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麦田的少年

2009-05-21凌仕江

神剑 2009年2期
关键词:母亲

凌仕江

我有好些日子没有回乡下了。

这些个夜晚,思念总像恼人的蚊子隐匿在黑漆漆的孤枕边,狠狠地吞噬着我枝枝杈杈的血管。大凡怀旧之人,都比较脆弱,无论你怎样用心良苦,最终却斗不过一只渺小的蚊子。有时, 它会在你熟睡的钢筋丛林里飞来飞去,在某个寂静的夜晚,猛然把你吸引到一片竹林掩映的小院——也许,那就是离家的孩子常念及的地方吧!

我的乡下从来不流行普通话

一条枯瘦如柴的小路蹁跹到炊烟升起又落下的地方

我的乡下拒绝叮咚的高跟鞋

一双陈旧的千层底无声地踩出那么多梦和黄金

上了年纪的父亲和母亲至今仍然居住在乡下。残年,累月,他们毫无规律地主宰着躲在时光背后的生活,反之又被时光抛出的生活有条不紊地牢牢套住。记不清是哪一天,我突然问父亲:生活像什么?父亲抓抓脑袋无能为力地应道:等你长大了才知道!现在,我所看到的乡土生活就像斩不断的金丝绳永远套着一头牛,一头猪,一条狗,一只羊⋯⋯日子只能叫它们眼巴巴地望着这条大绳渐渐老去。

我从西藏回来探亲的时候, 乡亲们常常天不见亮就起床奏响锅碗瓢盆曲。而我翻山越岭渴望在乡下好梦一场的愿望就在这些乡间的声音里一天一点地飘逝了。有一天,我说,早晨吃干饭是不科学的。母亲说,乡下从不管那一套,只要吃饱算数。我说,这是营养问题,与乡下无关。母亲怄了一肚子气,久久望着我说不出一句话。

父亲瞟了我一眼,话到嘴边但始终没说出口,然后扔下碗筷就上他的田野去了。

第二天,公鸡才打鸣,那台常年搁置在废电器箱中的录音机却忽然唱起了歌。睡梦中,我听见一首老掉牙的《刘三姐》吼破了嗓子,挤出生锈的音响。那声音显然在催我起床吃饭。也许,母亲对我的要求依然停留在对一个小孩子的标准上,只是她不愿意直唤我乳名罢了,而是通过录音机的歌声来叫醒我。当然,这种办法比起她过去一而再地唤“小六”起床实在奏效得多。我不得不起床,只要看见红油油的辣椒拌酸菜,这顿饭准吃得喷香。我想,许多2 0世纪7 0年代生的乡下孩子都是像我一样吃酸菜长大的。应该说,现在吃什么都比不上那种酸菜饭香的日子了。自从我说了早晨吃干饭不科学后,母亲便将干饭改成了红豆粥,香喷喷的,很稠。

饭香肚饱, 再无军营那种流动的心绪。曲里拐弯,走到一家贴有被风霜洗白的对联门楣下欲敲门,母亲却在身后大喊一声:敲啥呢?都到广州打工去了的。于是,我便原地不动想上好阵子,像一个走错路的异乡人。那一刻,我是多么渴望能遇见小时候常在一块摸鱼儿的伙伴啊!时间长了,碰不到一张熟知的面孔,心里总感觉空空的,有时空得可怕,有时空得发虚;有时越想越空,越空的时候就越无聊,越无聊就越恐惧⋯⋯我惧怕,有一天,我的乡下只剩下一个没长胡子的老头,我惧怕,有一天,我的乡下会剩下一片杂草在我的心灵深处荒芜。所以就连一团肮脏的废墟也吸引了我当时的目光。废墟上积满了鸡粪,鸡粪周围生长着许多泥鳅蒜和叫不出名字的花草。猪、狗、鸡、鸭,连苍蝇也都看重这个所在。它们翩翩起舞,寻欢作乐,从不抬头看一眼站在一旁观望它们的我。

我清楚记得废墟曾是表哥的家。当兵在外,我总是不经意想起这个表哥,想起这个管我父亲叫舅舅的表哥四十多岁了,怎么还找不到对象?几年前,我回来的时候,废墟上还有几间土木结构的瓦房,岁月这么快便将把它化成废墟。我问母亲:他去了哪儿?母亲说:以前当杀猪匠只知道买别人的猪赚钱,从不付款。有一天山那边的讨债户雇来了一车地痞找他算账,他四处躲藏,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跑了。后来几间无人照看的土房也就慢慢地塌了下来。我说,他会去哪儿呢?母亲说,还不是广州哇。不久前,还回来过一次,听人说他得了一种很丢人的怪病,来到咱家门口,说现在只有亲戚帮他了。他还说,现在他走到哪家亲戚就在哪混口饭。总之,他说了很多很多,可母亲只记住他从南方那个城市捡回来的一句有点像文化人说的话:来回一趟挺不容易,专程前来拜望久违的舅舅、舅娘⋯⋯母亲见他两手空空的,还提什么拜望,所以也就没有搭理。

其实,我深知母亲没搭理他的真正原因主要还是表哥年轻时候的作恶多端。每当提起往事,母亲一百个不原谅。那时,农村包产地还没承包到户,我和哥姐们都小得没啥力气。队里分粮,表哥是队里的头。父亲挑着大箩筐,却只分到少得可怜的口粮( 顶多够全家吃半年) , 父亲正往家走, 表哥狠心地踩住父亲的箩筐,骂骂咧咧地说我家分的粮多了,便拿着木斗使劲往外掏了大半斗谷子。面对外侄如此绝情,父亲弯下腰,低着头,牙齿合得紧紧,好半天才抬起眼向前走。尽管这样,母亲忆起那段寒苦的日子,依然兴高采烈。因为她的六个儿女并没有就此饿死。

现在, 我才明白小时候大姨( 表哥的母亲) 为什么要用围腰布偷偷给我家送粮食。如今望着表哥这丢下的废墟, 甚至想到更遥远的往事。也许我没有足够的记忆力来叙述它,那大概是八岁以前的事—— 一天, 表哥不在家, 大姨生拉硬扯把我拉去吃白米饭和带毛的肥肉皮。吃罢,她用围腰布把我油亮的嘴巴用力地擦得不见一点油星,然后悄悄打开门,听听巷子里没有脚步声,又悄悄将我送出门。她惊慌失措的神色,使我心里产生了无限的恐惧。

从军后,我坐在平静的书桌前想到大姨时,可惜她老人家却无法再与人间对话了。

我和母亲走人户回来时,天黑了。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月海头(家乡人所说的漆黑的夜),伸手不见五指。我问母亲,快过年了咋还停电?殊不知跟在身后的小侄儿说,没有停电,是人家节约电。我不敢想,此时的城市将是怎样的万家灯火,人潮汹涌呢。是不是因为乡下人太节约才有城市的铺张浪费?我始终认为,城市是从乡下的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可又有多少城里人能回头望望这乡下呢?不管咋说,乡下是城市人的根。

与母亲走到一家商店门前, 路遇一个倒垃圾的小妇人。母亲探进脑袋就问:是不是又停电了?小妇人纳闷道:没有哇!我顺着她的声音从门缝里看见一缕暗淡的光。小侄儿说,那是八瓦的灯泡。这时,我巴不得望见城市的灯火。但我又不得不承认:走出苦难的孩子终究懂得苦难,谋生在外的心灵永远盘桓着一幕星星点点的乡村夜色。那时的乡下,总有一支火苗在燃烧,既欢乐又凄惨,我嬉戏的童年,我做梦的少年都是在那支欢欢乐乐、凄凄惨惨的火苗里烤着没有盐味的大肚皮鱼度过的⋯⋯

而今的夜色, 方圆十里见不到一盏灯或一个人。想起过去,我默不作声地低下头来⋯⋯飞鸟与野兽已经走远,蛙声与鸟鸣就要绝迹,河流、干涸了的河流你还能还我月亮落在水面的涟漪吗?

我的乡下年轻人流行南下

不出门者聚在家里搓麻将

冲一杯茶五毛

打一方牌一块

卡拉OK免费唱

如果你真的以为我空落落的乡下只剩下一个没有胡子没有白发的老头那就错了。我也没有想到,小时候上学常经过的谢家凹居然还有一位三十多岁的老处女。谢家凹打我记事起,就是一个人们不常

去的是非之地。那儿有好几个四十出头的单身汉。我还记得,那时放学路过此地,他们一个个窝在低矮的屋檐下炒菜,老远就闻到香喷喷的菜油味。我们几个伙伴总想伸手尝尝青菜的味道,可那些讨不到老婆的家伙总要拿出火棍将我们驱赶得远远的,于是我们就捣蛋地抓起沙子撒到他们的铁锅里,心里不禁乐滋滋地跑出好远好远。当我重新看见他们一如当年活着的时候,却再难乐了。总之,我看见他们就像村里那口长满青苔的老井,水,是越来越少了⋯⋯

因为有个老处女,谢家凹便热闹起来。据说,前前后后向老处女说媒的不下八桌人,可她从不为自己的幸福生活考虑, 一心想用自己“ 换包蛋”(两家都有嫁不出去的女人和娶不到老婆的男人)做新娘。可如今, 谁还瞧得起这种封建的婚恋观念?于是,老处女一下就“搁浅”到了三十多。无论对方条件多么优越,她立下誓言,只要她哥哥找不到对象,说什么也不出嫁。许多说媒的人踏破门槛,也没能说服她。成批的说媒者恼怒地摔下一句话:鬼才来找你这嫁不出去的老娘儿。绯闻在她身上延续,遭遇门庭冷落,无人问津。她心中郁闷得发慌。我见到她的时候,她正满头大汗,挑一担大粪往菜苗里灌。我装着没看见她,她却一声不吭地瞟我一眼,然后勉强地笑了笑。我也笑了笑。她将桶里的大粪一瓢一瓢狠狠地泼向菜地,发泄心中积蓄太多太久的苦水,从不抬头望一眼蓝蓝的天。

也许她压根就不相信天会是蓝的。可村里又有几人能理解她的心事呢?我想,她这样闲着也没什么不好,总比乡下一些女子跑到别人的城市出卖肉身要干净得多吧。确实,她对那些从城市回来的风尘女子,还不一定瞧得起呐。她狠狠吐一口唾沫,啧啧骂道:吃青春饭的,怎么还有脸回来?!

有好几天,我都闷在家里。母亲生怕我闷出什么毛病来,便建议我多走走看看。我想也是,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出去走走,说不准能碰上打工回来的伙伴彼此神聊一番呢。于是,我大胆地走出村邻叫惯了的潮水屋基,可突然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被风吹了回来。我看见母亲对我的回来竟一时嗫嚅得没有反应。她像冬天里的一棵树,站着,总是站着。当我再次出门的时候,她却悄悄对父亲说:反正你这乡下他是待不稳的了。事实上,我在乡下也没真正待稳过一天,脑海里总是思绪纷飞,而且我还想走了这么久,乡下一定又发生了许多鲜得冒烟的故事等着我去点火、燃烧。如果我不去,一些事就可能停止在萌芽状态,无法过火,只能渐远地随风飘散。

我站在几家商店挤成团的山口旁,这里多少有点年关的气氛。茶铺,录像,卡拉O K,麻将,吸引了来来往往的男女老少。许多走人户的人家路过此地都要停脚买这买那。几个染了头发的男孩那份悠闲的架势,走东家串西家,谁家的麻将声大就往谁家钻。天黑了,他们就给店主家交上两块钱凑在一起吃饭,然后继续搓麻将。他们搓麻将一般都是五角钱点一炮,一块钱封顶。喝茶的往往是自带茶叶冲五毛钱白开水,输了钱的想捞回来,捞回来的又想再赢钱;赢钱的总想法子开溜,或者到另一家茶铺买一块钱的龙都毛峰显显赢家本色,神气活现地换一种更刺激的玩法—— “ 焖鸡” ( 下大注) , 嘴里念念有词:手气好,准赢。

他们就这样神思不定地过着侥幸的日子⋯⋯

有一回, 与一位“ 麻友” 聊天, 我问她今天收入多少,她数了好阵子才冒出一句——扯平。她在扯平的同时,我就感觉脸上有唾沫飞溅,于是离她远了一点,我又问她:你打麻将的最初动机是啥子?她想了一会儿说:赚钱,活得更洒脱嘛。我一惊, 这玩意有好大的诱惑啊。她面无表情,又说:人家都到广州打工赚钱,我“码砖”,照样赚钱。的确,她早就把包产地全丢了,几年工夫,她成了全村有名的女赌神。许多从外面回来的大、小老板,都要找她切磋。一天,我亲眼看见她赢了五百元整。

她真走运,跷着二郎腿,点燃香烟,吞云吐雾⋯⋯不一会,店主叫她接电话。她站起身子朝我说:凉峰坳的操哥(有点钱、讲究穿着的年轻男人)找我到那边焖鸡咧。果然,一个骑摩托的小伙子忽地出现在眼前,她利落地跨上后座,神态风光地向我招招手,一溜烟便消失了⋯⋯

还有一次, 我在这个山口听人唱卡拉O K 。到头来也没听懂他们唱了些啥。有一点可以肯定,乡下的空气比起城里实在是鲜活得多,但我仍感觉有种说不出的沉闷。在我的乡下,年轻人都很热爱唱歌,特别爱唱迟志强的那首《铁窗泪》。我看见三个男子为同唱这首歌将一只麦克风扭成一团。先抢到麦克风的人张开大嘴就吼“月儿弯弯照我心,我在狱中想伊人”,他不认识歌词中“伊”字,唱成了“女”人,像是在呼喊离他而去的爱人名字,心中不免悔恨难当。再后来,他们争着要唱《杜十娘》和《追求》。有个快乐的单身汉拿着麦克风,甩甩头,走起太空步,故意制造些矫情的哭腔,结果鬼哭狼嚎,那嗓音,就像干得没有一丝水分的青城山的老腊肉。即便这样,从没出过远门的大老爷们还夸他唱得好,说什么声音越大唱得就越好,这就是他们的审美。于是,唱歌的人还自诩道:我在广州大型露天卡拉O K唱得更风火,好多靓女给老子递鲜花咧。

一个浓妆艳抹的女子嚷着要唱《祈祷》。但她给店老板说的并不是“祈祷”两个字,而是把它说成“斤寿”。店老板翻遍碟库也没找到她要唱的“斤寿”。我在一旁忍不住笑出声来。你想想看,“祈祷”从她嘴里变成“斤寿”,不成了天大的笑话么?再说中国内地歌手又有哪一位唱过《斤寿》这首通俗歌曲?她扫兴地叹了一声,对着我说:在海南的时候,我唱得最好的就是斤寿这首歌,每次唱完都有人鼓掌。她换了一首歌,音响刚开始,她一动不动地盯着电视屏幕,屏幕上的字跑得飞快,她踩不准调子,嗓子坚硬得没有女人应有的柔软性,更不懂得怎样在关键的地方处理高难度的抒情音调,只会尽全力地干吼,好像只要吼上去就有人夸。

诗人们常说,诗在诗外。在我看来,这个一天学堂也没进过的女人其功夫全在歌之外了。这是不是乡下女孩目光短浅的表现呢?不过谁也管不着,包括她的父母。也许这是她自我表现的最好机会吧。她后来唱了些什么,我记不起了。反正我听累了,夕阳也羞得蒙上了脸。

天刚黑, 我得回家。刚走几步, 店铺前一阵闹哄哄。我回头一看,原来有人对骂起来。仔细一看,那个“女赌神”嘴张得大大的,揪着一个三十上下的男人吼着:我日你娘!快把那二十块钱给老子!

下午,阳光暖融融。

一个头裹白帕子的老者坐在自家门外,膝上坐着一个穿开裆裤的小男娃。老者愁眉不展地夹着一枝劣质香烟,一边替小男孩抓虱子,一边数落:文武呀,你吃穿老子好几年,你爸妈在广州不寄一分钱回来,你狗日的长大了千万不要没良心哟。小男娃若有所思地抓抓脑袋问道:爷爷,等我长大了给你买好多好多叮叮糖,好吗?老者闷闷不乐地说:你狗日的小小年纪就会学卖乖,等你买叮叮糖,老子恐怕早就入土喽。小男娃皱皱眉,晶莹的泪花哗地淌落: 爷爷不死, 爷爷不会死, 我不能没有爷

爷;长大了,我一定给你买叮叮糖,一定呵。老者爱抚小男孩的头,脸上好不容易挤出一丝笑容。此时,堂屋里的黑白电视机里正唱着:“郎君呵,你是不是饿得慌,如果你饿得慌,对我十娘讲⋯⋯”突然,屋里走出来一个纳着鞋底的妇人对着电视破口大骂:你儿才饿得慌,狗日的出去几年,一分钱不寄,还甩个包袱给老娘。说着,她啪地关掉电视机,牵着小男娃的手就向菜畦走去。

还有一个起风的傍晚,吃过晚饭,我依然郁闷地在一条小巷子里踱步。此时,没有一个夜归人,村人为了节约电,都已早早入睡。但有一人家的灯还亮着。我走到窗前,虽然看不见脸,但却能看见窗内的影子在说话。

她娘,快洗脚睡吧?男的把桶提到女的面前后就将衣服放在床头,慢慢躺了下去:哎,身子骨酸疼得很啦。女的一边洗脚一边怨叹: 嗯, 日子过得真快呀,俺椿树嫁到他张家已快二十年了,从没做过丢人的事吧,妈妈的没良心,狗日的是不是想再坐一回牢哟,去广州有了钱就变坏,又找一个女人谈恋爱,生了孩子人家找他要房子,她爹,你说咋整?

你看看,你看看,又来了,他总不敢把老子的女儿整死,整死了他也没有好日子过,老子早晚要送他进班房,只要他断了老子每年的八百块钱。女的说: 谁要他的臭钱, 还是先把他告倒再说,否则在广州还和椿树天天闹离。

再闹老子就去广州接回来。

男的说得斩钉截铁。曾经当过村支书的他,怎么也没想到,如今这世道说变就变,因为有了钱,一切都可以再变,况且,城市的流行病无孔不入,早已悄然地蔓延到了乡下,该染的都被染了,还有少数的隐蔽在竹林掩映的小院里。

活并痛着!

张家大院里有一位驼背的老婆婆。打我记事起,她便孤独地和儿子过着艰涩的生活。据说,她的男人是土改期间被活活饿死的。后来,大女儿嫁给了队长,幺女让村支书的儿子捡了便宜,十五岁就生了孩子。

在我的乡下,孩子总是孤独的。那天,这个孤独的孩子拽着几本书像根草似地歪在车站一眼就认出了我:凌六爷,好久回来的?回来好几天了,好久不见你今年多大了?十四岁了,读初二。打多少分?英语经常不及格,其余都在八十多分。他回答我的话,我却在想着他小时候的可爱模样,但我怎么也不敢相信,瘦骨骨的他就是那个曾经人见人爱的胖娃娃。我问:爸爸呢?他支支吾吾地说:自从妈妈和他离婚后,他就到广州打工去了。你不想他吗?他去年过年回来耍了十五天,得了梅毒,我们乡下打针很不方便,他就急着回广州了。我问:你外婆现在跟谁过呢?跟谁过?舅舅去外地打工,几年也没音讯,水都没人挑给她喝,死了⋯⋯

我想,孩子你是不是太可怜了,这大冬天的,谁来为你单薄的身子御寒?孩子你不仅缺钙而且缺爱呀,你是祖国的花朵,可你为什么还要背负这么多期望和痛苦呀?

我想再问点什么,他跳上三轮车走了。

我的乡下啊

究竟是谁在欺骗谁

究竟是谁在为谁伤悲

不知什么时候,乡下就只剩下这些走近我笔端的老人和小孩了。这是社会飞速发展中我来不及想的。面对这样的选题,我曾怀疑过自己的思想。但事实就是这样,在我的乡下我触目所及之处只有老人和小孩。母亲还告诉我,虎榜山下有个老头子死了,找不到小伙子抬死人上山。而我感到尴尬的却是狼来了,老人和小孩已无还手之力。我还亲眼目睹过从广州打工回来的一对青年夫妇,他们的小孩几年不见已不敢认爸爸妈妈了。女的手里捏着一块巧克力,男的手里抱着一个大玩具,可孩子不但没有走近他们,反而一阵哭嚎,跑得远远的。尽管这对夫妇赚了很多钱,但买不到儿子的一声叫唤,内心深处或多或少有些悲哀。

回家过年显然萧条和冷清了许多。极少有人在这几天不远千里而来,与亲人朋友推杯换盏喜相逢。多数远走他乡的村人都在外过年,照他们的话说是花几百块车费回家,不如去超市购物,这样实在是爽得可以。

其实真正回来了的又急着冲出门去。于是大年初二就提着大包小包的各奔东西。春去春回来,乡下过年就只剩下个朴拙的形式了。我好不容易从西藏军营回来探望父母逢上过年,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谁的心晾在外面忘了收

我的乡下

谁的眼泪在飞

我的乡下

谁的教鞭停止了歌唱

我的乡下

现在让我想想,这些年出门在外的都有谁还在坚持回乡。乡下究竟还有多大诱惑?好像只剩下我和另外一个当兵的人了吧,好像只有我和他还挂念乡下。

数年前,我还是个光着脚丫常常行走在田野里捉泥鳅的大男孩。而前面提到另一个当兵的人则比我年龄要大些,但他却过早地放下书本当了一名挑灰桶的小工。我远征西藏的第二年,他弄到一张初中毕业证照样参了军。多年后我们都留在部队,过着制式化的生活。据说,他一直在帮首长开车,而我在机关执笔文书。我们不愁吃穿也不为生活茫然随波逐流,而且每年还可享受正常探亲,少则五十天,多则八十天。岁月常安排我们在同一时间从两个极端的方向往一个叫潮水屋基的地方赶。我们虽然相逢,但却少有交流。

有一次他全副武装地出现在村口向我打招呼:好久不见,你这些年都去哪儿了?我如实答道:还在西藏。他说:真好。我说:好。没几天,我们又在车来车往的站台相见,我很想再问你好,但他却躲进车,鬼撵似的消失了。我想,也许是我们回乡的举动各异吧。他喜欢穿军装,挨家挨户串门,小孩子见了都相互转告: 公安局的来了, 还不赶快跑。那些小孩子的妈妈见我就说:那个人回来老戴公安局的大檐帽,怪吓人的。她们还问我:你也在部队怎么从没见你穿一套回来呢?我无言。许多人都这样将同一问题把我问得哑口无言。有时,我放慢脚步,也想说几句,但却不知从何说起,这样我与村人的交流被迫少了许多。其实打个招呼,说一句你好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可见了他们就不知说啥好了。有时,顶多递一个微笑就走过去了,如果缘分再让我们相见,大家点点头就行了,甚至微笑也可以省去。所以我想军装在某些时候和某些场合并没有农民着装自如,随意,亲切⋯⋯也许村人更愿意关心庄稼,毕竟他们的命运和土地息息相关。在变幻莫测的世界里,军装只不过是一种颜色罢了,不值得在我的乡下如此高高在上。这在村里人的眼睛里早已有过说明。

还有一个人, 我还能想起一个五年来未曾谋面的同龄人。他是二十世纪典型的用钱堆出来的大学生。他们家其实早就出过另一位大学生,就是因为那位大学生才有了他这个大学生的诞生。贫寒的家为了这两个大学生耗尽了两位老人所有的心血,最后没办法只有拆房子卖梁。第一个大学生参加工作后的所得工资全部堆在了第二个大学生身上。他终于毕业参加了工作。第一个月拿了一百八十块钱的工资,他哭了,心想这么低的工资何时才能还清上大学时欠下的债啊,于是一气之下去了广州,而且一去不返。如今在一座新城拼命回收着上大学花出去的钱。数年过去,他把包里塞得鼓鼓的时候,第一个大学生却不幸下岗了。他在与我通信中说,

生死也不回那个潮水屋基了。他还告诉我作为出生在先辈大教育家吴玉章先生故里的年轻人,出门在外就意味着出息,如果常回家看看则意味着倒退。诚然吴老先生的乡下实在是太穷了,但听说吴先生在中国教育事业上作出了很大贡献,家乡人民敬仰他, 特别在自( 贡) 荣( 县) 路途经的双石镇口为此立碑塑像, 并请来吴老的弟子杨尚昆为此题词——“吴玉章故居”。

有一天,我路过“吴玉章故居”,看见吴先生仍正气浩然地观望着自己的故乡。尘埃染遍了他伟岸的身躯,潮湿的气候模糊了他年轻时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他目及之处,都是些破烂不堪的小街和教室。教室里许多静静观望着空白黑板的小脑袋们不知吴老先生何许人也,这难道不是故土的一种羞辱吗?他们只知道自己的老师被拖欠了半年工资不来给他们上课了。

我回乡也遇见过自己的老师,他过去教我们写方程式,现在改行叫我们掏钱坐他的两轮车。

尽管这样,作为一个从麦田中走出来的少年,我还是把乡下当做了灵魂栖息的牧场,我还是把每年坚持回乡看做一种使命,我还是有一种感觉,觉得学会回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进步。我早预料到,公路两旁的村庄迟早会像孤零零的坟墓,田野上丛生的杂草迟早会像麦芒一样刺痛我的双眼, 父辈们悉心经营的田园迟早会像我记忆对应的风景,但我也清楚地知道乡土好比父母,不热爱故乡的人,走得再远不也是一种狭隘吗?但我从未想到,这一次又一次的回乡,这一路盛开的竟是忧伤。在世界屋脊的屋檐下,我不止一次地产生过许多失败的悔悟。比如我为什么要一个劲地闹着出来?为什么又要编织惊奇的谎言闹着回去?回去了看见空荡荡的村落又控制不住地一路奔逃? 有时, 去也是为了回,但回却并不一定都是为了去。有时,远离故乡越远心儿就越软弱。但往往刚刚踏上回乡路,看见这块和那块被城市文明强奸的土地,心情就像是在荒芜中飞翔,但软弱之人从来都不会抹杀回乡的念头,只要出现一线希望心儿就想飞。

有一年,我三次从军号穿过的西藏飞回乡下,其中两次出差原路返回,还有一次则是庄严地向上级报告—— 我要回乡。可没等几天上级却以工作繁忙为由不准回乡,回绝了我的报告。我便去找领导诉苦:我的乡下正遭遇着百年不遇的大天旱,我的父母亲几天没喝一口水了,我的心儿都快急死了,我的⋯⋯别我我我的了,你们的都是我的,军人的故乡有难嘛,哪个兄弟不急呢,梦里都在急呀,你不回乡,我不回乡,谁去关心咱爹咱妈。慢慢地,很是通情达理的领导说着,很潇洒也很郑重地在我的报告上签了字——速去速回。

记得我走进村口的时候,碰见正在编织毛衣的邻居张嫂,她说:哟,你又回来了,干吗不节约些路费给你妈妈买身新衣服?我说:你咋这么不会说话?哪有像你这样说话的?你以为回来一次很容易吗?她说:哎,你不记得了,前不久我才碰见你的,还有一个城里的女孩大老远跑来问我,你知不知道有个姓凌的从西藏回来的部队作家住在哪儿⋯⋯我忽然觉得我的回乡是不是太频繁了,我是不是该把痒得发慌的脚板修修了——

可我怎舍得离开你呀

我的乡下

我的摇篮

终有一天, 我还是咬牙切齿, 一袭泛白的军衣拎着一只帆布挎包走出了我的乡下。那时,我的眼睛里已经没有了大块大块的可以任我牵着满天风筝在麦浪中穿行的麦田。我走了很远又疯似的跑回村口,抱着那棵掉光了树叶的刻着我名字的树说:总有一天,我还会回来的。但我说不清具体是哪一天。也许明天,也许明天的明天吧!

总之,我会不惜代价地准备着再一次踏上回乡路。

回到拉萨。时光犹如飞越了一个世纪。

当一丛光线钻出西藏地平线,漫过一座座冰雪相依的山川,蠕动在西天佛地的时候,我突然接到父亲从乡下打来的电话:小六,家中被盗了!父亲在电话的那头颤抖地抽泣着。原来偷盗的人把房门锁得死死的,天亮了,惊慌失措的母亲才喊到人开门⋯⋯

我在世界第三极的这头久久无语。望着户外的阳光,我想故乡有狼,但我真的没有料到它竟出没得如此猖狂。好在我的子弹没有在枪管里生锈,我时刻都紧握手中枪,我决不让我的子弹在红尘拐弯,我必将在怀想狼的时代里和平地老去。

离乡之后,我恨灾难往往只是瞬间的事情,而总结为何要长过一生或一个世纪?

我没想到这一走,便走过了无数个弯弯曲曲的日子,人在军营,可遥远的乡下却不断传来血腥的消息,它不仅要让我在念想金色麦田的时光中噩梦一场,还要让我在梦醒之后的思索中一病不起⋯⋯

伫立守望的阵地, 一场雪崩之后的往事仿佛让人的思绪越过千年、万年。硝烟早已散尽,我常常坐在那一只丈量天空的飞鹰投下的影子里,静静地想啊想,我还是一个有着故乡的男人吗?眼前的格桑花在现实的暗伤中,遍地微笑,它们是在笑我找不到故乡了吗?它们是在笑我真的已经无路可回了吗?故乡,故乡,军人的故乡到底在哪里?有没有人能告诉我?冰雪,飞鸟,经幡,尚未成熟的青稞, 是谁留在画布上的风景, 石头里生长的诵经声,被风吹得若即若离,偷进裤管的风很快蔓延了我身体的每根神经,冷若冰霜,痛风的感觉谁能忍受,可猛烈的飞沙是否也在喊我回去了?

那么多年过去,我还回得去吗?

责任编辑/兰宁远

猜你喜欢

母亲
母亲的债
睡踏实
给母亲的信
多了或少了的岁月
悲惨世界
大地.母亲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
母亲的养生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