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诗外传》“之”字研究
2009-05-20张小霞
张小霞
摘要:《韩诗外传》中"之"字使用频率高,词性多样,用法复杂。其用法首先是连词,其次是代词,动词只占一小部分。另外含有"之"的四字格和一些固定短语为后世留下许多成语和惯用语。"之"的这些特点说明了古代汉语的语法发展不是突变的而是渐变的。
关键词:韩诗外传 "之" 词性 固定短语
汉代处于上古汉语向中古汉语过渡时期,成书于汉代的《韩诗外传》有丰富的语料价值。《韩诗外传》每个章节末所引诗文绝大多数出自《诗经》,因先秦文辞与西汉文辞有时代差异,将出自《诗经》等先秦文献中的“之”字用例排除。
一、《韩诗外传》连词“之”
连词“之”在《韩诗外传》中,从其作用来看主要分为连接定语和中心语,连接主语和谓语,连接中心语和补语,连接主语和介宾短语。
(一)连接定语和中心语
1、一般的连接定语和中心语的“之”
连词“之”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前后对象之间的领属或者修饰关系。例如:
⑴禹汤之水旱,而民无冻饿之色。 ⑵卑贱贫穷非士之耻也。 2、连词“之”+“所”
“所”字用于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前构成一个名词性结构,例如:
⑴王之所谓忠贤者,诸侯之客欤?
⑵使子无忘子之所知,亦无进子之所能。
3、构成四字格的连词“之”
通过“之”的连接作用而使定语和中心语形成四字格。构成四字格的“之”有一部分用例没有实在意义,只是作为“中附语”[1]。例如:
⑴方是之时,曾子重其禄而轻其身。
⑵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山。
(二)连接主语和谓语
一般认为这样的“之”是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结构的独立性,使之成为名词性仂语[2] 这种结构和不带“之”的结构区别是,主语和谓语之间如果没有“之”,是在叙述一个事实。如果加了“之”就是而是把一个事实抽象为与之相关的事件。由于带“之”的主谓结构所指称的,并不是主谓短语之外的内容,而正是这个主谓短语表示的内容,所以我们称之为“事件化的自指”。 [3] 《韩诗外传》中带“之”的主谓结构既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又可以充当复句中的分句。例如:
⑴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
⑵ 故驷马之家不恃鸡豚之息。
(三)连接主语和介宾短语
1、《韩诗外传》中 “之”用在各名词与介宾短语之间强调与谓语有关的方面,一般可不译出。“主语+之+介宾短语”格式多作句子主语。杨树达提到:“与,介词,与口语‘和字相当。”[4]由介词“与”组成的介宾短语前加上连词“之”,一来突出“与xx”的作用,二来兼以舒缓语气。例如:
⑴吾闻圣人之于天地之间也,民之父母也。
⑵夫南郢之与郑,相去数千里,大夫死者数人,厮役死者数百人。
㈣连接中心语和补语
2、在《韩诗外传》中有少量的倒装句:
⑴何罢之晏也? ⑵何驱之疾也?
“之”连接中心语和补语,可以具体归为“动词+之+形容词(副词)”,这种格式将动补短语所记述的动作行为指称化后再作疑问句的主语,句中疑问代词作前置谓语。
二、《韩诗外传》代词“之”
(一)“之”用作普通的指示代词
1、代词“之”用于动词后,在句中充当宾语,是书中代词的主要用法。例如:
⑴过而改之,是不过也。
⑵人之利口赡辞者,人畏之。
2、《韩诗外传》中有些在句中充当宾语的“之”也可以理解为现代汉语中的“他(它)”。
⑴(比干)遂谏,三日不去朝,纣囚而杀之。
⑵士欲白万乘之主,用事者迎而啮之。
这表明部分指示代词“之”实际上起着第三人称代词的作用,有向第三人称代词转化的趋势。虽然说上古汉语中代词“之”用于指第三人称时,只能作宾语,但是“之”有时可以看作是和“其”通用,作定语。
3、“之”与“其”通用时多表领属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们)的”。《韩诗外传》中有少量例子。例如:
⑴君子哉!安之命矣。
⑵循循固得之转广一尺四寸,此惟不及四圣者也。
4、有时“之”用在某些动词之后,往往用来表示动作的持续或表示对动作行为的强调。例如:
⑴如吾闻之,世不己知而行之不已者,是爽行也。
⑵上不己用而干之不止者,是毁廉也。
5、有时“之”用在动词后面作为音节衬字,即把“之”从原句中删掉也不影响句意。如:
(1) 然天勃然兴云,沛然下雨,则万物无不兴起之者。
(2)庄王援桴鼓之,晋师大败,士卒奔者争舟而指可掬也。
6、有时用在表得失的动词后,泛称某种东西,如:
(1)君子温俭以求于仁,恭让以求于礼,得之自是,不得自是。
(2)少而好学,周游诸侯,以殁吾亲,失之一也。
7、 有时“之”指示意味十分虚无,与“犹”连用表示“仍然”的意思。如:
(1)家有千金之玉不知治,犹之贫也。
(2)夫霜雪雨露杀生万物者也,天无事焉,犹之贵天也。
(二)用于宾语前置的代词“之”
古代汉语中宾语在一定条件下要放在谓语前面,而这一语序则与代词“之”的使用相关。
1、代词“之”在否定句中作宾语时前置
这一类宾语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在《韩诗外转》中有“未”字句和“莫”字句。 ⑴“未”字句
①且赐闻民上位行此四者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②民皆居一方,而怨其上,不亡者未之有也。
⑵“莫”字句
①箠笞暴国,一齐天下,莫之能倾,是大儒之勋也。
②以天下之王公莫之好也,而是子独自好之。
但是“夫骥罢监车,此非无形容也。莫知之也。”中“之”没有前置,全书唯此一例。
2、代词“之”用于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
在古代汉语中为了强调宾语,可以把宾语提到动词谓语的前面,这种宾语前置往往与代词“之”的使用相关联。在《韩诗外传》中这样的用例常见。例如:
⑴吾乃始壮耳,何老之有?
⑵夫日日慎桃,何患之有?
另外,前置的宾语之前还可以加上表示范围的副词“唯(惟)”构成“唯(惟)+前置宾语+之(是)+谓语动词”的格式。现代汉语里的成语“唯利是图”“唯你是问”,就是这种语法形式的遗迹。[5]《韩诗外传》多见“惟+前置宾语+之+谓语动词”格式。例如:
⑴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惟其当之为贵。
⑵然而求卿相辅佐独不如是之公,惟便辟亲己者之用,是岂不谓过乎?
三、《韩诗外传》“之”所构成的固定短语
《韩诗外传》中固定短语中的“之”多数为代词,极少数为连词。书中所见的固定短语“……之谓”50个,“谓之”28个,“奈(如、若)之何”8个,“之为言”2个。根据用例的多寡顺序分别叙述。(一)“……之谓”格式,常用于叙事和引语之后,用以表示个人对问题的评论,有着较强的主观色彩。例如:
⑴夫是之谓能自养也。
⑵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此之谓也。
(二)“谓之”格式,“之”和后面的成分一起作动词谓语的宾语。一般用它来表示社会上对事物名称约定俗成的称谓。例如:
⑴三者存乎身,虽不在位,谓之素行。
⑵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瞽,可与言而不与之言谓之隐。
(三)“奈(如、若)之何”格式,“奈之何”有“怎么办”之意。“如之何”多用于表示反问。“若之何”主要用于询问对方对自己所提方案有何意见。例如:
⑴由余圣人也,将奈之何?
⑵大命既至矣,如之何忧之长也?
(四)“之为言”格式,“之”连接主语和谓语。例如:
⑴儒之为言无也,不易之术也。
⑵是名戒桃,桃之为言亡也。
四、《韩诗外传》动词“之”
《韩诗外传》中动词“之”用例20个,其意义全部是“往,到……地方去。”《尔雅·释诂》:“之,往也。”动词“之”在句中的语法作用主要是充当谓语。例如:
⑴吾北鄙之人也,将南之楚。
⑵其妻之市未返。
事实上“之”的复杂性在先秦许多典籍中已有体现,《韩诗外传》中“之”保留的这些特点说明了古代汉语的语法发展不是突变的而是渐变的。
参考文献:
[1]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构词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9,第306页
[2]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第393页
[3]李佐丰.上古汉语语法研究[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第290页
[4]杨树达.词诠[M].北京:中华书局,1954,第583页
[5] 马汉麟.古代汉语讲义[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第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