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苴却砚

2009-05-21张鹤光

含笑花 2009年2期
关键词:端砚砚台

张鹤光

砚,传统磨墨挥毫的文具,它与纸、笔、墨一起被国人称为文房四宝。

喜欢砚的朋友,你也许懂得关于砚的许多知识,对中国的四大名砚或八大名砚,你可能会如数家珍: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但你可能不一定知道还有一种历史悠久、质地精良,可以与四大名砚相比美的砚。因为它的产地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再加上战乱等原因,它在砚的历史长河中时隐时现,名气不大,却令人挂牵。它,就是披着神秘面纱,近十多年来,才大放异彩的苴却砚。它虽然没有古代帝王将相的钦定和追捧,却不乏当代大家的赞誉。当代名家黄胄、范曾、沈鹏等誉它为“文房瑰宝”、“砚中珍品”、“文化精萃”,启功大师生前欣然为它题写了“中国苴却砚”的大名,足可见它非同一般。

令人欣慰的是,我手头收藏着两方苴却砚。每有闲暇,我总喜欢把它们拿出来细细观赏,那丰富的天然色泽和精美的雕工,让人赏心悦目;那温润如玉,似婴儿肌肤般光滑细腻的触摸感,使人浮想联翩。

苴却砚的产地,是原云南省永仁县的大龙潭彝族乡,在川滇两省交界的金沙江峡谷中。这里古属四川,后归云南。说它历史悠久,是早在宋代即有记载,到了元代已有名气。1909年云南苴却巡检宋光枢选送了三方苴却砚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举获奖,苴却砚名声大振。但是,此后的四十年间,由于战乱不断,民生艰辛,苴却砚几近埋没。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二十多年间,由于极左路线的摧残,苴却砚已到了失传的边缘,知道其庐山真面目的人少之又少。

改革开放,使苴却砚重见天日,它一问世就璀璨夺目,非同凡响。在1994年6月举办的“亚太地区国际经贸博览会”上,它获得了金奖殊荣。在同年10月举办的“中国名砚博览会”上,它又再次获金奖。这是大龙潭乡自1992年创办首个苴却砚厂以后,也可以说是新中国建立以后,苴却砚首次走出深山,走出国门,一炮打响。此后,它被我国领导人作为国礼送给日本天皇、韩国总统等一批世界政要。许多专家研究考证后认为,苴却砚兼四大名砚的优点而有之,其材质之精良,色彩之丰富绚丽,是四大名砚中的任何一种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加之四大名砚历经一千多年的开发,资源大都枯竭,而苴却砚的资源却得天独厚,丰富得让人难以相信。

我们知道,四大名砚中的澄泥砚系土陶烧制品,与石材砚不在一个层次,而产于广东肇庆的端砚、产于安徽歙县的歙砚和产于甘肃临洮县的洮河砚之所以名列中国四大名砚或八大名砚的前三位,皆因为它们石质如玉,细腻滋润,涩不留笔,滑不拒墨,储水不耗,历来深得文人学士的推崇,成为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工艺品,是历代文人和收藏爱好者追捧的对象。除以上共同优点外,它们还各有自己的特点。通过分析比较,我认为端砚较之其它砚,最显著的不同点是有“眼”。这“眼”,实际上是砚石上自然形成的一些大小不一的淡绿色圆形色块,有的眼中空而圆,显现出砚石本身具有的青色或黑色,如人眼中的瞳孔,此谓“活眼”,比较稀少。无此瞳孔的谓之“死眼”或“泪眼”,也比较珍贵。歙砚与端砚不同,主要在于它品种较多,主要有罗纹、眉纹、金晕、紫云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曾得到一方长约尺余的歙砚,砚前刻有山峰36座,大小问错,延伸至边,当中琢成砚池,池中碧波荡漾,妙趣横生。他竟然用此砚换得苏仲泰一座豪宅。而洮河砚则以其色淡绿泛蓝、晕点片片,酷似薄云晴天而闻名。它虽为名砚,但传世量极稀少,人们只能在画中窥其芳容。

苴却砚质地细润如玉,耐磨益毫,呵气研墨,发墨如油,存墨不腐,历寒不冻,抚之如婴儿肌肤,扣之清脆如金钟之声,余音绕梁。苴却砚石品绚丽多姿,远胜歙砚,已发现的就有黄膘、绿膘、金星、金线、冰纹、火捺、眉子、玉带、石眼等,特别是石眼远胜端砚,或状如金睛,鲜活如神,或青如碧玉,如珠似宝,堪称一绝。

据有关史料记载,宋代进士高似孙(历官校书郎)著《砚笺》四卷,收录了当时中国名砚67种,泸石砚是其中之一。书中说:“泸州石砚,黯黑受墨,视万崖中,正砦白眉。”宋时泸州辖地较广,除辖三个县外,还辖18个羁糜州(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当时金沙江以南的姚州(今云南姚安一带)则是其中之一。至元朝中叶,元世祖亲征云南,加速云南开发,使姚州脱离了与泸州的隶属关系,归属云南所辖。明洪武15年(1382年)置姚安府,辖姚州、大姚两县。据《清史稿·地理志》记载,大姚县在东北部靠金沙江南岸地区设置苴却巡检司。1 9 29年苴却巡检司改为永仁县。1 9 6 5年成立渡口市(4-四川攀枝花市)时,将永仁县靠金沙江一带的几个乡镇划归渡口市管辖,苴却砚的产地大龙潭彝族乡也在其中。考泸州古今所辖之地,除了大龙潭彝族乡外,没有任何一地出产砚石。再据《山谷全集》里《答五道济寺函观许道宁山水图》中有“蛮溪大砚磨松烟”的诗句,可知“大砚”产于南方少数民族聚居的江边一带。由此推断,宋时的泸石砚,即今天的苴却砚。

苴却砚的产地不管属那里管辖,它都是我的故乡,它与我和我家几代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里是我的出生地,我在那里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1956年,在大龙潭乡曾发生过的约为7级的强烈地震,使许多房屋倒塌,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作为永仁县政府派出的抗震救灾工作队的一员,我的父亲曾在这里工作过一段时间,与这里的父老乡亲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十多年后,在那次地震中出生的我的四弟(小名动生,当地群众称地震为地动)又来到这个乡的拉蚱渡口(云南永仁过金沙江去四川会理县的轮渡码头)工作。那里还有我少年时代的许多同窗好友,他们与我一同度过了“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极其艰苦的岁月,留下了永世难忘的情谊。苴却砚的重放异彩,我初中时的同学倪方泽功不可没。

说起苴却砚,我也是在改革开放十多年后才知道尚处贫困的家乡有这个宝贝,也同时知道老同学倪方泽为恢复和振兴苴却砚生产呕心沥血。

倪方泽的家,就在大龙潭乡的迤资村,这里是苴却砚的核心产地。1991年一个外省人在大龙潭乡创办了一个小规模的苴却砚厂,因为各种矛盾无法解决,小厂办了一年就倒闭了。为了开发苴却砚这个宝贵的资源,区、乡党委和政府下决心培养自己的人才,于1992年把倪方泽从教学岗位调来创办苴却砚厂并任厂长,专事苴却砚的开发。

倪方泽上任后,吸取倒闭厂的教训,立足本地资源,培养本地人才,选拔一批有一定文化知识、有培养前途的青年,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或送出去学习,或请外地工艺美术师和本地民间艺人来厂办班培训,边干边学,在干中学习,使一批有志于从事苴却砚加工的人才迅速成长起来。这些乡土人才撑起了苴却砚生产的一片天。如今,他们有的成了工艺美术大师,有的作品多次在国际国内的砚雕作品展览中获大奖,使苴却砚的名声远播海外。

鉴于这些因素,我早就盼望着一睹苴却砚的芳容,也企盼着能收藏一两方故乡的砚。

去年春节再回故乡探望老母,终于实现了这个

夙愿。本来打算收藏到比较好的就满足了,但却意外地得到了两方精品砚。

那一天,经过两个小时的颠簸,我们乘车来到了位于金沙江边的迤资村。倪方泽知道我要去,头天晚上就领着儿子去江里布网,让我们吃到了金沙江名贵的鲤鱼和细鳞鱼。自初中毕业,我们已46年没见面了,虽然都已年过花甲,但见面的第一眼,互相都能看到对方40多年前的神采,谈起初中时的往事,犹如发生在昨天,但我们却步人了老年,不能不叫人感叹唏嘘!

在这里,我见识了许多砚雕作品,那些色彩丰富,栩栩如生的作品,真让我开了眼界。过去我所见过的各种砚台,有两种色彩即不容易,有三种颜色的只听说过。但这里的砚台,许多色彩达四种、五种之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件《江山多娇》砚,砚雕师利用砚石上的多种色彩,陡现了近处的悬崖峭壁,远处的峰峦叠嶂,万里长城由近及远,犹如一条巨龙,逶迤盘旋,它时而高耸山尖,时而落入山谷,城墙上青灰色的石阶、砖块层次分明、城楼垛口清晰可辨,加上白色的云雾缭绕,烘托出远处天上的一轮朝阳,更衬托出了万里长城的雄伟。还有那方《饮中八仙》砚,它长53厘米,宽33厘米,厚5.5厘米,可算是砚中的大块头。砚雕师巧妙地利用了砚石中的明黄色和绿膘的淡绿色,把八位须髯飘飘,状若仙翁的老者和他们各人手中的文房用品或酒具展现在砚石上,他们或低头看书,或挥毫泼墨,或捧瓮倒酒,或举杯邀月,个个快活潇洒。

分别前,老同学送我一方《牧童牛背》砚,砚长一尺有余,宽约五寸,厚有一寸。整砚用浅浮雕的技法,左方刻的是一头大水牛,大半个身子没入水中,一个胖胖的牧童手拿竹笛悠闲地骑在牛背上,黑色健壮的牛、憨态可鞠的牧童、淡蓝色的水波一圈一圈地荡开,颜色逐渐变淡。砚的中央是一个金黄色的墨池,墨池的右上方,几间青灰色的瓦舍掩映在绿树丛中,屋顶瓦片清晰可数。村头有小桥,桥下流水直入墨池,池内水有深浅的层次之分。在这方砚台上,青、白、黄、绿、黑的自然色用得恰到好处,构成了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老同学告诉我,经常把玩,色泽会更加滋润。

老同学送我幺弟的那方砚台石质多为黄膘和绿膘,砚雕师准确地利用了金黄色和青绿色,在约八寸见方的砚台上、在淡绿色的砚池周围用凸雕和镂雕的手法,雕刻了各种各样的钱币,从古时的刀币到历代的铜币、纸币等,尤其是那一枚枚铜钱,就跟真的似的。老同学说,之所以送幺弟这方砚台,寓意在于希望在彝州招商局任职的他多为楚雄州招财进宝。

还有一方《观音童子砚》的得来,是我没有料到的。这是一方以“眼”数量和种类繁多而使人称奇的砚。好友刘光平是故乡那个县运政管理所的头,他身材魁伟,快人快语、生性豪爽,就像《水浒》里鲁智深般的真诚和侠义。他说要送我一方砚台,开始我并没怎么在意。即至去他家吃饭的那天,他搬出了那方砚。打开那精美的砚盒,我差不多惊呆了。这是一方长40多厘米,宽30多厘米,重达30多斤的大砚台。那精美的雕工和众多的“眼”,是我此前没见过的。砚台中间为深浅不同的两个砚池,浅的磨墨,深的储水。砚雕师使用浮雕和镂雕的技艺,在砚池的右方展现了头上佛光普照、祥云朵朵、慈眉善目、神态安祥的观音,她左手捧净瓶,右手拿柳枝,似在施法普救众生。观音的脚踩一条翻腾的鲤鱼,鱼尾卷起波浪,水花四溅,鱼嘴里喷出一股水柱,水柱的末端是两朵如蚕豆般大的淡绿色活眼形成的水花。砚池的左上方,一童子奔走于汹涌的波涛之上,他衣带飘舞、目视远方,左手持一宝物——蚕豆般大的活眼。这可能是传说中的那吒童子吧。我粗略地数了数,在整方砚上,蚕豆般大的活眼有8个,其余大小不一的眼达60个之多。这些眼散布在砚身上,尤如夜空的繁星,妙趣天成。据民国赵汝珍编著的《古玩指南》记载,宋代有一方端砚名百眼砚,长约18厘米,宽约10.5厘米,高5厘米,因砚身共有101个眼而得名,视为珍宝。我面前的这方砚石质如玉石般光滑,又有六七十个眼,应该说也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当时我说:“光平,这么珍贵的东西我不敢收。”刘光平爽快地说:“我文化不高,这东西在我这里被埋没了。我早就想着大哥回来过春节,我把它送给大哥这样的文人。”推辞不过,我收下了这方难得的砚台,也收下了他的一片深情。

就这样,我一下子就拥有了两方极漂亮、很有收藏价值的苴却砚。一年多来,遇有好友来访,我总会把它们搬出来共同欣赏。自己一有闲暇,也会对着它们,眼观之,手抚之,同学、好友送砚的情景历历在目,暖暖的亲情和友情注满心间。

猜你喜欢

端砚砚台
端砚:润色先生 文房珍宝
如何鉴别砚台
端砚,肇庆人的“石饭碗”
端砚,古老产业的传承与重生
传承端砚文化,发展文化产业
端砚的美学价值研究
砚缘
一方砚台散墨香
墨锭和砚台
话说砚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