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现状与对策

2009-05-22徐金艳

魅力中国 2009年10期
关键词:分包劳务队伍

徐金艳

中图分类号:F24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4-055-01

摘要: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国有独资及由国有企业转换而成的绝对控股有限责任建筑施工企业,当前阶段,在建筑施工企业中无论从经营规模还是从业人数仍处于优势地位。由于国有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从劳动力密集型向管理密集型转轨,建筑行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的大量产生和使用,市场经济新情况对企业管理的挑战,从而使传统的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从业人员无论从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存在着严重的先天不足,如果不能够正视这一点,并采取相应有效措施,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将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失去“人”这一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优势,使企业形成必败的局面。

关键词:国有建筑企业;人力资源

一、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属于政府的“后勤部门”。改革开放后,独立经营、自负盈亏,成为市场竞争主体。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上看,存在着许多遗留问题。

1.队伍庞大,构成复杂。

2.素质普遍较低,存在问题严重。成因不同,情况各异。传统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素质普遍不高,各个层次人员都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并且许多问题解决起来非常困难。

3.除以上各类人员情况外,分包劳务队伍的状况也有许多问题。许多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多年以前就开始尝试建立劳务基地,就是与一些“建筑之乡”劳动部门订立协议,由他们负责培训、管理,建筑公司负责使用;随着用人机制走向市场化,这种办法已显然带有计划色彩(基地的队伍和用人单位双方都存在着面向社会市场问题),因此不切合实际,推行不开,自有劳务队伍如前文所分析已没有战斗力,那么只能是面向市场,灵活招用,这里面就有了劳务队伍素质不易掌握的问题。经常是引进一家劳务队伍进了工地后,才发现人员上不足,技工水平低,质量难保证,进度上不去,管理很混乱,合同难兑现等问题,于是不得不临时再调换队伍,造成经济纠纷,给工期和质量都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二、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彻底扭转被动局面

对目前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从业人员构成情况和素质情况,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调整和提高。

1.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岗位技术技能。实施人员培训有利于提高职员的素质和能力,提高组织的整体水平和工作效率,在这项工作上,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对工作人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多层次、多渠道的培养、教育和训练工作。主要培训形式有入场教育、在岗培训、待岗培训、转岗培训、上岗证书培训等等;自2006年以来,公司每年都要举办技术、质量、工程、料具、经营、财审等在岗专业培训,培训2500余人次,平均每人每年都有一次专业培训机会;组织大中专学生入场教育10次,每批大中专学生进入公司,都要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一天时间的基本管理知识和厂史及厂规厂纪的教育培训,并要写出学习心得,进行思想交流,增强新进公司职员对企业的了解和信心;对因工程任务不饱满而暂时从项目上退下来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换岗培训,各基层单位请公司各部门业务负责人进行授课,对工程施工期间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实行“互动式”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实行优胜劣汰。劳动合同是员工与企业劳动关系的法律文书,是维系个人与组织关系的纽带。只有通过对劳动合同的管理,才能使“人员能进能出”这一用工政策落到实处,才能在现有国家政策条件下建立一种较为有效的“退出”机制。在劳动合同管理方面,我们对合同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公司的劳动合同用的是劳动部门标准文本,我们一般都按标准文本执行,但在执行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了“甲乙双方协商同意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条款,通过与广大员工的讨论同意,增加了对劳动时间和合同期限不满擅自解除合同的违约责任,对用人单位和员工在现在一些政策不太明确的问题上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使企业在员工“退出”问题上操作办法更切合实际,通过签订补充条款做到“有法可依”。其次是加强合同到期续订合同的考核工作,纠正以往“看面子,轻考核”的合同管理倾向。

3.大力吸收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近三年中,对外招聘大学本科以上高素质人员10余人;另外,我们通过互联网常年设立招聘网站,吸收各类人才加盟;为了能稳定大学本科以上人员,在待遇上制定特殊政策,规定了新进公司大学本科以上持有学位证书的专业人员一年内的工资初期待遇,保证他们的工资收入。一年以后可以根据自我发展确定工资标准,实行优胜劣汰,从而使高素质、高学历专业技术人员安心工作,为企业发展做好后续人才储备。

4.建立内部竞争机制,搭建内部人才流动平台。建立企业内部人才市场是使企业人才做到合理流动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能够做到人尽其才,而且对防止人才“部门所有”。我们在工作中,加强对人力资源调配工作的管理,成立了人力资源内部管理中心,建立人力资源台账。并且在公司台账上设置了“空岗需求”栏目,规定各基层单位凡是发生人员退休、调离或者业务范围扩大需要增加或补充人员时,必须填写空岗需求申请,经批准后公示到公开栏,公司所有员工都可以根据空岗需要的条件参加竞争上岗,不经过空岗公示、竞争上岗这一程序,任何部门不能调进人员。

5.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加强对农村劳务队的评价和选择工作。面向社会使用劳务,劳务队的选择工作至关重要。我们通过建立劳务分包队伍管理制度,实行“分包方评价”程序,加强对劳务分包队伍的考核和选择,对每一个进场的劳务队,都从技术工人力量、信誉度、从事过的施工工程、工作业绩等几个方面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并做出评价。队伍进场要签订分包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并对劳务队伍资质资格进行严格把关,通过双方磨合,建立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有关台账,掌握劳工人员情况,使分包队伍管理纳入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范畴。

猜你喜欢

分包劳务队伍
劳务派遣转向劳务外包的分析与思考
大雁的飞行队伍
劳务派遣策略思考
劳务派遣,面对一堵墙
工程总承包项目分包企业的选择
还剩多少人?
建筑分包工程管理
青藏高原筑“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