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加强基础与打造优势

2009-05-21郭玉玲

人力资源管理 2009年5期
关键词:竞争基础优势

郭玉玲

市场竞争最本质、最核心的着力点在于突出特色优势。市场优胜劣汰的过程,也就是企业优势互相角力、此消彼长的竞争过程。做企业、做市场,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就是做优势、做别人无法比拟的“杀手锏”!

优势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基与命脉,它的显现却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育成功的。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有量变才可能有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和条件,质变是量变的必然反映和结果。这种变化规律同样适用于竞争优势的打造。优势的体现需要不断培育、反复打造。而培育、打造、进而体现优势的过程,实质上是持续加强基础的过程。基础工作是优势变化关系中最底层的“量”。只有基础得到足够加强,才能为质变——优势的体现创造条件。也就是说:优势是基础工作在最高端的集中体现。

深刻认识加强基础工作对打造优势的极端重要性

海尔集团著名的“斜坡球”理论指出:企业发展如同爬坡。在企业越做越大的过程中,需要依靠两个力量。一个是止动力,不让球掉下来;另一个是上拉力,拉着球向斜坡的顶端不断上升。这个理论其实就是基础与优势关系的最好诠释。基础好比止动力,优势好比上升力。止动力不强,不仅需要的上升力很大,而且还会由于上升力的相对减弱,而使球体的上升速度减慢或随时下滑。而如果止动力的基础非常牢固,不仅需要的上升力相对较小,而且能够保证球体一旦上升,就很难有下滑的可能。这个理论不仅形象地说明了基础工作对优势体现有着绝对的重要性,而且也进一步说明,在竞争优势得到体现后,如果不能够在“质变”产生后夯实新的基础,就有可能前功尽弃、重回起点。因此,加强基础工作是打造优势、促进发展的源头活水。“基础打牢,万变不倒”、“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事实上,世界上不存在任何绝对的事物。任何人、任何企业所具有的优势并不是一劳永逸的。现在具有优势,并不等于将来也有优势;今天你的基础工作比别人强,也并不意味着你永远会注重基础、加强基础。要想长久地保持优势,必须不断进行、始终注重基础工作的加强和建设。只有如此,已有的优势才可能得到持续不断的增强。大庆油田开发45年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基础工作做支撑,就不可能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世界级特大油田。如果没有45年始终一贯地重视基础工作,不断推进基础工作上水平、上高度,大庆就不可能始终屹立于民族工业的潮头。大庆油田之所以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始终焕发出其他企业望尘莫及的强大竞争优势,就在于大庆始终在加强基础工作上下功夫,始终注重在新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优势的全面体现和更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加强基础与打造优势紧密联系、互为推动。从管理局近年来相继开展“成本效益年”、“企业管理年”、“推进发展年”、“市场拓展年”、“打造优势年”的实践,我们既可以看到加强基础工作的全面性,又可以看出基础工作加强的递进性。

加强基础、打造优势,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不注重做好全面、扎实的基础工作,而一味单纯地追求培育优势,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要实现打造优势的既定目标也必定是空中楼阁。其实,在现实世界中,从来都不存在脱离基础的抽象优势,离开了做强基础工作而打造优势是典型的形而上学,是毫无实际意义的表面文章。因为,整体优势是每项工作优势的综合反映。在打造优势的过程中,只有着眼于培育从事具体工作的每一个人的个体优势,整体优势的体现才会有坚实的依靠;而只有每个人都与时俱进、扎扎实实地做好基础工作,才能形成众多的个体优势,并汇集成整体优势。所以说,在加强基础工作、打造优势工作中,人的因素起着决定的作用,抓基础工作的落实、抓竞争优势的提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只有个体的基础扎实、牢固,整体基础的坚实才有依靠和支撑,才能为优势的显现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有潜力的决定性因素。企业竞争优势的体现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步,在本质上是人的发展进步。加强基础工作最根本的就是培养一种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练就过硬的基本功,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这些工作,最终都要靠人的发展进步才能完成。历史的经验教训和现实工作实践表明:职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程度,对基础工作有着攸关的决定和影响作用。我们的基础工作能否真正上水平,能否真正成为促进综合竞争优势持续不断体现的强大动力、能否造就出拓展市场的秘密武器,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看职工是否对加强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有高度的认识,工作中是否能够真正热情参与基层建设、认真负责做好基础工作、不断扎实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基本功。所以,我们抓基础工作,必须落实到具体的“人”上、落实在可见的“事”上,通过做“人”的工作来促进做“事”水平的提高,进而从本源上为加强基础工作创造条件、打好基础。结合集团各行业的工作实际,在发挥人的积极性、全力做好基础工作的实践中,首先,不仅要从强化制度管理的“刚性”入手,促进基础工作不断向更高的水平迈进;而且要从影响职工素质的“软”要素出发,组织职工认真进行岗位工作差距分析,帮助职工出主意、想办法,制定计划、落实措施,实实在在地持续提升职工的基本功水平,提高各岗位的基础工作水平,提高全集团的基层建设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钻探铁军”。第二,要针对自身实际、结合市场要求,从每一个细微之处夯实基础工作,一步一个脚印、一项一项地堵疏塞漏、厚薄强弱,并建立长效机制,将基础工作搞扎实。第三,要在继续大力弘扬“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作风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做人以诚为本、做事以实为本、做官以民为本”的理念,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勤勤恳恳为民,上下共同努力,把企业发展的基础打牢,为集团打造优势、角逐市场、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加强基础、打造优势,关键在于干部

干部是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干部品德正不正、能力高不高、工作勤不勤、业绩实不实,直接影响着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基础工作的推进程度及落实水平。陈耕总经理指出:领导干部的工作千头万绪,在不同时期侧重点可能有所变化,对不同工作重视的程度可能也有所不同,但基层这个重心,基础工作这个重点,始终不能改变。抓基础是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是领导干部成熟的重要标志。一个干部不论文凭有多高、能力有多大,首要的是责任心强不强,能不能尽职尽责地做工作。重视基础,彰显着严谨细致的作风,工作不当“马大哈”,不搞“想当然”、“大概”、“也许”、“凑合过去”。那种华而不实、投机取巧的人,是不可能把功夫花在加强基础工作上的;那种得过且过、短期行为的人,也是不可能把功夫花在加强基础工作上的;那种只有自己、没有群众的人,更是不可能把功夫花在加强基础工作上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能不能坚持把工作重心放在抓基础,打基础,强基础之上,对竞争优势的打造、对推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意义十分重大。一个干部重视基础工作,可能在他的任期内“业绩”平平,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辉煌”,但他对企业发展作用是长期、潜移默化的,历史也最终将为他注上浓重的一笔。而一个干部不重视基础工作,可能在他的任期之内“亮点”不断、业绩“骄人”,但由于基础不牢,这种成绩只能是短期行为,绝对不可能持续长久。因此,基础工作的水平,也就是干部自身水平的反映。任何不注重加强基础、不依靠基础的逐渐牢固促进竞争优势不断强化的企业、干部都不可能取得长期发展的。一个踏踏实实、凡事注重从打牢基础做起的干部,责任心一定很强、工作实绩也比较突出;反之,无论出发点多好、如果不注重基础工作,也不可能干成大事,更不可能造就突出、特色、长期的竞争优势。油田发展的历史和现实,都不乏这样的例子和教训。各级干部要切实引以为戒。以对事业、对职工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提高对加强基础工作的认识,认真研究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并着力解决,使本单位、本部门及自己负责的工作始终具有良好的基础,形成“夯实基础求发展”的良性循环,促进公司各项工作水平的全面提高和干部队伍的快速成长。

加强基础、打造优势是一个长期、艰辛的实践、积累过程。需要本本分分、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埋头苦干,需要长时间、巨大精力的付出,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切实做到“三要”。即:一要提升看问题的境界,树立登高望远的思想,以促进企业长远发展为己任,潜心基础工作、培育壮大优势。二要提升工作境界,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从打造、突出集团整体优势的目标出发,从集团大局、企业实际出发做实实在在的事,打好有利于职工利益、有利于提升竞争优势、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基础。三要提升处理问题境界,超越本位主义。彻底摒弃“抓基础出力大、见效慢,不容易引起上级注意”、“市场经济,讲经济效益,抓基础工作费力不讨好”、“现在提倡个人价值,与其辛辛苦苦抓基层、打基础、为别人栽树,还不如追求自我价值”等观念,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基层,多干群众急需的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多干起长远作用的事,在加强基础工作中创造出群众满意的政绩。

(作者单位:大庆钻探工程公司物探一公司)

猜你喜欢

竞争基础优势
竞争的合适位置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感谢竞争
画与话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如何平衡友谊与学业竞争的关系?
正确面对竞争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