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得此身长报国
2009-05-29张蓓
张 蓓
晨曦/责任编辑
editor by chenxi
致公/图片
photocome by zhigong
1945年秋天,黄因慧生于重庆。
他的父亲是中国著名医学病毒学家、中科院学部委员黄祯祥先生。
上世纪四十年代初,黄祯祥赴美留学,并于1943年首创了令世界病毒学界为之瞩目的病毒体外培养新技术。
1943年也是整个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急存亡的关头。
黄祯祥毅然中断了他的病毒学研究项目,并谢绝了美国方面的一再挽留返回祖国。
“从父亲那里,我很早就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要爱国。”黄因慧回忆父亲的时候这么说到。
要爱国!
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影响了黄因慧的一生。
两代旅美一样回归
抗日战争胜利后,黄祯祥回到北平任中央卫生实验院北平分院院长。黄因慧也随父迁居北京,并于1957年考入北京101中学。
101中学建校于1946年,是中国共产党在老区创办的唯一一所中学。1950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在北京圆明园遗址修建校舍。
在少年黄因慧的眼中,这座经历了无数血与火的洗礼的圆明园,就连一草一木都饱含撼人心魄的沧桑感。它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缩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铭心刻骨的记忆。黄因慧仿佛能够看到历史的灵魂正游荡在圆明园的每一块断垣残壁之间,向他发出悲愤的呐喊。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总理的这句话从此成为黄因慧的座右铭。
上世纪60年代初正是中国初步建立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阶段,新中国的发展亟需大批各方面的专才。1963年,品学兼优的黄因慧满怀科技报国的憧憬考取了中国著名的清华大学,就读于精密仪器及机械制造系。
作为一座美国人用中国庚子赔款余额建立的“赔款学校”,清华大学的发展历程多灾多难。但灾难所激发起来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样贯穿于整个清华的历史。清华的精神就是一种爱国奉献报效中华的爱国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治学精神、不甘人后追求卓越的拼博精神。
6年的清华生活,不仅为黄因慧后来从事“特种加工”方向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培养了他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和锲而不舍的科学品质。24岁的黄因慧渴望能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可是由于“文革”的影响,学业受到严重冲击。大学毕业后,黄因慧被分配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生橡塑机械厂工作整整十年。
十年艰难的塞外生活并没有消磨掉黄因慧的意志,反而使他倍加珍惜有限的人生。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也给已过而立之年的黄因慧带来新的转机。他凭着昔日在清华打下的厚实功底毅然报考了他十分钟爱的机械制造专业硕士研究生,并以高分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师承南航老校长余承业教授进行“特种加工”方向的学习和研究。
特种加工是用现代化方法进行加工的全新工艺,它涉及的领域更加宽广,应用前景也更加广阔。但十年“文革”的空白和断层使得中国在特种加工方面与发达国家拉开了巨大的差距。面对这样的现状,黄因慧常有一种使命感和紧迫感,他觉得自己必须要在这场赶超世界先进科技的浪潮中有所作为。
他的硕士论文《脉冲电解流场研究》横跨“机械制造”和“流体力学”两个学科,当年便被国际生产工程年会(CIRP)收录,成为南航迄今最早发表在该刊物上的论文之一。他的博士论文《线切割加工自适应控制》触及自动控制方面当时最前沿的课题,在论文答辩前一天即通过了航天工业部部级鉴定,再一次被(CIRP)收录发表。
1990年,黄因慧以高访学者的身份公派赴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特种加工研究中心进修,从事“线切割断丝”项目的研究。在林肯市的日子里,黄因慧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里工作,工作很有成效。这一切均使该中心的负责人拉兹教授对其学识、才干和勤奋精神倍加欣赏。拉兹教授竭力挽留黄因慧继续留美从事该领域的研究,甚至已经为他申请到了专项资助。同时,黄因慧在美国的伯伯、姑姑等众多亲属,也极力劝他留在美国发展。当时正值国内“六·四”风波结束不久,一些人借机就留在了国外。但是,黄因慧却毅然作出了如期回国的决定。
谈到这段经历,他很平静:“在美国我就是做得再成功,也只是给外国人打工。国内虽然条件差一点,但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使自己的祖国早日富强起来,才是我真正的事业所在。”
1943年,黄祯祥先生是如此选择的,半个世纪后,黄因慧做出了同样的选择。这是一种巧合,也是一个必然。
父子两代旅美学者,一颗不变的中国心。
回国后,黄因慧成为学校特种加工研究方面的科研带头人,先后被南航的机电工程学院聘为教授、博导。因为在学术上的卓越成绩,他被国务院和航天工业部分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在行政管理领域,黄因慧同样展现出了勇于改革,敢于开拓创新的领导者魅力。他兼任校图书馆馆长,对图书馆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大力推行数字化建设,逐步实现了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这既为读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又为保护馆藏文献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些改革成效得到了专家同行的一致赞誉,也受到了师生们的欢迎。
“申报制度”促进参政
李大钊说,“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在最艰难的时候改造国运。”
除了在各自专业知识领域的精进之外,真正的中国知识分子们更是一些深切关怀社会、人生以及人类公共利益的“思想着的人”。
黄因慧正是这样一位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学者。在他看来,中国已经步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机,而参政议政正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们用知识和才智参加国家建设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1998年起,他先后当选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同年加入中国致公党。此后,每年赴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时他都要带去3至4个提案。其中,1999年提交的《关于落实贷学金制度和勤工俭学制度,放活学校收费体制的建设》,被评为第九届全国政协优秀提案。2007年提交的《关于保护和发掘民国文化遗存,打造民国历史文化旅游品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建议》再次被评为第十届全国政协优秀提案。
2002年,他当选为致公党江苏省第三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和致公党中央常委。一个民主党派省委的工作沉甸甸的压到肩上,于是如何进一步继承传统,开创致公党江苏省委各项工作的新局面,特别是如何进一步提高省委会参政议政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便成为他反复思索的一项课题。
多年来,在党派机关有个约定俗成的做法:参政议政是机关的任务,从选题到资料收集、实施调研、撰写调研报告、转化成“两会”发言和形成具体提案全部由机关承担。这种“传统”不仅使机关背负沉重压力,工作上常常处于应急状态,且囿于专业知识水平,调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也很难达到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所需要反映的力度和深度。
2002年换届后,黄因慧带领第三届省委领导班子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提出要从“机关包办”转变为以党员为主体,积极发挥党内专家、学者的作用。
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致公党江苏省委于2003年试行了调研课题的“征集制度”。2004年,在总结征集制度基础上,他们正式提出并实施《调研课题申报制度》。
“申报”这个词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中早已不是一个陌生词,但将“申报”引入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这在致公党江苏省委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课题申报书》一经下发,很快就显示出优越性:一是覆盖全省,有利于基层支部和广大党员参与;二是有利于省市合力、上下贯通,用尽可能少的经费和人力办大调研、大提案;三是通过深入实际的调研工作,提高了支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支部生活更富有生气和活力,也解决了长期困扰基层组织的经费问题。
而更重要的是,“申报制度”让非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身份的普通党员走到了参政议政的最前沿,为他们提供了接触社会、了解社情民意的机会,锻炼和提高了他们的政治素质和参政能力,增强了参政议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调研课题申报制度》实施的当年,致公党江苏省委便收到各市及省直各支部提交的调研申报材料37份。内容涉及民生工作多个方面,列名参加的党员超过200人,占全省党员人数的五分之一。致公党江苏省委调研工作的整个面貌为之一新。
“致福工程”赢得民心
社会服务则是黄因慧抓好致公党省委工作的另一个突破口。
2003年初,致公党江苏省委新一届委员会在集体讨论如何进一步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时,经过深思熟虑的黄因慧指出,“三农”(农民、农业、农村)问题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目前急需重点解决的问题,作为民主党派,我们社会服务的重点应该放在农村,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持续地帮助那些离不了家乡、离不开土地的农民致富。
致公党江苏省委的领导班子,在充分考虑自身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决定采纳黄因慧的建议,以免费培训农民学电脑为突破口,实施科技扶农。
为了让这项社会服务工作得以顺利实施,黄因慧主委多次亲自参加调研和协调,在近半年的精心准备后,致公党江苏省委自筹资金,并联系江苏IT企业宏图三胞捐助了10台电脑,于2003年9月8日在侨乡镇江高资镇正式启动以“致力扶农,教农民上网,为农民造福”为宗旨的“致福工程”,当年办班12期,培训农民120人。
这项真心实意为农民服务的“致福工程”受到了农民兄弟的支持,也成为党和政府的民心工程。
在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强力推动下,由省财政厅、农林厅、致公党江苏省委联合实施,“致福工程”在江苏农村迅速推开。过去民主党派的影响多集中在大中城市,在农村少有人知晓。通过实施“致福工程”,农民兄弟们了解了致公党,了解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他们的评价很朴实:民主党派也能办实事、干大事!
从2003年到2006年,“致福工程”的培训点从1个增加到全省71县(市)76个,从每期培训10个人到现在年培训数万农民,从由致公党的一个地方组织独立运作,到如今省、市、县中共党委和政府的全力介入,黄因慧主委大力倡导并推动的这项“致福工程”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2007年,黄因慧再次当选为致公党江苏省委主委。在谈及过去五年的工作时,他没有多提已经在省内开展得轰轰烈烈的“致福工程”,却一直遗憾自己还没有把涉侨工作做得更好。
“致公党的特色是‘侨、‘海,在参政党的层面上做好侨的工作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如何把参政议政和开展海外联络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走出国门、开展海外联谊,如何拓展海外工作的新局面,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在黄因慧看来,中国的稳定与发展离不开海外游子的支持和帮助。同样,中国的繁荣和强大也会使海外华人有更强的安全感和自豪感。而在实现祖国统一方面,旅居世界各地的海外侨胞更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但由于党内的新老交替,一些与海外关系密切的老同志退居二线后,客观上使得致公党对外联络工作开始出现了一些空白。2007年7月,各民主党派正式启动“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作为一名有深厚人文功底的学者,黄因慧为填补新老交替造成的空白动了不少脑子、做了大量工作。
“多党合作是一项长期的伟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传承和推动。老一辈民主党派领导人的坚定政治信念、优秀品质和优良作风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不但要让这笔精神财富在新一代民主党派领导骨干和代表身上得到延续和发展,更有责任从工作和实践中不断赋予它以新的时代内涵,体现新的时代精神。这是我们这一代人肩负的历史责任。”
黄因慧的语气平静,却能听得出他对自己事业的那一份深沉的使命感。
一路行来,身为与新中国共同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黄因慧的道路虽然并非一帆风顺,但他心中的浓浓赤子之情却从未泯灭。
“愿得此身长报国”。
这是中国知识分子们的优秀品格,也是黄因慧一生不悔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