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美术教学对小学生能力的培养

2009-05-22郭双映

魅力中国 2009年10期
关键词:三视图作图制图

郭双映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4-104-02

一、引言

机械制图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将影响到学生在以后学习《机械基础》《机械设计》等实际操作加工多门课的学习。这门课程的基本要求:“初步掌握机械图样的绘制与识读”,了解和熟悉《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在教学过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并锻炼绘图的技能。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准备。要求老师运用科学适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是保证其教学质量的关键。

1.教师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课堂中发挥了领导者的作用。是课堂心理气氛的制造者和学与教过程中问题的提出者。老师控制着每一节课的内容。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包括了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的提高,及思想行为的引导;讲解过程中提出问题并引导同学们做一解答,在这个过程中概念清楚、突出重点、难点明白。

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是学生的模仿者,老师的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对自己的要求:严格的按照《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板图,对学生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教师的管理效应。教师要对课堂秩序、教学纪律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尤其在制图课上要求同学们要想掌握比较扎实的知识基础就要在课堂上积极的动手作图,在作图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同学们就喜欢进行讨论,教师一定要适当的进行控制。

二、教学教学方法探讨

1.启发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制图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能正确图示形体和图解空间几何问题,基本的思维过程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为使学生能正确掌握这一形象思维方法,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形象启发。从物体变成图形,又从图形想像出物体,这一过程是由直观入手,抽象成平面作图;形象启发不仅要展示直观、生动的模型教具,而且还要详细地讲清它们的具体对应关系,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弄清物体与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合理的联系我们身边的事物,比如在将立体表面点的投影分析时联系到篮球,圆柱联想到火腿肠;在切割体时最好有块橡皮泥。

(2)思维启发。既按一定的逻辑思路,引出问题,提给学生思考和回答。这种方法能较好地将学生引导到解题的思路上来。例如,在讲切割体的三视图时先让学生思考被切割之前的几何体,在讲相贯线时先进行观察它的特征。

2.教学方法的运用

(1)广泛联系,似曾相识。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要让同学们充分的了解制图这个学科与以前接触到的数学、英语、绘画课有相似之处。即是数学中的线、面、几何体,构成我们的零件机械。英语中的26个英文字母对应机械制图的三视图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视图就是绘画的一种。让同学们意识到学习很简单。

为了不让同学对其掉以轻心还可以先给他们看一张比较复杂的零件图,让他们知道要完成起来是需要努力的。

(2)分组、讨论学习。在讲简单课、习题课、辅导课中,教师预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一些启发式的问题,把同学按照不同的学习水平进行分组,同学讨论解决问题,往往能受到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活跃思路,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好的同学可以带动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并锻炼了同学们的团队意识。

(3)小老师讲课。在一个班级里总有一部分学生对制图比较感兴趣,有比较好的空间思维能力,教师如果在课堂上能够充分的地调动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就可以在班级的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带动班上同学的学习。对这部分同学加强培养,指导他们备课,让他们了解老师是如何上课的,帮助他们组织课堂。并让他们帮助批改作业,代表班级对老师的教学提出意见。他们有了这些经验在以后的工作中就可以得心应手了。

2.课后辅导

(1)加强实践性环节的训练

作业是最重要的实践环节。作业内容、要求和形式,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训练空间想像力方面,根据轴测图画三视图、 “知二求三”、“补漏线条”等作业都是好的方法。在此期间一定要对同学们的学习心态进行把握,作图步骤明确,线形正确,清晰。

(2)对学生进行及时讲评、定期考核

教师必须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批改作业要及时并且要认真仔细,还要在辅导课中深入了解学生的疑难和问题,对与大部分同学都不明白的题目要及时的讲解,对重点章节应作定期的检查和测验,并在班级里实行学习“一对一”的活动。使全体同学得到整体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机械制图》教学体会与方法探讨

猜你喜欢

三视图作图制图
不一样的角平分线作图
来自2019年天津市中考作图题的挑战
探究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的几种常用能力
作图题答题技巧
三视图题型例析
三视图解法探微
明天我们将生活在怎样的城市?
中国网民大数据
一图看清上海的“拆拆并并”
中美建交以来的四次国事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