤怒等负性情绪,同时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没有意义的。而重新找回控制感,则意味着安全感的回归,可以帮助他们有效地控制负性情绪。

一般而言,我们都会希望在别人面前表现得更好,这时,帮助别人,分担他人的痛苦,不仅可以分散紧张的注意力,让自己的心情变得舒缓,也可以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更有助于帮助自己恢复独立意识。当控制力再次浮现,自信心会随之提升,并可将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控制到最小程度。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活动让震后丧亲的青少年在帮助他人中收获内心的幸福与安宁,重建自己的控制感。

三、建立长期稳定的震后心理援助体系

(一)制定政策法规,保证心理援助的长期性

地震的巨大损失是在瞬间造成的,但它带给人们的创伤却是长期的、不可预测的,尤其对痛失亲人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在57名接受调查的唐山地震孤儿中,有9名大概在地震发生4~12年后出现延迟性创伤后应激障碍,且发病均在青少年期(13~17岁)。这被认为是因为创伤性记忆被某种情景唤醒而发病,可能与其青少年阶段心身发展快但不平衡有关。

地震对丧亲青少年影响的长期性,决定了震后心理援助的重点必须是持续性的有效的帮助,这就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监督、保障。制定政策法规时,既要考虑到对目前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和对他们的未来须提供的必要援助;还要考虑到现在还是幼儿,再过几年后将成为青少年的那部分丧失了亲人的孩子。这一切决定了在震后的很长时间内,丧亲的青少年都应该是心理援助的重点对象,及时、适当的救助可以把地震对他们的伤害降低到最小。

(二)健全完善援助制度,使心理援助走向专业化

在地震发生之后,最初的援助者凭借的不是信念而是激情,给人的感觉是一窝风去一窝风回,有时好像不是在帮忙而是在添乱,这是因为没有一个健全完善的志愿者制度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专长。本来心理援助的力量就有限,加上管理上的混乱,使援助相对集中在少数灾民身上,这不仅会造成心理援助资源的浪费,也容易给部分受灾群众造成二次心理创伤。

因此,灾后对丧亲青少年进行心理援助的另一重点应该放在专业化上。为了使孩子们不再受到伤害,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只有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才能上岗;要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志愿者队伍,并根据志愿者不同的身份背景建立多种心理沟通平台;还要加快当地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使援助工作本土化。但是由于援助对象的特殊性,对丧亲青少年的心理援助工作又有其独特性。例如:必须要有固定的场所,援助要尽可能覆盖到所有孩子;每一个援助站要有专人负责丧亲孩子的援助工作,对援助区内的丧亲孩子的情况要登记备案;可以通过宣传小册子、宣传栏等形式让孩子们知道,他们出现什么问题时需要寻求外界的帮助,从哪里可以得到帮助;要根据援助区内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细致稳定的工作,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确保援助的及时性、服务的稳定性和规范性,使我国对青少年的灾难心理援助走向专业化。

(三)整合社会力量,建立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汶川大地震受灾范围广,丧亲孩子的分布也比较分散,孤儿主要散居在亲属家中,只有少部分被安置在福利院,其他丧亲的孩子基本生活在自己家中,管理起来十分困难,也给援助工作带来一定难度。由于心理援助站的作用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我们整合全社会力量,有计划地行动,建立起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1家庭、学校、社会相互支持,协调工作

家庭、学校、社会是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场所,对收养了孤儿的家庭、有亲人逝去的家庭、相关的学校及福利机构的责任人要进行培训,让他们学习怎样和孩子相处,帮助他们学会观察孩子情感及言行上的细小变化;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协调各方力量尽快解决。社会上的各种团体和机构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援助活动,为孩子们提供及时的专业帮助。要充分利用外来的志愿者力量,加快培训当地的志愿者。所有的这些社会力量应该既可独立工作,又能协调合作,要发挥群力,为丧亲青少年构建一个安全的社会支持系统。

2建立自助团体

丧亲的孩子从感情上更容易接受与自己有相同经历的伙伴。我们可通过定期开展团体辅导活动,为他们提供互动的平台,加强他们相互之间的交流,让他们通过彼此的沟通,获得理解和支持。同时,与伙伴的互动,也会使他们原来与成人的互动模式发生改变,由被动地接受帮助,变成平等地、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自己的生活中,并在团体中学会新的应对方式,这有助于他们安全感、信任感、归属感的重建。

地震过去快一年了,对丧亲青少年的心理援助还将持续下去。今后心理援助的着重点将逐渐趋于日常化,即要通过学习、训练等方式帮助丧亲青少年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找回自我恢复的能力,并及时筛查部分出现严重心理问题或障碍的孩子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心理干预。

(责任编辑武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