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科学名词》(第三版)审定工作
2009-05-27王存忠
大气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于1985年,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最早成立的分委员会之一。1988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了第一批《大气科学名词》(第一版),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从而使中国大气科学名词定名不准、译名混乱的状况有所改善。但由于公布名词中没有给出定义,有些名词在实际使用中仍然存在容易混淆的情况。鉴于此,在1989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指定大气科学为名词审定中增加释义的试点学科,大气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开始对第一批公布的名词进行修订、补充和增加释义的工作。1996年12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了有释义的《大气科学名词》(第二版)。在增加释义的过程中发现原来存在的同义词通过添加“曾用名”和“又称”的形式,有效地解决了以往许多名词的一词多义和一义多词的问题。出版十余年来,该书受到使用者的好评,普遍被气象行业所接受,这为大气科学名词的规范化奠定了基础,也为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04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下达了修订《大气科学名词》(第二版)的任务,从2005年6月开始进行第三版的审定工作,在审定过程中修订的主要内容大体有五个方面。
1.补充遗漏的名词
1996年公布的《大气科学名词》(第二版)作为加注释义的名词审定工作试点,可借鉴的经验不多,难免存在不完善之处。由于当时比较强调本学科“固有的、基本的、常用的”选词原则,导致只收录和审定了上位词,而未收录和审定一些常用的下位词。例如审定公布了“焚风(foehn)”,而“焚风墙(foehn wall)”“焚风波(foehn wave)”没有审定;审定公布了“能见度(visibility)”,而与其密切相关的“视觉感阈(contrast threshold)”“亮度对比(contrast of luminance)”“能见度目标物(visibility marker)”等名词没有收录和审定。还有一种情况是大气科学经常使用但不是其所专有的,而其他学科也未纳入公布范畴。例如“裸冰(bare ice)”“裸地(bare soil)”等。第三版《大气科学名词》查缺补漏,进一步增强了审定名词的系统性和实用性。
2.补充新名词和热点名词
随着大气科学研究的深入,学科中新的名词不断出现,原来比较生僻的名词也成为热点词,需要补充。例如“南极臭氧洞(antarctic ozone hole)”“大气放射性(atmospheric radioactivity)”等。随着大气科学研究领域的拓宽,一些名词成为大气科学的常用名词,例如“湖风(lake breeze)”“冰川减退(deglaciation)”等。
3.根据编辑出版规范和文字使用习惯修订名词
前两版大气科学名词中有些汉字使用产生了一些变化,其他基础学科名词用字也发生了变化。例如,卫星云图的两种形式有图片(相当于照片,可视)和数字图像(数字化图像,处理结果可视),原来气象上为区别而约定:前者为“图像(picture)”,后者为“图象(image)”,而根据中国出版者协会校对研究会1998年发布的《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全国科技名词委和国家语委2001年共同提出的《 “象”与“像”在名词义上的用法有新界定》,全部更改为“图像”。原来的“情报(information)”使用了几十年,但根据其他学科的变化,需要将气象上涉及的“情报”统一修改为“信息”。如“农业气象信息(agro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航空气象信息(aviation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重要气象信息(significant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等。
4.根据行业或国家标准补充名词
十年来,国家和行业标准化建设进展很快。2000年《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修订,2006年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一批气象标准,出现了一些新的名词或者有一些名词的定义需要修订。例如,在此之前,台风分为“热带低压(tropical depression, TD)”“热带风暴(tropical storm, TS)”“强热带风暴(severe tropical storm, STS)”和“台风(typhoon, TY)”,而国家标准(GB/T 19201—2006)将台风又增加了两个等级——“强台风(severe typhoon, STY)”和“超强台风(super severe typhoon, SuperTY)”。在沙尘暴天气监测规范(GB/T 20479—2006)中,也对沙尘天气的等级划分进行规范,以能见度为核心指标,将沙尘天气分为“浮尘(suspended dust)”“扬沙(blowing)”“沙尘暴(sand and dust storm)”“强沙尘暴(severe sand and dust storm)”“特强沙尘暴(extreme severe sand and dust storm)”五个等级。这些近年来出现的名词,本次审定均予以收录。
5.吸收海峡两岸名词交流成果
大气科学是开展两岸名词交流最早的学科之一。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指导下,早在1995年就提出了开展两岸大气科学名词交流的动议,但到1999年3月才在台北召开“第一届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会议提出首先要做两岸名词的对照工作。2000年在海口召开了研讨会,审议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对照表。200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对照本),以此为基础,到2006年已经进入由两岸专家对不一致的名词共同提出统一的推荐用名的工作阶段。如果两岸提出的推荐用名能够得以广泛使用,将是两岸名词趋同的最重要的一步。在这次对《大气科学名词》修订工作中,吸收了两岸大气科学名词交流中的一些成果。例如 “dust avalanche”,大陆译为“尘崩”,台湾译为“干雪崩”;“rain erosion”,大陆译为“降雨侵蚀”,台湾译为“雨蚀[作用]”。根据定义研讨分析,这次将两者分别定名为“干雪崩”和“雨蚀”。
经过以上五个方面的修订,这次审定的《大气科学名词》较之前的版本内容更加丰富,定名和定义更加确切。2007年6月完成了上报的初稿,2008年8月根据专家审查意见修改后完成上报稿。上报稿修订原版本78处,增补名词1032条,全稿总计收词2401条。此外,上报稿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室的审定和编辑过程中,又发现个别错漏之处,据此查实修改后,《大气科学名词》(第三版)将于近期公布。在此,感谢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审稿专家和编辑,他们为保证《大气科学名词》的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审定中也遇到过一些问题。已公布的其他学科名词、相关的国际标准都有一些定名不统一的问题存在,给这次大气科学名词审定带来一些困惑,当科学性与约定俗成矛盾时尤其如此。例如,在1986年审定《大气科学名词》(第一版)时,专家为区别大气受污染程度和含物质量多少两个概念,分别使用“大气品位(air quality)”和“大气质量(air mass)”。但是,从审定公布后近20年的使用情况来看,大气品位是一个叫好不卖座的名词。一些学科名词和国家标准中仍然没有区分这两个名词。所以,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的规范科技名词在学科间的协调、与国家标准间的协调以及推广使用,仍然是任重道远。
王存忠:气象出版社,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