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的“小不点”——标点符号
2009-05-25文迪雄
文迪雄
我们都知道,人说话是需要停顿的,而且有些停顿配之以恰当的神情、动作、语气可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然而当语言通过笔反映在纸上时,没有了说话人的动作、神态、语气,我们怎么才能看出说话人的心理活动呢?这就需要借助标点符号的作用。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它的作用大致说来有三种:
第一是表停顿,用来表明句子的结构。说话有或长或短的停顿,而写在纸上就用标点符号来表示这种种停顿。
第二是表语气。我们说话的语气有三种:陈述语气,告诉别人一件事情;疑问语气,向别人提出一个问题;祈使语气,要别人做一件事情。这种种语气在交谈中用语调来表示,在书面上用标点符号表示。
第三是表示词语的性质。某些词语加上某种标点,词语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
再谈一谈标点符号的重要性,下面两则故事或许可以说明这一点。有个书生到朋友家做客,忽然天降大雨,客人便不想回家了,然而主人却不想留客人住宿,但又不便于直说。于是主人为客人题了一幅字,“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只是这幅字没有加上标点,客人一看,二话没说,提笔在字幅上添了几个标点,主人一看,顿时傻了眼。本来主人的原意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被客人添加标点后却变成了“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你看小小的几个标点符号使同样的一句话出现完全相反的两种意思。还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有一家人一年到头老是打官司,新年伊始,他们家三个儿子每人说一句话,祝愿今年不再打官司,这三句话是“新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说完后便写在纸上贴上了墙。新女婿回门看到墙上的字,张口念道:“新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也是同样的字,由于没放标点符号,意思也全然不同。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小瞧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虽说是语文课本中的“小不点”, 但也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如果我们巧妙利用这些“小不点”在特定语境下的不同作用,就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起到画龙点睛的教学效果。
【例一】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辨,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鲁迅《孔乙己》)
此例中,孔乙己回答老板的话,连用了两个逗号进行点开,表现出他说话的断断续续、吞吞吐吐、有气无力,生动地再现了孔乙己羞愧难言、乞求同情的一副窘相。
【例二】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鲁迅《藤野先生》)
鲁迅因为在考试中成绩不错,因而被日本同学怀疑是作弊的结果。鲁迅先生就根据日本同学的逻辑进行了推理,来解释这一事件。而冒号则在此起了总结概括的作用,蕴含了作者深沉而愤怒的思想感情,使语意更加突出,这里的一个小小的冒号,就已经胜过了千言万语,真正起到了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效果。
【例三】她脱下披在肩膀上的衣服,站在镜子前边,为的是趁这荣耀的打扮还在身上,再端详一下自己。但是,她猛然喊了一声。脖子上的宝石项链没有了。(莫泊桑《项链》)
本文中讲的是,一位小公务员的妻子因为爱虚荣,为了参加晚会,借了一条项链来打扮自己。这条宝石项链使她在晚会上出足了风头,但是,回到家里后,竟然不见了宝石项链。
这段描写,前半部分气氛轻松,“但是”一转后,气氛突变。作者在“喊了一声”后,没有像往常那样,按语法规则点上逗号,而是巧妙地用上了句号。这样,就让听众产生了悬念。紧接着再交代原因——“脖子上宝石项链没有了”,这样,使读者更为吃惊,如果改为逗号,效果就差多了!
【例四】“我……我……我丢了佛来恩节夫人的项链了。”(莫泊桑《项链》)
这是玛蒂尔德从夜总会回到家后,发现项链不在时说的一句话。作者没有对人物的神态、情绪及心理反应作任何描写,但我们可以从两个表示语音断续的省略号中,不难得知玛蒂尔德慌张的神色、懊丧的表情、骤变的情绪、惊惧的心态。
【例五】她们的伙食是两粥一饭,早晚粥,午饭由老板差人给他们送进工厂。所谓粥,是用乡下人用来喂猪的豆腐渣加上很少的碎米、锅巴等煮成的。粥菜?这是不可能有的。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夏衍《包身工》)
此例中,“粥菜”后面的问号就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因为在一般人看来,吃“粥菜”,要求不算高,但对于包身工来说,却是高不可攀的。所以,这里的问号就突出了这层语意,从而深刻地揭露了资本家、工头的无比残忍。相比之下,假如改为“粥菜这是不可能有的”,语气就会显得平淡乏味。
【例六】孙犁的《荷花淀》里面有这么一个小细节:妇女们在发现敌船前,“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而后来情况突变“后面大船来的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哗哗,哗哗,哗哗哗!”
这段文字,前者用“哗,哗,哗。”来描述划船的水声,表现了妇女们一边说笑一边划船的轻松心情;后者则用“哗哗,哗哗,哗哗哗!”来描写划船的水声,并把句号改为了感叹号,这就表现了她们被日本大船追赶时拼命划桨的情形,渲染了紧张的环境气氛。如果这两处标点一样,就无法表现出环境气氛的急剧变化。
由以上几个示例中可以看出,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情感信息的载体,是书面语言中传达情感信息的特殊表达方式,它的表达作用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但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往往只注重句子的结构、语气,词语的性质和作用的分析,篇章结构和主题思想的讲解,而忽视了标点符号在情感上的作用,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欠缺。
因此,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好地借助特定语言环境下的标点符号,让学生去仔细揣摩它所负载的情感信息,仔细体会文中主人公的心灵轨迹,从而让标点符号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教师应学会正确运用标点符号,千万不能忽视标点符号,视它为细枝末节,雕虫小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