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疗卫生行业引入社会资本的重要性分析

2009-05-20

魅力中国 2009年29期
关键词:难题重要性现状

王 卓

摘要:医疗改革,任重道远,除了政策体制上的不断改革创新,更需要资本的大力支撑。国家的医疗卫生支出,由政府支出、社会支出和个人支出构成,个人支出应最低,但现今个人支出比重居高不下,老百姓纷纷发出"看病难,看病贵"的不满,这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增加除个人支出以外的另外两项支出,仅靠政府支出是不够的,还需要引入社会资本增加社会支出。本文从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新医改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特别是资金缺口问题,论证了医疗卫生行业引入社会资本的重要性。

关键词:现状 难题 重要性

长期以来,民生问题,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点所在。提供优质高效均衡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更是政府为解决民生问题、创建和谐社会工作中的重头戏。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一些原有的老旧体制已严重影响社会医疗公共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医院,作为卫生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经历着问题重重的非常时期。在当下,“看病难,看病贵”是医院与病人都无可奈何的现实。卫生资源的严重缺乏以及分布的极度不均,使得病人都集中于大型公立医院求医,看病难也就在所难免。国家总体卫生投入的有限,以及医院诊断费用的微薄,使得本该“以技养医”的医院不得不“以药养医”。

面对严峻的现实,政府表现出了极大地勇气与智慧,迅速将医疗改革放到了政府核心工作的位置,并开展了如:面向社会公众搜集意见,专家讨论,实地调查以及政府会议讨论等具体工作。今年4月6号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意见指出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1。在任重道远的医改路上,这一思路的明确提出,相信有其存在的重要意义。

一、国家卫生投入的现状

(一)卫生总体投入水平不高

三十多年来,卫生总体投入水平明显低于与我国经济水平相近国家的平均水平。数据显示,1978-2006年,卫生总费用年平均增速为11.41%,GDP年平均增速为9.70%,卫生服务消费弹性系数为1.18,即GDP每增长1.00%,卫生总费用增长1.18%。相对于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3.02%上升为2003年的4.85%,增长了1.83个百分点。但是,自2004年以来,卫生总费用增长速度已连续3年落后于国民经济增长,2006年卫生总费用相对于GDP的比重回落到4.67%。

2009年2月17日,卫生部对外公布了2008年卫生改革和发展报告。报告披露,2007年卫生总费用占当年GDP的4.52%。显然,这离“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不低于5%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基本要求”还有些距离。

(二)卫生费用构成比例不合理

作为卫生筹资公平性表征的卫生费用三大构成比例,也历经起伏。研究发现,在1978-2002年间,政府财政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从32.16%下降到15.21%。社会保险及其他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从47.41%下降到26.45%。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从20.43%上升为58.34%。

近些年,我国卫生筹资的主要矛盾之一,是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比重过高,居民疾病经济负担沉重。近两年,政府卫生预算投入力度有所加大,从2003~2007年,中国财政用于医疗卫生的支出累计6294亿元,比前五年增长了1.27倍。

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测算的数据显示,2006年是个“拐点”,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为4853.56亿元,在卫生总费用中所占比重保持下降趋势,由2005年的52.21%下降为49.31%。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是近10年来首次降到50.00%以下。

这一趋势也得以延续至今年(2009)。日前卫生部报告显示,2007年的卫生总费用中,政府、社会和个人卫生支出分别为20.3%、34.5%和45.2%。与2006年比较,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比重分别上升2.2个百分点、1.9个百分点;个人卫生支出比重下降4.1个百分点。从卫生总费用来源构成变化来看,既符合当年卫生投入政策内容的变化,也反映出了卫生投入政策尽量降低居民个人支付的目标取向。

二、新医改遇到的难题

(一)在以政府为主导分配医疗资源的前提下,调动医院改革的积极

我国医疗资源,有着分布极度不均衡的现状,相对较少的大医院占有了绝大部分的人力物力资源,数量大分布广的小型医院卫生站等医疗单位却占有少部分的医疗资源,这样的分配会带来看病难的问题。但若是改革为以政府为主导分配医疗资源,政府为了平衡资源分布,势必大大削弱大医院的实力,这对于实力雄厚的医院来说是不利的,因而调动其改革的积极性存在相当的难度。

(二)新医改的“深水区”,让公立医院在被切断创收机制的同时承担大量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情况下,切实做到“回归公益性”

新医改中提出了“回归公益性”这一目标,并将这一目标的实现主体定位于公立医院,由于政府主导分配资源以及制定基本药价体系等一系列举措将影响公立医院的创收,在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回归公益性”就很难实现了。

(三)在新医改方案以公立医院为主导体现公益性的大格局下,民营医院作为空间的限制问题

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之间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其存在的根本目的——盈利。而在以实现医疗机构公益性的大背景下,盈利将受到限制,民营医院的发展也相应受到限制。

(四)政府提供的基本医疗,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

虽然政府的卫生投入连年较快增长,但面对复杂而又艰巨的医改,这些大量的投入也是远远不够的,不断增加医疗卫生投入是必然的趋势,在增加投入的同时,协调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步伐,是需要处理好的难题。

(五)加强医保机构的能力建设,使之足以控制和规范医生的医疗行为

医保机构的壮大与完善,将大大加强医保对医院医生医疗行为的监督力度,扩大医保在医疗行为中的作用,可将对病人与医院医生间的医疗卫生行为监督的工作交由医保机构承担。

三、引入社会资本的重要性

(一)引入社会资本减轻财政负担,拓宽医疗投入来源

中央财政计划3年内陆续投入8500亿的医改资金,这不是一笔小数目,但对于任务艰巨的医改来说,却如杯水车薪。增强补偿力度、加强对医保机构的建设等等这一系列有待进行的举措,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虽然我们国家发展迅速,但仍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太多太多,处处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国家财政的能力有限。若引入社会资本,则可大大减轻财政负担。这些社会资金可用来增加医疗卫生资源,能使政府将更多的医改资金用于体制改革后对大型公立医院的补偿以及对医保工作的加强上,加快医改步伐。

(二)引入社会资本——为医疗卫生行业引入市场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的医疗行业处于几乎被大型公立医院垄断控制的局面,医院这个特殊的社会组成单位,由于其存在的特殊功能,因而不能完全复制发展企业市场的模式,但是根据国外的成功经验来看,引入社会资本,鼓励民营医院的发展,是一条可行可参考的路。为医疗卫生行业引入市场机制的优势:

1.引入市场机制,有利于市场分层,提高医疗市场提供服务的效率,能缓解看病难的现状;

2.市场机制能更加突出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在社会责任上的区别,从长远来

看,更有利于公立医院在政府的领导下实现“公益性的回归”。

3.医疗服务的市场化,能加强不同医疗机构间的相互竞争,促使医疗相关费用的合理化发展。

(三)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

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慈善医疗机构,或向医疗救助、医疗机构等慈善捐赠。慈善事业的发展能有效高速募集社会资本,加快医疗卫生的发展。

综上所述,引入社会资本,是拓宽医疗卫生资金来源,增加资金总量,促进医疗市场发展,完善医疗卫生市场,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好方法。充分认识到引入社会资本的重要性,并在相应的政治经济民生政策中加以体现,那么在医改的战斗中,定会增加一个强有力的战友。

参考文献:

[1]王世玲.新医改8500亿拆解: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N]. 21世纪经济,2009-02-21

[2]陈亚棠.对新医改的一些看法[J].前进,2009,(5).

[3]蔡威.为新医改的实施献计出力[J].前进,2009,(5).

[4]杨海霞.透视新医改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胡祖才司长[J].中国经济,2009,(5)特刊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猜你喜欢

难题重要性现状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难题大作战
画“树”解难题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巧解难题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