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资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合与分

2009-05-29庹小龙司选明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人事管理劳工学者

徐 铭 庹小龙 司选明

摘要 劳资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形成两个独立且竞争的领域,本文主要介绍劳资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这两个领域的合与分,介绍两者之合,乃是针对两者的发展源头,希望了解它们最初所要解决的问题;探讨两者之分,乃是试图了解在何种背景之下,两者发展出不同的研究目标、取向与工具。

关键词 劳资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249.29文献标识码:A

一、劳资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源头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早期劳资关系学者如英国韦布夫妇(Sidney and Beatrice Webbs)以及美国的康芒斯(John Commons)等人,特别重视工会组织,他们通常从劳工史和制度经济学的角度以描述式的途径(descriptive approach)分析劳资关系问题。20世纪20年代美国工业关系领域中有一个讨论劳工管理的次领域,称为人事管理或人事行政,聚焦于雇主的目标以及雇主用来诱出、维持、激励与开发工人劳动力的种种作为,倾向于把工人看成是达到目的之手段,而且强调处理雇主与受雇者之间个别的关系与形式。尽管当时人力资源管理这个名词尚未出现,但是可以视为劳资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合的源头。

美国劳资关系研究的学术单位在二次大战之后开始大量设立,例如康乃尔、伊利诺、威斯康辛、明尼苏达、爱荷华、加州怕克莱和洛杉矶这些公私立大学,这些学术机构受到了当时州政府的赞助,针对工会组织、集体协商和劳资关系进行研究,并且协助解决当时二次大战后大量兴起的罢工和劳资争议。在此一阶段工会主义和集体协商仍然是最重要的领域,大家所关注的是工会与管理者的关系。此一现象延续到20世纪50和60年代,当时的大部份学者所重视的是工会、雇主协会、集体协商、劳资争议和仲裁等,美国劳资关系学者邓洛普(John Dunlop)就是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英国的发展也大抵类似,例如牛津学派的弗兰德斯(Allan Flanders)、克勒格(Hugh Clegg)、福克斯(Alan Fox)等人将劳资关系正式机制和规则的系统作为研究焦点。

1960年代,在人事管理或人事行政次领域出现了人力资源管理这个名词;不过它很少被提及,因此,有些学者将1945年至1965年称为劳资关系的“黄金岁月”(golden age of industrial relations)(Lewin, 1990: 485)。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究竟何在?孟蒂与诺伊(Mondy and Noe, 1990: 4, 8-12)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乃是使用企业的人力资源,以达成组织目标;他们指出,人力资源系统包含了六个功能领域:(1)人力资源规划、招募与遴选;(2)人力资源发展;(3)薪酬与福利;(4)安全与卫生;(5)员工与劳工关系;(6)人力资源研究。孟蒂与诺伊赤裸裸地表达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达成组织目标,而且,劳资关系只是人力资源管理内容的一部份而已。有些学者则比较含蓄,或者说比较宽广地界定,他们指出,人力资源管理是用来确保人力资源能有效管理,以促进个人、社会与企业福祉的活动(例如Schuler, 1995: 5)。换言之,人力资源管理是为了吸引、发展、激励与维持一个组织中良好表现劳动力所进行各项活动的管理。

三、人力资源管理从劳资关系中脱离

20世纪70年代,人事与人力资源两个名词通常交互使用。20世纪80年代初,人力资源这个名词很快地受到大家喜爱,有些研究劳资关系的学者不再只关注雇主组织、工会和其它正式组织,而开始比较关心企业管理者的角色,注意到社会学、心理学和组织行为等学科对组织效率方面的可能贡献。1981年哈佛大学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首次将人力资源管理列为必修课程,这也可以证明人力资源研究途径(human resources approach)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受到青睐。此外,1989年,美国主要的人事经理专业协会——美国人事行政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更名为人力资源管理协会(Society fo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几乎所有美国商学院的人事管理课程都改成了人力资源管理,几乎所有的教科书也都扬弃了人事管理名词,改用人力资源管理(Kaufman, 2001: 339-343)。不但如此,人力资源管理还切断了与劳资关系之间的脐带,目前,它被认为是一个单独的领域,与劳资关系时而竞争、时而互补。

起初,美国使用人力资源管理与新劳资关系时,并未刻意精确地对这两个名词加以定义,或者作明显的区隔,目的只是想凸显此领域的一些创新与变革。尽管如此,人力资源管理通常呈现出一个高科技而无工会的环境,而使用劳资关系一词时,则无可避免地隐涵了工会或其它型式的工人组织(Guest and Hogue, 1996:11)。因此,所谓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新劳资关系主要是排除了工会的存在,研究的重心放在人力资源管理与新劳资关系的政策、作法与表现的相关影响。

(作者:徐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07级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庹小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07级教育经济专业研究生;司选明,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07级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周宪文译(Arnold Toynbee原著),1970,十八世纪产业革命史(Lectures o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in England.),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2]卫民、许继峰,劳资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和与分,劳工研究,2006.6:73-95.

[3]Kaufman, Bruce E, 2001, Human Resources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Commonalities and Difference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11: 339-374.

猜你喜欢

人事管理劳工学者
浅析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新形势下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程门立雪
浅谈现代企业人事管理工作
大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