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穿鞋子想到的

2009-05-21郭明进

含笑花 2009年2期
关键词:茶色草鞋布鞋

郭明进

衣、食、住、行是人生的“四大问题”。“行”又是每天都不可缺少的事。而“行”又牵连到脚穿什么鞋的问题。

1950年1月7日文山县城解放时,在欢迎解放军进城的人群中,我没有见到一位穿皮鞋的人,穿布鞋的也不多,穿胶鞋的更少,不少人穿着草鞋,还有的人打着光脚板。尤其是彝族、苗族同胞,他们吹着芦笙,跳着三弦,却有一部分人赤着脚。在严寒的冬天,打着赤脚是什么感受,可想而知。

老百姓如此,解放军又怎么样呢?也好不了多少。就拿我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四支队政治部来说,从政治部主任到《战友报》社总编辑、记者、缮写员、油印员、炊事员,都没有一个人有皮鞋穿,穿胶鞋的也极少,多数同志穿的是群众慰劳的布鞋和草鞋。如果谁的布鞋或草鞋穿烂了,也只好赤着脚。

那时的草鞋,还兴分为许多等级:一等是用碎布编织的,穿着较软和;二等是用麻线编织的,穿着不磨脚;三等是用竹瓤编织的,穿着会磨脚;四等是用谷草编织的,穿着不仅会磨脚,而且走一两天路就报废了。虽然“草鞋着水步步紧”,但总比赤脚好。所以有双草鞋穿,就算不错了。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大大改善了,脚上穿的也讲究多了。现在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无论是机关干部还是工人、农民、学生、小商小贩、解放军官兵,无论是七八十岁的老年人,或是一两岁才会走路的幼儿,脚上都穿有鞋子。而且皮鞋、胶鞋、塑料鞋占多数,布鞋也有一些,打赤脚的不见了。人们吃得好了,穿得好了,对脚的打扮也讲究了。尤其是姑娘们,她们穿的鞋子样式和颜色令人眼花缭乱。有平底鞋、半跟鞋、中跟鞋、高跟鞋、短统鞋、长统鞋,有红色、黄色、茶色、紫色、蓝色、青色、白色、咖啡色、淡青色、淡黄色、淡茶色、淡蓝色、深红色、深绿色、深蓝色、深黄色,还有透明的水晶鞋,等等,应有尽有。现在不少人家,冬天有棉鞋、皮鞋,秋天有布鞋、皮鞋,春夏有凉鞋、皮凉鞋,运动时有球鞋、胶鞋,雨天有水鞋,洗澡、睡前有拖鞋……草鞋则只有在博物馆或革命纪念馆里才能看到。

穿鞋的巨大变化,反映着人们生活的大大改善,也反映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大大变化。

当您走进任何一家鞋店或鞋城,在琳琅满目的鞋柜面前,在目不暇接的名牌鞋子面前,您可曾想过,在那二万五千里长征艰险岁月里,在那抗日战争的峥嵘岁月里,在那解放战争的烽火岁月里,我们的前辈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度过这些不平凡的岁月的?在用野菜充饥支撑自己的身体的同时,他们也在用草鞋丈量着革命的进程,丈量着革命者对革命事业的信仰和虔诚。当草鞋成了惟一的遗产时,除了真理,他们还有什么不可以割舍的?

当我们穿着舒适的鞋子,当我们穿着著名品牌的鞋子,当我们走在宽阔的柏油路或水泥路上时,请不要忘记,革命前辈为此付出的代价;也不要忘记,我们自己以往的清贫生活和曾经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生活富裕了,现实生活使我们不再需要草鞋,草鞋已经进了博物馆,离我们远去了,皮鞋早已代替了草鞋。但是,有一些精神却是我们不能抛弃的,那就是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我们应当在自己的脑子里,腾出一些空间,让这些朴素的东西悬挂在我们人生的坐标上,熠熠生辉,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进再前进!

猜你喜欢

茶色草鞋布鞋
布鞋
怀念一双布鞋
带路
“巨鞋”
一双“百家鞋”
一双“百家鞋”
这路带得有意思
平面镜成像效果简析
爷爷的草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