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暗料理界中崛起的新一代

2009-05-22小转铃

上海采风月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摊点臭豆腐浦东

小转铃

我认识的不少人都对浦东有着很深的偏见,觉得这个地方除了马路宽,建筑新之外简直乏善可陈——路宽不堵车,街边也少了许多可供人流连的小店,建筑新不压抑,却也没有什么值得令人徘徊的文化遗迹。这个地方年轻得要命,只有二十年历史,却又大得要命,比浦西九个行政区面积总和的两倍还要大得多。除了地产开发商会对这种地方感兴趣,有哪个脑筋正常的老百姓会喜欢这种不宜步行的庞然大物呢?在正大广场、大拇指广场等大型购物广场以外,浦东居民好像是不吃,不喝,也没有什么娱乐的。也难怪热衷于搜集“私房菜”、“苍蝇馆子”的浦西饕餮们一听到浦东这两个字,就从鼻子里发出不屑一顾的一记“哼”。

然而,二十年的时间虽然不算长,却也不像想象中的这么短;而我们印象中的浦东,可能仅仅是由主流媒体铺设出来的刻板概念。浦东开发后最早到新区定居的一批移民的小孩,现在都已过了弱冠之年,读大学的读大学,上班的上班,有一些甚至已经结了婚,做了安稳的准爸妈。这个群体开始有了一定的购买力,和购买力同步增长的,还有他们对于话语权的渴望。话语权的争夺,并不仅仅有关宏大的建构,更实际,更残酷的往往来自对衣食住行的回忆和再造。对现在七八十岁的上海老人来说,能代表家乡的饭店大概是和平饭店、老正兴和绿野饭店,而对现在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来说,红房子、红宝石等西餐馆则代表着西风东渐的八十年代和理想主义的青年时代。那么对从小就搬到浦东住,在那里读书,恋爱,继而工作的本地青年来说,又有哪些饭店,在他们的记忆中占据了不可动摇的神圣地位呢?

随着调查的深入,我惊讶地发现,这一年轻群体念念不忘的绝大部分竟然是臭豆腐、蛋饼、夜间烧烤等所谓不上台面的民间摊点,根本算不上是有名有姓的正经饭店。浦东新区二十年以来的餐饮格局向人们展开了一种主流之外的面目——显然,它和浦东新区锐意打造的“国际金融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区”都没有什么相干。这些本地的青年,和“张江人”、“陆家嘴人”有着截然不同的来历和经历,他们大多是工薪阶层的子弟,或者本来就出生在浦东,或者在幼年因为改善住房条件的需要而举家移居到浦东。当张江的外来青年们津津乐道于上海传奇一楼的穀屋,赞叹着店里著名的蓝莓芝士,巧克力,以及Double Espresso的时候,他们却在怀念着金杨路二街坊口的绍兴臭豆腐,海运新村门口的咖喱方蛋饼,以及南泉北路附近搬来搬去的烧烤摊。就拿金杨路上最受欢迎的绍兴臭豆腐来说,经常能见到在摊前排起的长龙。虽然历城路上的臭豆腐摊提供的酱料略胜一筹,但这里却以其外脆里嫩的煎炸手法而闻名于世,堪称路边摊中的经典。就这样,传说中的浦东黑暗料理界,在这些年轻人的回忆和坚持下,慢慢浮出水面。

在民生路靠近浦东大道附近,有着一个非常著名的咖喱蛋饼摊。和一般蛋饼不同的是,这儿的蛋饼用的是秘制咖喱酱料,而且卖蛋饼的阿姨还会问你,要圆的饼还是方的饼。“当然是要方的……”不管是慕名而来的人,还是天天光顾的熟客,一边这样讲,一边露出会心的微笑。不要小看这个开在海运新村弄堂口的蛋饼摊,它的对面就是著名的栖山路小吃一条街,附近居民的口味,显然早已经历过各种各样民间小吃的洗礼,一般的流窜摊点,绝无鱼目混珠的可能性。当然,对这个摊点拥有真正忠诚度的,首推在附近读书的中专生和海事大学的学生。在这些孩子毕业之后,他们无一不会怀念这个曾在冬日给他们带来一手滚热的蛋饼摊。据说有不少人因为排队等蛋饼而上学迟到,结果放学被留扫地;也有不少人边走边吃把酱弄到衣服上,结果被同学嘲笑。当他们成为格子间里的普通职员,过上平庸安稳的职业生活,那些匆忙,匮乏,莽撞,懵懂的青春记忆忽然在一瞬间变得珍贵起来,而能够再次重现这种记忆的道具,或许也就只有那里的咖喱蛋饼了。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许多人上班以后,还会特地坐轮渡过江,赶到这里来吃。区区一个早点摊能做到如此程度,真可谓登峰造极。

与之类似的“草根老字号”,还有南泉北路靠近潍坊路的烧烤摊。最初这个摊点摆在潍坊三村门口,后来挪到洋泾中学游泳池附近,虽然品种不多,只有牛羊肉和牛筋之类,可不少人从开张的第一天开始光顾,不离不弃,辗转相随,一吃就吃了十一年。十一年,足够让一个小学生长成风华正茂的青年,当他们看到慢慢变老的烧烤摊老板,也难免要发出“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的感叹。如果说黎明即出的早点摊是私人记忆,适合一个人静静品味,那么天然热闹的烧烤摊则是和朋友、恋人分享的共同收藏——这个摊点的回头客,有一部分是老顾客的同学,还有一部分就是老顾客的女朋友们。曾经有个男生知道女友喜欢吃烧烤,就想带她来这里吃,他又怕女孩穿高跟鞋走不了长路,便没有让她坐地铁,可他女朋友却觉得坐公交浪费时间而和他闹起了不愉快……当他们终于别别扭扭地抵达了目的地,好吃的烧烤居然让女孩瞬间消了气。这些甜蜜的小故事,简直就是民间传说的本来面目啊。

如果说以上几处还都是小规模的黑暗料理,那么在华佗路科苑路的烧烤夜市就称得上是正儿八经的黑暗料理界了。虽然这里的历史并不算悠久,但一到夜幕降临,琳琅满目的小吃就摆满了整条街:三块钱的小笼,一块钱的臭豆腐,五毛钱的油墩子,还有麻辣烫,炒河粉,烧烤,盖饭,以及看不到什么馅的饺子……虽然卫生堪忧,但是在附近中医药大学读书的学生们依然趋之若鹜。毕竟,黑暗料理就是大学生活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啊!按着“大叔麻辣烫”,“大叔炒饭”,“大叔烧烤”这样古怪的亲戚连锁摊点一家一家地吃下来,比起校园里千篇一律的食堂饭菜,到底是不太容易让人吃腻。中医大的大学生们会为了三轮车上的摊点被整顿市容行动冲走而难过,也会为了小摊贩们添置了塑料篷之类的新装备而高兴,当城管像阿提拉的军队一样横扫黑暗料理界的时候,甚至发生过大学生用塑料瓶帮摊主进行反抗的规模性武装事件……这莫非就是正义感在青年人心中的萌芽?配备了大学生为预备役的“黑暗料理界”,简直已经可以被称为“黑暗料理国”了啊!

猜你喜欢

摊点臭豆腐浦东
浦东从先行者到引领区
我为臭豆腐狂
浦东开放,三十年激荡中国活力
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探析招远夜经济发展路径
30年 浦东实现了“五大跨越”
浦东开发开放
交换情报
爱心义卖
舌尖上的校门口
夏夜的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