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城县域经济内的企业发展

2009-05-27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县域经济企业发展

王 媛

摘要:县域经济依据自身特有的优势,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机遇。企业在步入国内外市场的快车道的同时。也受到了诸多因素的作用。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为例,县区的自然及人力资源、特色产业、招商引资等方面均对企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调查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增强县城企业竞争力的建议,明确发展方向,突出特色;建立技术创新体系与品牌优势;搭建信息平台,扩展营销网络等,从而促使县域经济与企业的共同前进。

关键词:舒城县;县域经济;企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1-0083-03

2008年的假期,笔者有幸能和队友们深入安徽省舒城县经济开发区,用年轻的思维去追赶企业发展的步伐。以点盖面,同高层对话。发现“走出去”是这些企业的共同道路和目标。几年的时间里,舒城民营企业在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转变中逐渐放眼全球,从打拼国内市场上升到拓展海外市场,从利用县域资源到利用国内外资源,已形成安徽经济的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大章节,但这其中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于是,我们就此进行了一些探索与思考。

位于安徽省六安市的舒城县,地处大别山东麓、江淮之间。初来便感到它是一个宁静舒适的小县城:龙头塔下,万佛湖畔,生活充满着简单和美的气息。为深入了解全县以工业富县主战略和招商引资核心战略,我们选择其经济开发区的几家代表性企业为研究对象。不可否认,想要在今日的国内国际市场左右逢源、从容指点江山实属不易,这些企业的“走出去”之路是逼出来的,也是智慧的选择。舒城民营企业家们在拓展市场的摸爬滚打中,付出了更多艰辛,使得现在的经开区承载了地区发展的希望和梦想,创造了可观的GDP。因为是在白纸上作画,所以,这些企业的发展之路很美丽,也很有经济价值。

不论哪个城镇,都会有各自独特的优势。立足资源优势、放大优势,这才是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基本途径。舒城经开区是工业集中区,不仅注重实现产业配套。更强调本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利用。这一点在招商引资战略中就明确地展现了出来。

一、招商引资

在追求新的发展中,舒城县进一步调整招商思路,逐步实现由“招商”到“选商”的转变——选的是优商,是考虑到全县环境保护的企业项目。他们通过主动营造投资环境,依托本县的强势资源,有选择地招来商客,从而将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例如,园区致力于实现绿色循环经济,对投资商有非常严格的环保要求,只要是超过一定污染限度并不能自理的企业都不予入驻。这种增强主动选择性的招商策略,表面上看似乎错过了一些市场投资份额高的投资商,实际从根源上加强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招商突出招大招强。园区把引进大项目、有自主技术创新和工业生产性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并逐渐加大了对服务产业的涉及,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安徽华银茶油有限公司为例,其依托全县茶叶种植面积广、品质优的农业资源优势,从事绿茶、特种茶、有机茶等的生产加工及销售。在技术方面,该公司注重校企对接,与安徽农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进行科研合作,从而保证了公司产品品质的不断提升。经过几年的艰辛开拓,国际茶油销售的局面已打开,价格也是逐步攀升,前景乐观。

再次,健全招商网络。舒城县不仅将与其毗邻的省会合肥调整为重点招商区域,建立协作关系,还在深圳、苏州、北京等地设立联络处,实行专业招商。目前已形成多渠道、多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招商引资新格局。考虑到县域经济的长期稳步前进,还积极引导鼓励在外创业者回乡创业,以情招商来实现双向发展。总之,联络客商、扩大影响力是招商引资的基础。

二、县域特色与企业发展分析

1竞争优势

将特色资源应用到经济产业,是县域经济能开放发展的关键之一。正所谓越是本土的,越是世界的。纵观实力较强的企业发展,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思路就是以开放的眼界和积极的姿态将自身的发展融人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利用县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整合优势资源提升企业自身的发展水平和规模。以下将以舒城县企业中值得提及的食品加工类和轻纺服饰类为例,以点带面的分析这些企业发展的特点。

(1)资源优势。舒城的优茶、粮油、水产、林果等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突出,原料相对充足。尤其是品种优良的皖西大白鹅。全县有100多家羽绒加工企业,占据了全国70%多的鸭毛交易市场。其中,安徽琦绒公司拥有专业化养殖基地50多个,带动本地专业养殖户1000余户,为皖西地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做出了积极贡献。

舒城生态环境优越,万佛湖达地表二类水标准,适合发展绿色无公害食品。发展工业的同时可重点发展效益农业及生态旅游,走绿色循环经济道路。现今区域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只要不断加以优化,积极引导,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即可进一步壮大。

(2)成本优势。县区人力资源丰富,常住居民2.1万人,劳动力素质高、成本低。开发区的建设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时也加快了县域经济从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型的过程。

当地为企业提供了一定的政策优惠。只要满足一定的环保要求,人住经开区的企业在项目审批、土地出让、税收减免等方面享有独特的投资优惠政策,环境很宽松。

(3)市场优势。消费市场的启动及社会对县域经济的关注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的发展。舒城经济开发区里的食品加工类、轻纺服饰类、新型建材等支柱产业是县域经济开放式发展的极佳载体和突破口。在这其中加快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将提高产业效益。

以茶油的加工为例。安徽省家乐福等超市里茶油平均价格是39.5元/公斤,在美国精致茶油价格为12美元,公斤,市场需求量巨大。舒城有7300公顷茶油林,这种多年生树木的收益期长达50年以上,若重点研制开发茶油品种,则经济效益显著。

(4)集群优势。具体来说就是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规模。值得提到的是安徽诚信包装公司,该公司不仅向外地销售产品,还向开发区内各企业提供包装材料。园区内的企业应如此集中于生产特色产品服务为核心的企业及相关配套产品的加工企业,以形成上下游的供应链关系。县区的很多单个企业规模并不大,但它们并不是简单的在空间上聚集,而是通过专业化生产与协作,形成一个相互之间有密集联系的网络系统。这就加强了集群的竞争力和区域品牌的影响力。

2竞争劣势

(1)品牌知名度低。虽然舒城县域资源丰富,但深加工和终极消费品的转化能力不足。传统工业化比重较大,企业规模小,知名品牌少,资源开发成本不断增加。在当今的品牌消费时代,县区企业在品牌塑造上明显缺乏力度。在更大的市场半径上很难独树一帜。实际上,县域经济的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就上升为区域品牌和区域知名度的竞争。对企业来说。好的品牌会带来持久竞争力和高附加值,企业的开放式发展

就是要以知名度来辐射市场的。

(2)技术创新受束缚。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及竞争强度的加深,县区企业生产缺少科技含量,模仿多于创新。在调研中不乏有一些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但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大多数企业内部质量管理和技术提升体制尚不健全,后续发展能力较弱,难以支撑和带动整个县域工业的发展。加之科研资金缺乏,一些企业引进技术人才也很困难。

(3)网络观念落后。地域限制使得县区的开放程度不能和大城市相比,但企业家的思想观念就更不能被禁锢。舒城大部分企业利用互联网还仅仅是停留在挂名收订单的基础上,网络应用功能少、信息更新慢。甚而有很多是空内容。由此可看出,他们满足的仅是现有销售量和收入,缺乏冒险精神,视野不宽。若一个企业始终只是一个为他人订单服务的加工厂,不会主动寻找和发展市场,那便是最致命的要素。

(4)周边竞争强。舒城县经开区距离合肥经开区仅36公里,在产业项目上合作和对接的同时,也存在相互竞争。如何在强有力的竞争者中凸显自身价值,与内外界企业联合经营,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相对于合肥这样资金雄厚的大城市来说,舒城县区企业很明显表现出资金短缺的问题。企业建设跟不上招商步伐,直观表现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原因是企业的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自身积累和积蓄,融资缺乏有力的金融支持。

三、舒城县域企业深化发展的建议

县域经济强调的是区域优势和区域效应,更加凸显凝聚力、协同力、聚集效应及各要素的互补,并力图打破僵化的区位束缚。这就要求生存于其中的企业应在一个完整的价值链中,发挥自己最大比较优势的同时携手合作。企业家们也需掌握丰富的信息、创新的观念和敏锐的眼光。从而使产品和服务延伸遍布全球各地的目标顾客。在思考县域经济及中小企业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本文对安徽省舒城县的企业深化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1)明确发展方向,突出特色优势

首先,县区应该对自身的优势、劣势有十分清醒的认识,根据不同的企业状况、资源条件等因素明确各企业的发展方向,确定主导产业。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其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人文历史、特定资源有着天然的血脉关系,由此决定了县域经济必然是特色经济。特色就是优势,企业发展也应在此基础上扬长避短,因势利导。

其次,要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和带动效应。龙头企业在特色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关键性作用。它们常常代表着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市场拓展能力,又是当地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摇篮,可以带动周围一批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并进行市场和技术辐射以及人才输送。

(2)加强品牌建设

要形成市场辐射力强的企业,品牌效应的作用不可低估。对于县域特色产业来说。企业的产品品牌和地方产业知名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企业的知名品牌会增加当地产业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县域产业的知名度又会使当地该产业的所有企业受益。中小企业普遍认为创立品牌投人大、时间长,自身缺乏相应的实力。因此,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增强对此方面的建设。如通过网站,举办专业会展、交易洽谈会,举办旅游和文化节等手段来强化县域企业的整体形象,以整合起来的品牌优势带动特色产业发展。

(3)建立技术创新体系

企业能将现有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关键就在于掌握自主研究开发的核心技术,从而避免沿袭以前仿制和低价竞销的老路,受制于他人。舒城企业应以资源开发技术为主,转向资源开发技术与市场开拓技术并重,将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一体化。同时,继续加强“产学研”相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能力,提高技术转化能力。

(4)搭建信息平台,扩展营销网络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兴起,使得知识、技术和信息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和共享成为可能。这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经营的全球化进程,而不是仅局限在一个地区的范围内。企业应通过网站建设、电子商务、博览会、展销会等沟通交往的多种形式,搭建信息平台,促进产品服务的信息交流。

(5)产业结构优化

舒城县目前正以工业为主转向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着力发展旅游业及为其服务的第三产业。由此带来了交通运输、旅馆服务、饮食业等行业的蓬勃发展,形成旅游业连锁效应,拉动周边地区人口聚集。同时也能与周边地区企业形成优势互补,发展良好的产业配套关系。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可将制造加工逐步向周边地区转移,而本企业可优先发展贸易和研发能力,将生产过程外包,增强地区间的企业专业化分工与合作。

如果说现在的安徽经济是一幅瑰丽多彩的历史画卷,那么,各县区的企业发展便是成千上万朵灿烂的花束。俯观皖之大地,新经济时代的企业形象正逐步走向国内外市场。面对未来市场需求和激烈竞争,有远见、有勇气的县域企业才能顺应发展、正视挑战、摈弃落后,以赢得竞争。

猜你喜欢

县域经济企业发展
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
荣成市镇街规范化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下河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问题研究
提升办公室秘书综合素质,助力企业发展
刍议创新党群工作对推进企业发展的影响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浅议县域经济在招商引资中面临挑战和机遇之探析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