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生视角”观照房地产报道的思考
2009-05-27汪晓霞
汪晓霞
摘要本文分析了如何用“民生视角”来观照房地产领域的报道。
关键词民生房地产报道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党的执政理念在新时期宣传报道工作中的体现,民生报道成为当今媒体的主流新闻之一。房地产新闻不仅是经济新闻报道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房价、住房保障等更是热点民生问题,就此而言,房地产报道中“民生视角”不可或缺。
然而,由于房地产市场本身的复杂性及个中利益纠结等因素,使媒体在房地产新闻传播中,常会有意或无意丧失“民生视角”。作为一名房地产报道记者,本文试通过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分析如何真正用“民生视角”来观照房地产这一热点领域的报道。
一、坚持“民生视角”,须全面而准确的“上情下达”
新闻媒体是否具有经常提出公众话题、并正确引导话题走向、帮助人们释疑解惑等功能,已经成为决定媒体在读者心目中地位的重要因素。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引导话题、解疑释惑,就需要媒体全面而准确地“上情下达”,既解读中央和各级政府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又反映民声、民意。
2005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调控之举不断,无论是之前的抑制房价地高、市场过热的宏观调控政策,还是去年以来的一系列“暖市新政”,要把这些来自“上面”的声音准确而及时地传递给受众,对记者是一个考验,媒体在其中也承担了是否能对市场舆论进行正确引导的责任。这其中,媒体须防止误读。
例如,“二套房贷”政策是备受购房人关注的政策,2008年房市进入低迷期后,市场上关于“二套房贷是否该放开”的讨论一直不断,媒体对此也进行了持续报道。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支持居民购买自住性和改善性住房的信贷、税收和其他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第二套普通自住房购买者,比照执行首次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优惠政策。”随即,国内多家媒体将此解读为二套房贷限制会完全放开。对此,银监会多位领导出面澄清,表示二套房贷全面放开是媒体误读,比照首套房优惠政策的是“符合条件”的二套房,政府工作报告的表述并不表示放开二套房贷限制。
从这一例子可以看出来,媒体当慎重解读党和政府的政策,尤其对房地产这样神经敏感的市场,一旦出言不当,可能引发的是不必要的市场混乱。
对于中央近期出台的一些鼓励买房的政策,也应防止“救市”、“救开发商”的误读。去年四季度,中央出台了“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降低住房交易税费,支持居民购房”的政策。政策着力点是“投资”,而不是开发商期待的“托市”。在“降低住房交易税费,支持居民购房”之前,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显然,抑制需求的政策的确在松绑,但这个变动不是鼓励老百姓去买开发商的商品房,而是鼓励购买由政府提供的经济适用房或限价房。
今年“两会”上,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就特意指正:当前媒体上普见的“救市”说法不正确,中央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均非“救市”,而是旨在引导普通住房消费。
准确解读“上情”的同时,还需及时反映老百姓民意。房地产报道关乎老百姓立身之本之一的“住”,及时反映个中冷暖,要求采访主体具有平民化视角,要坚持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的基本立场,注重让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普通购房人,也能得到话语权的表达,观照高房价下的百姓呼声。作为一名党报记者,笔者这些年对此作了不少尝试和努力。
比如结合每年在南京举办的房展会,将着笔点从开发商的营销及主办单位强加的固定陈式中脱离出来,坚持从民生视角,即普通购房人的视角来分析报道,写出了《高房价下老百姓望房兴叹》等报道;着眼于低收入群体的安居问题,这些年陆续写出了《经济适用房,好事如何更漂亮》、《只愿人人有房住》等系列报道。对于高房价背景下产生的“民间自建房组织”、“民间购房团”等新兴事物,也给予了长时间的关注。
与购房人关联度密切的商品房质量问题,也是笔者始终关注的一个重点。在这一过程中,笔者捕捉到了“民间验房师”这一全新行当,在江苏媒体中第一个聚焦这一群体,写出了《南京出现一批“楼市王海”》的稿件,在全国范围产生了一定影响。这篇稿件也获得2006年度江苏省好新闻评选一等奖。
从民生的角度去报道房地产新闻,用体验的方式去感受百姓的酸甜苦辣,不仅使报道富有人情味,更体现了媒体浓浓的人文关怀。实际上也提升了媒体形象的公信力品质。
二、坚持“民生视角”,不能成为高房价的“推手”
房地产市场是一个信息严重不对称的市场,使公众只能把媒体作为获取相关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媒体的“风向标”对于这一市场的引导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不过,摆在媒体面前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伴随房地产市场的火热,这些年房地产广告已经成为媒体广告的重要支撑,在一些媒体,每年房地产广告占广告比重达到40%左右,而且房地产广告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远远超过其它行业。正是因为开发商成为媒体一个极其重要的广告客户,因此,在进行相关的报道时,媒体难免从现实利益出发,丧失客观、公正的立场,一定程度上成为开发商的“吹鼓手”和高房价的“推手”,
2005年9月,时值房地产首轮调控后的市场低迷期,南京一家媒体为“托市”,组织七家开发商成立所谓的“七剑联盟”以“抱团取暖”,这是一个维护高房价的利益联盟,当时不少媒体并未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此进行报道,笔者在当天写出了《“七剑联盟”,开发商的自娱自乐》的言论,提出房价应由市场供需决定,而不是开发商结成高价联盟就能左有得了的观点,并且认为,开发商的这种利益联盟实则十分脆弱。文章次日刊发在《新华日报》版面头条位置,产生了极好的社会反响,事实也证明,在市场面前,这个所谓的联盟很快就土崩瓦解。
针对房价究竟高不高的问题,一直争论不断。一些媒体在报道中,喜欢片面撷取一些开发商或开发商“御用专家”的言论,表达房价不高、还有上涨空间的观点,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官员将“高房价”视为城市的一种竞争力,公开力挺高房价,这些言论一经媒体不经过滤的报道,更是让房价上涨有了“后台”支撑。
这些年房地产报道还常见这样的怪状:成交量一放大,马上就有媒体写出“回暖”的报道;在市场成交普遍低迷时,有媒体就以“逆市飘红”来形容某些楼盘销售如何好,甚至出现了排队购房的现象。这都是不负责任的报道态度。2008年6月19日,南京一家媒体刊登了一篇题为《南京人买房如买“强势股”》的报道,文中报道了南京相当一部分房地产项目价格还在大幅度上涨的情况,第二天就有不少读者给该报打去电话,表示媒体对于房价不能再“炒”了。
房价是媒体“炒”上去的,最近几年,购房人大多有这样的感觉。这值得媒体深刻反思,千万不能为了一己之利,就
丧失民生立场,丧失可贵的公信力。
三、坚持“民生视角”,有义务把楼市真相还原给公众
把市场的真相还原给公众,这是媒体的义务和责任担当。2007年4月,南京一位购房人遇到了这样的怪事:上午看中某楼盘的1套房子,当时谈好的价格是每平方3900元,然后2个小时后当这位购房人带来定金准备购房时,这套房子的价格却上涨为每平方米5100元,房价2小时上涨1200元/平方米的新闻,随即当地《现代快报》、《南京晨报》等媒体在第一时间以“南京一楼盘2小时涨1200元/平,谁在哄抬房价?”进行了报道,在当时火热的市场中,这样清醒的报道,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导向作用。
2007年下半年,全国二手房市场发生多起房地产中介公司挪用购房人钱款事件,南京也有这样的情况。对于这样侵害普通购房人权益的事件,笔者深入采访近月余写出《房产中介,乱象背后的资金迷局》一稿,既披露行业黑幕,又揭示事件深层涵意,稿件获得当年江苏省好新闻二等奖。
一定程度上,对于房地产这样复杂难测的市场,要还原真相,媒体需要“揭黑”和抛除私利的勇气。2008年9月,南京一些媒体同时接到投诉,称国内一家大开发商开发的一处别墅竟然盖错了位置,其中10套别墅“移形换位”令人不可思议,业主非常担心其质量问题。江苏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的记者及《新华日报》、《南京日报》等媒体,获知消息后,均通过实地深入采访,作出了客观而真实的报道,但也有一些媒体出于“怕得罪广告客户”等利益考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好端端的新闻“漏”掉了。
四、坚持“民生视角”,也需正确的住房消费等舆论引导
房地产市场一度出现“全民买房”的火热现象,比如一些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并没有什么积蓄,却不切实际地要成为“有房一族”而且还要一步到位买大房,结果要么背负沉重的还贷压力,要么向父母伸手,成为“啃老一族”。还有一些投资者,追高杀跌,也助推了市场“泡沫”的生成。以上住房消费观念显然有些盲目和非理性。
媒体具有引导舆论的职责,对这样的现象,理应进行正确的消费观念引导。2006年,国家“9070”房地产新政发布后,记者随即采访东南大学的建筑设计专家,写成《房产新政将引导买卖双方观念更新》一文,文中引用专家的观点提出:不少年轻消费者不仅购买的房屋面积大,而且还要求豪华装修,这与国外年轻人的购房消费观念形成极大反差,反映出消费观念不理性。而这是因为开发商在面积设计上过分超前,误导了消费者。由此倡导买卖双方共同努力,促使住房消费理性回归。
针砭时弊,及时发出建言,也是房地产报道观照民生、引导市场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2007年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并要求各地加强住房保障规划,以此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但在一些地方,由于各种“小算盘”的存在,住房保障规划一度成为了“聋子的耳朵——摆设”。对此,笔者邀请省内权威规划专家进行分析和解剖,写出了《住房保障规划只是“墙上挂挂”?》一文,文章因其及时意义被国内多家媒体转载。
2008年年初,笔者在采访时获取一份江苏省发改委的研究报告,其中谈到了在2007年房地产市场最火热时出现的一大变化,即不少“外行”企业纷纷投身房地产开发“捞金”,这加重了行业“泡沫”的产生。笔者敏感到意识到其中的即时意义,随即展开深入采访,写出了《房地产“快钱效应”亟待关注》的文章,揭示出房地产市场的潜藏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