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职校文化基础课教学

2009-05-22王录锦

魅力中国 2009年10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技能素质

王录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4-103-01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问题颇多。目前浅谈一些职校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对文化基础知识全面性的影响。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技能;文化基础课;素质

随着社会的变革与经济的发展,教育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我国高等教育和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全面展开,而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却相对滞后,无论在教育观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文化基础课教学问题尤为突出,随着社会形式的变化,就算有张大学文凭也很难找到一个工作,大学生出来搞销售的、甚至搞传销还有犯罪的也不断增加。大学生才毕业就面临着失业,在农村里家长盼的是自己的孩子能够考个大学,将来有个稳定的工作,家庭条件不好的家长们省吃俭用供自己的孩子读书,但是现在的就业形式对于大部分农村家长和学子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大多数学生家长认为读个大学花几万块钱,结果孩子出来工作还是不好找,为了就业他们纷纷选择了职校。

相比之下,现在的中等职校和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的工作很好找,甚至现在的职校生的工资比普通大学生的工资还要高,这就导致了大多数学生选择了职校,但是,给职校带来的困难就是学生生源质量偏低使文化基础课教学难度增大。还有随着我国教育体制发生的变化知道,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处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之间位置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几乎来自初中生,而且绝大多数是升高中无望才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这些文化基础知识“先天不足”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是为了“混张文凭”,通过学校好找个工作的思想,由于生源质量偏低,大多数学生对文化基础课学习没有热情。

教育系统内部认识偏颇使文化基础课教学被“忽视”。中等职业教育是以一定的专业教育为基础的,专业技能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点,也是职业教育的优势和特色所在。中等职业教育为抓住这根生命线,人为地使得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缺乏对学生进行综合职业素质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文化素质的培养。“文化基础课几乎成了陪衬,为了满足专业课时数,任意删减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由于时间、学制等方面的限制,在过于强调专业课的同时便忽略了文化基础的全面提高。结果只注重单一专业技能的培养,学

生文化基础方面的教育被忽视,培养出来的人才发展不够全面,心理素质较低,缺乏自信,转岗再就业能力低。

现在,在“文化课从属于专业课”的口号下,职业学校的文化课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重专业知识、轻文化基础的现象较普遍存在。由于过分强调对学生就业顶岗能力的培养,忽视对文化素质的基本要求,结果造成很多毕业生文化基础薄弱,专业知识平平,综合素质偏低,适应面狭窄,转岗能力不强,发展潜力不够,直接导致了毕业生在就业中没有得到提拔。有的职校毕业生参加用工单位的文化知识考试,连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因此不能顺利就业,职业学校的声誉也自然受到了影响.

我们应摆正“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的关系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在校期间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是学习的主体,由于就业的需要,很自然的就把专业课的砝码加大了。其实,“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宽厚的文化基础是培养扎实专业技能的条件,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中等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技能训练,必须注重对学生普通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实现以“文化高移、基础宽厚、技能复合、素质全面”为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

加强文化基础课的认识 就要考虑造成“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间的关系和地位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认识不够。有些认为学生生源差,文化基础课能学多少算多少的思想的存在,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不高,教师缺乏教学激情。当然在职校中专业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单一的注重专业技能建设而忽略了文化基础课的教学,那还不如直接弄成职业培训单位算了。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加强对文化基础课科学价值的认识。文化基础课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还关系到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就要摆脱目前重专业技能而轻文化基础教育。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不能搞一刀切,对基础差的学生要善于激发培养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勤奋学习,自我发展,以切实提高整体素质。要把文化基础素质与现代科技意识的培养很好结合起来,在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中要突出和强化实用性。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增强教学过程的形象性、趣味性、参与性,丰富教学内容,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真正能做到学以致用,如果没有文化基础底蕴,学生只能成为普通技术工人。

素质教育的前提就是要学好文化基础知识,要学好文化基础课只有通过全面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需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并不断深化职业教育的改革,才能建立起科学的文化基础教育的运行机制,才能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修养及素质,才能适应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加强职教中的学生的文化基础课的教育,使文化基础课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真正发挥作用。这样学生就能掌握技能和文化基础知识,对于以后再就业有更大的帮助,真正使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职校论坛.《职校要加强文化基础教育》

[2]辽宁行政学院学报.《职校如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技能素质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浅析中职数学课与专业课的衔接
“新常态”下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三大转变
教育改革对高校文秘人员的素质要求
将情感教育融入“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对中职卫校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有感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考核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