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发展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09-05-25季素萍
季素萍
自主创新发展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点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模式的构建不单从学生的认知的心理出发,其基本特征可作如下表示:学生参与特征——唤起参与→自读质疑→精度评议→小结感悟→顺向迁移;教师活动特征——导入激趣→导读提示→导引点拨→导标反馈→发散拓展。
1.导入激趣,唤起参与。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与主体性的发挥,来源于包括人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内的整个人的因素和属性。在主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理性因素制约着认识、实践的广度和深度,非理性因素则对认识、实践活动起着调节作用,它能使主体的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而具有动力性质,是人的主体性发挥的催化剂和激素,如果没有非理性因素的推动、激活和引发,主体即使有再大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也难以发挥出来。因此,导入设计要形象、多样、新颖、简洁,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学生的学习需要。利用预习或审题环节巧设悬念,选取诱发点。可运用电教媒体、实物、挂图、游戏等手段,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唤起参与的欲望,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产生良好的学习心态。
例如,在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是不是特别的喜欢春游?你们春游的乐趣是在看景、游玩,而在一位年事已高的老作家眼中,春游的儿童本身就是一景,在她看来,少年儿童像什么?她去春游是“只拣儿童多处行”(此时板书出课题)。这个导入使同学们学此文时兴趣盎然。又如,在教学《学步》一课时,笔者剪辑了初读课文后学生自发从家里拿来的小时候学走路的录像,一下子把学生拉回到幼儿时的追忆,与文章内容产生共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从录像中看到父母耐心地扶孩子走路,学生的思想马上又集中到父母为自己迈出的每一步所倾注的心血,这样直入文章重点。
2.导读提示,自读质疑。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在整体上初步感知全文,了解课文内容,引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怀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爱护和培养儿童的好奇心、问题意识是培养他们创新的起点。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就是从无疑到有疑的转化中得来的,在这个由低级简单向高级复杂发展的循环往复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创造性因素。虽然怀疑并不是每次都是对问题有创新性的见解,或将疑问进行创造性解决,但“什么”、“为什么”这两个充满魔力的词,仍不失为最有可能打开创造性之门的钥匙。所以,教师的导读提示要具有大容量和大空间,使学生能展开思维,充分质疑。如“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疑问?还想知道什么?”
在教学《凡卡》一课时,学生说道:我知道了在圣诞节的前夜,小男孩凡卡给他在乡下的爷爷写信诉说了他在鞋匠那里遭受的苦难,回忆了乡村生活,他要爷爷把他接回乡下去。笔者把同学们的疑问梳理后,归纳为以下几个问题:①爷爷为什么把唯一的小孙子——凡卡送到城里来当学徒吃苦?②凡卡写信时为什么要反复回忆乡下的事情?③为什么第10、11自然段后面没有引号?④凡卡的信能收到吗?……这些问题有的是重点,有的是难点,有的学生可以自行解决,有的则成为老师讲授新知的切入点。此环节适合各个层次的学生,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使学生沉浸于主动探求新知的愉悦之中。
3.导引点拨,精度评议。这一步再精读中进行,是按课文原意而进行的跳跃式的阅读分析。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适时点拨,把创造教育因素有组织地纳入该活动之中,有意让学生“碰壁”、“遇险”;接着,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理解,理解再读,品评课文的语言美、结构美、思想美,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动积累、运用语言,在此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独创性、流畅性和多向性。这里,“点拨”这个词很关键,教师要做得恰到好处。从本质上说,阅读是主体主动地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因此,阅读只能是学生的阅读、学生的实践,教师只是在他们探索的小船在水中搁浅时适当地为他们导航,要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发现”空间。
4.导标反馈,小结感悟。依据课前既定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理性加工,自我小结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所用的学法。如《掌声》一课,当同学讨论英子为什么前后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心态时,笔者适时地把学生拉回到课题,解决初读时对课题质疑所设定的目标,联系板书,引导学生主动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理性加工,反馈出题目的含义是“同学的爱心鼓励了英子,给了英子力量”,这样,就水到渠成地突破了全文的最大难点。
“两次掌声响起”和“英子的心情”变化两条线索汇集一起,呈现出层层向上的台阶状,意在帮助学生最后进行理性加工,反馈目标;同时,板书从忧郁到开朗,也从视觉上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间,目的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多向性,使其有自我回味的余地。
5.发散拓展,顺向迁移。此环节要注意多层次、多形式,意在帮助不同程度的学生巩固知识,并引导他们发散拓展、举一反三。还是《掌声》一课,在理解题目的内在含义后笔者提出:“说说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掌声故事,你曾经把掌声送给谁?”以做顺向迁移,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达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总之,自主创新发展阅读教学模式的上述特征,只反映教学中各环节的基本关系,具体到每一篇课文或每一节课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可做适当的调整。通过几年来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完善、试用,笔者认为这一模式可操作性强,教学效果突出。课堂上同学们自主学习、探讨,不时闪出创新的火花,真正体现了自己丰富的个性特征,这正是新课程理念所需要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