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貌名词“鼓丘”

2009-05-27

中国科技术语 2009年2期
关键词:蛋形小丘辞典

本期嘉宾:崔炳光 尤联元 郑 度 黄润华 周尚哲

主持人:

武汉大学崔炳光教授致函编辑部,提出沿用已久的“鼓丘”(drumlin)一词乃由drum(鼓)而来的误译,drumlin实际上是从盖尔语(Gaelic) druim(山脊)演变而来。果如是,“鼓丘”这一术语是否需要重新审定,抑或重新命名?请听本期嘉宾意见。

崔炳光:

1.“鼓丘”一词的由来和问题

1951年出版的《地形学》[1]

提到“在爱尔兰现出名叫drumlin的丘陵群”。可见当时这个外文词还没有中译名;1954年出版的《地貌学原理》

[2](中译本),把书中的这个地貌名词друмлины(drumlins)译成了“鼓丘”;而1980年出版的《地理学辞典》

[3]

(中译本),编译者否定了“鼓丘”这个译名,改译成“脊背丘”,而且在该译本中加了“脚注”,说明理由;并指出译为“鼓丘”显然是根据英语中drum(鼓)一词而误译的。

2.否定“鼓丘”这一译名的依据

为了考证drumlin一词的确切含义,现从查考到的几本外文辞书中摘录几条有关的注释罗列如下:

“drumlin [Gael. druim the ridge of a hill.] Geol. An elongate or oval hill of glacial drift.” [4]

“drum (a)A Scottich term for a long narrow ridge; (b) drumlin.”

[5]

“drumlin A smooth streamlined mound, usually oval or egg瞫haped in plan, that is composed of glacial till...”[6]

由此可知,drumlin是从盖尔语(Gaelic) druim(山脊)演变而来的。drum是苏格兰术语,也是drumlin的同义词,与“鼓”毫无关系。由此可见把drumlin译成“鼓丘”应为误译。

3.误译产生的后果

尽管曾有人指出该译名的错误,可是无人关注,以至以讹传讹,没完没了。迄今为止50多年来在国内先后出版的地貌、地质、地理、测绘等学科的教材、有关辞书以及各种外汉字典,全都把drumlin错译成“鼓丘”,即便是通过了审定、正式公布的《地理学名词》

[7]都未能得到更正。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势必要重新审定,且刻不容缓。

4.两点建议

关于译名是否采用“脊背丘”,还有待斟酌。曾有人提“鼓丘又称蛋丘”以及《地理学名词》对该词条注释中的所谓 “平面成卵形”,都不恰当,应是“在平面图上呈蛋形”。 建议就用蛋形丘oval (egg shaped) hill这个名词。一方面可与另一冰川地貌名词蛇形丘进行对比;另一方面用这个能在平面图上恰当反映这一地表形态的形象化名词,如同蛇形丘,新月形砂丘,牛轭湖等一样,通俗易懂,而且名副其实,词达其意。

为了使这一名词达到规范和统一的要求,应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组织审定。

“科技名词审定工作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浮夸”。应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对上述错译名词必须重新审定。

尤联元、郑度:

1.查阅如下一些权威性的大词典和专业词典,它们是:

(1) 《大英百科全书》(中译本),1999,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 《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2007,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 《英汉科技大词典》,1998,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4) 《英汉地质词典》,2002,地质出版社

(5) 《汉英地质词典》

(6) 《德汉地质词典》,1987年,地质出版社

(7) 《牛津地理学词典》,2001,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8) 《地貌学辞典》,2006,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9) 《地理学名词》,2006,科学出版社

(10) 《地理词典》,1979,香港万源图书公司

(11) 《现代地理学辞典》,1990, 商务印书馆

(12) 《地理学辞典》,1980,商务印书馆

经查,发现仅(12)将该词译为“脊背丘”;(8)和(10)解释为“鼓丘”,也称“蛋丘”。

词典(1) 提到“drumlin”一词来源于盖尔族语词。崔先生在文内称,“drum是苏格兰术语,也是drumlin的同义词”。

2.权威的地貌学百科全书獷ncyclopedia of Geomorphology上关于“drumlin”的解释是:A drumlin is a smooth stream瞝ined dome瞫haped hill formed beneath flowing glacial ice. Drumlins have the shape of an inverted spoon elongated in the direction of ice movement with the long gentle slope pointing in the direction toward which the ice moved. 注意:他采用了“dome”和“an inverted spoon”两词来说明。前者意为比较浑圆,地质上常译为“穹形”和“盾”状,与鼓形相比,在具有浑圆外形这一点是一致的,但“鼓”比较平,而“穹”则有隆起。总体差别不是太大。后者意为倒置的汤匙,可以理解为与“半个蛋”的外形相似,当然,它的外形顺冰流方向比较狭长。

3.据《大百科全书(精粹本)》(2002年版),词条“鼓 drum”释义中表述:中国各民族流行的鼓 主要有以下几类:圆柱筒形鼓、粗腰筒形鼓(其下可再分为大鼓、堂鼓、腰鼓等)、浅筒形鼓、细腰筒形鼓等。可见,“鼓”的形态是多样化的。

总体意见和建议:

从上面的情况来看,“drumlin”的具体形态与“鼓”还是比较相近的,所以译成“鼓丘”也不能算是错了。经过50多年的实践,在大陆和港台都沿用至今,“脊背丘”一词反而不普遍。建议不妨继续沿用“鼓丘”一词,可以加注:也称为“蛋形丘”。这样可能更好些。

黄润华:

崔先生的质疑有道理,而且从尤联元、郑度两位先生查证的大量辞书解释看,的确是应该叫做“蛋形丘”。

不过,我还是同意他们的总体意见,但是我想修改其中对“鼓”的解释。以前把drum误认为是英文中的“鼓”固然是错了。我想提一个移花接木和约定俗成的办法。

1.移花接木:汉语中的“鼓”不仅是单指那种打击乐器,而且还可以作动词和形容词。《现代汉语词典》中就有“鼓包”和“鼓胀”等词条。这个“鼓丘”可以理解为“鼓鼓的小丘”“鼓胀的小丘”或“鼓起来的小丘”,不一定非要指“像一面鼓的小丘”或“鼓形丘”(幸亏前人没有翻成“鼓形丘”,给咱们留了一条“变通”的后路)。因此,你们稿中的3是否可以利用这种移花接木的解释,而不必要去探究鼓的多样化。当然,“蛋形丘”的确是较恰切的译法,作加注的确是一个好办法。

2.约定俗成:就是尤联元、郑度两位先生提出用了50多年的理由。

周尚哲:

C. Embleton 和C. AM King 的名著獹lacial Geomorphology1975年第二版中,对drumlin做了长达29页(401~429,含2页参考文献)的论述。涉及drumlin的概述、形状、物质组成、分布、成因理论。简单来说,比较强调其拉长的流线型形状(有时长达上千米,未发现高于60米的,长宽比大体是2.5~4∶1);物质组成主要是冰碛物(有时含沙甚至黏土、夹冰水层状结构,常有基岩核,甚至纯粹为基岩);主要分布地区是北欧和北美大冰盖作用区(如苏格兰、爱尔兰;威斯康星中东部有5000个,纽约州中西部有10000个等等)。Drumlin的形成有许多解释。一种意见认为,冰碛鼓丘的形成过程是,首先形成冰下冰碛物,之后冰退,使冰碛物有充分的时间完全冻结,之后又经历冰川前进,将冻结的冰碛物侵蚀成流线型形状,冰退后就是我们所看到的drumlin。这与冰碛丘陵又完全不同。而基岩鼓丘完全由冰川侵蚀形成,与羊背石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位置常处于低洼地带,而羊背石常在冰床陡坡或高起的部位。鼓丘比较凸起而羊背石较平缓。

像这样自然形成的东西,实际上并没有十分规则的形态,它不一定总是像“鼓”,也不会总是像“蛋”。我本人被威斯康星大学的D.Mickelson教授带着见识了威斯康星地区的许多drumlins,但由于植被覆盖,只能看到轮廓和一些剖面。

汉语最初把drumlin译成鼓丘,正像崔炳光先生说的,有一点误会。但对照一下,还是基本上符合的。上述专著的开篇说:“The term drumlin is Gaelic origin, being derived from druim, a word for a mound or rounded hill, and has been used in glaciological literature since 1866. It refers to the small round, oval or elongated hills, which diversify some areas of glacial deposition and which are largely, if not entirely, composed of till.”虽然druim并不是drum或“鼓”,但最初所指“土石堆或圆形小丘”也颇像鼓。所以我认为现在不宜改动,关键是要理解它的含义并正确使用它,不要“望形得义”就是了。

科学术语的汉译有许多都莫名其妙,如寒武纪(Cambrian)、泥盆纪(Devonian)等等,原都是英国的地名,但全不音译。类似的科学术语,可能很多都是从日文中转过来的,现在去改动,可能有困难。

参 考 文 献

[1]葛绥成.地形学(修订本).上海:中华书局,1951.

[2]邦达楚克.地貌学原理.北京地质学院,译.北京:北京地质出版社,1954.

[3]穆尔W G.地理学辞典.刘伉,陈江,周陵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Webster餾 Collegiate Dictionary, 5瞖, G.&C. Merriam Co. Publishers, Mass. U S A,1945.

[5]Glossary of Geology, 2瞖, American Geological Institute, Virginia, 1980.

[6]Dictionary of Geography, Aronld Heinemann, Printed at India Printers, New Delhi, 1984.

[7]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地理学名词.2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蛋形小丘辞典
Prognostic scores in 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patients with advanced disease
“学教评”一体化:把握评价导向,把脉阅读教学
亚鲁辞典
2017年2期《IQ辞典》答案
2017年1期《IQ辞典》答案
2016年12期《IQ辞典》答案
蛋形辊道窑结构的窑体内部温度场分析
加速度降落
蛋形断面无压隧洞水面线解析算法
无压流六圆弧蛋形断面临界水深近似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