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房拆出的亿万富翁
2009-05-27张曙光张瀚丹
张曙光 张瀚丹
3月15日,飞机钻出云层,马上就要在万州机场降落了,望着机窗外熟悉的土地,黄焕心潮澎湃,离家20多年,每次回来,他都很激动。而这次,他的心情格外不同,他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刚刚被重庆市总工会推荐为200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候选人。
站在大家面前这个身穿意大利名牌服装、腕戴劳力士金表、谈吐不俗的亿万富豪,很难让人联想到16年前那个穷得叮当响、穿着女式裤子出门打工的黄焕。这巨大的反差在见到他的每一个人心里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黄焕究竟是靠什么“咸鱼翻身”的呢?
■ 初生牛犊不怕虎 18岁开始闯荡
话说黄焕18岁那年的一个清晨,天刚亮,他就无声无息地出门了。他兜里揣着从亲戚家借来的100多元钱,跟在老乡身后,准备出门闯荡。
让黄焕横下一条心的原因,还是因为一个字——“穷”。黄焕出生在云阳县后叶乡万福村的一个山坳里,10多岁了还穿着妈妈的旧裤子。上中学后,一家7口沉重的生活负担压得父母喘不过气来,全家每天只能吃两顿饭。高考落榜,他回家务农,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激发了他的“反抗”意识。
“就是讨口我也要出去闯闯。”在离家前一晚,黄焕甩下这句话。
和乡里的几位药材贩子一道,黄焕到了成都。他从身上仅有的100多元钱里掰出80元钱进货,然后背到湖北巴东、兴山等地销售。
这买卖一做就是4年。没人想到,靠着肩担背磨,黄焕居然赚了10多万元,10元一张的钞票,装了足足半麻袋。黄焕欢天喜地扛着半袋钱回到老家,十里八村的人都赶来,要看看这个年轻的富翁。疑惑而又羡慕的眼光,让黄焕好不得意。
黄焕不是一个容易知足的人。不顾父亲的反对,他又背着那袋钞票出发了。
这次,黄焕翻过了屋后的大山到开县县城,准备在中药材市场大显身手。让黄焕始料不及的是,商海无情,他不仅血本无归,还倒欠一大笔货款。
黄焕不晓得自己究竟该何去何从。
■ 豁出命,要赚钱
时间飞快。1994年初,黄焕到了上海,成了一名拆迁工。天天跟钢筋水泥打交道,危险大、又脏又累。黄焕却有另一番打算:“只要能挣钱,我豁出去了!”黄焕的吃苦耐劳,胆大心细,很受老板的喜欢。
当时,上海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旧城改造步伐不断加快。头脑聪明的黄焕很快发现了旧房拆迁潜藏的巨大商机。黄焕决定出手,在和几个老乡合计后,立即组织了10多个人,成立了旧房拆迁工程队。
工程队诚实守信,要价低,在黄浦区慢慢站稳了脚跟,找他拆迁旧房的人络绎不绝。黄焕从赚到的钱中抽出一大部分购买专业设备,还虚心向建筑专家学习技术。
2000年4月,黄焕迎来一次“大考”——上海拆房界无人敢接的“全国第一高楼”拆迁任务。这幢楼净空高78米,3.6米外就是地铁站,传统的爆破拆迁办法派不上用场,一些专业建筑公司的施工人员都不想沾手。
黄焕却出人意料地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
拆迁工作一开始,黄焕的工程队就成了焦点。
让那些等着看笑话的人意外的是,黄焕没有采取国内常用的方法,而是大胆借鉴日本东京的做法,把拆迁机器运到楼顶,从顶楼逐一向下拆。3个月,70000多平方米的楼房拆完,其中艰辛自不待说。
黄焕从此名声大震。
7年摸爬滚打,终于在2001年,黄焕有了自己的公司——上海申汇拆迁有限公司,注册资产3000万元。
但在高手如云的上海,一个外来者,如何能占据一席之地?
黄焕自有法宝。
2006年6月,黄焕签下一个大工地的拆迁合同,按合同,此项拆迁工作应该在10月底完工,后来当地管理部门通知,因特殊情况,须提前1个月完工交付。黄焕少说多做,快速调整方案,增加人员,加班加点。为了这30天,黄焕少赚20万元,却换来了良好的信誉。
正是靠着信誉的“含金量”,黄焕的公司鹤立鸡群,先后承担了上海市重点工程“延安路高架施工工程”、“上海市新客站改造工程”、“人民路隧道工程”、“南车站路改造拓宽工程”,其中切割内环线高架桥梁5座,大型混凝土立柱20余个。从2000年起,黄焕组织拆迁房屋面积200多万平方米。
就这样一步一步走来,2007年底,黄焕资产上亿元,成了名副其实的亿万富翁。
■ 亿万富翁不忘本:“我是一个农民”
从农民工到亿万富翁,换作其他人,早过上了奢靡的贵族生活。但黄焕还是黄焕,有农民的纯朴,他没忘家乡的兄弟姐妹。
2007年,黄焕注册了重庆市第一个劳务品牌“强云拆迁”。这对云阳来说意义非凡,从此,云阳拆迁工有了自己响当当的品牌。
黄焕的经历敲醒了后叶乡7000多村民,他们纷纷来到上海等地干起了黄焕的老营生——旧房拆迁。为了让家乡农民工在上海安身,在黄焕的协调下,云阳县后叶乡赴上海务工人员工会成立,黄焕被推选为主席。他为工会提供办公场地和活动经费,还义务担任法律援助咨询员。
在上海杨浦区,有一幢3万多平方米的大楼,它非常特殊。进进出出全是农民工,他们都来自重庆三峡库区,好几百号人。在地价千金的地方,住的竟是农民工,这在上海十分鲜见。而这幢大楼目前的主人正是黄焕。那本是一幢承包给他的拆迁房,因种种原因,几年内不会拆迁,许多商人看上这幢楼房,每年给他开出上百万元租金,黄焕却谢绝了。
在他的无私帮带下,一大批后叶乡民工成长为老板。现有资产在1000萬元以上的有5人,资产上100万元的有80多人,50万元以上的数百人。他所在的后叶乡,成了重庆闻名的“富翁之乡”,年劳务经济收入超过3亿元。
去年11月,黄焕被授予“全国优秀农民工”殊荣,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的亲切接见。
光环没有让黄焕“失真”,他常说的一句话还是:“我是一个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