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乡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及其启示

2009-05-18

西安社会科学 2009年4期
关键词:经验启示乡村文化发展历程

王 锋

摘要:建国六十年来,浙江省乡村文化事业发展迅速,梳理浙江乡村文化事业发展历程,从中概括其先进经验和启示,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乡村文化事业建设提供借鉴,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浙江;乡村文化;发展历程;经验启示

文章编号:978-7-80712-402-3(2009)04-113-03

在建国60年中,浙江乡村文化事业实现了巨大变革与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浙江省在全国较早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战略目标。制定建设文化大省纲要,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指导全省上下扎实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各项工作,该省乡村文化发展由此步入“快车道”。浙江乡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乡村文化事业建设无疑起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建国初期的乡村文化事业

1949年建国初,浙江文化事业可谓“一穷二白”。浙江全省公共文化设施少得可怜,只有10个电影院,4家报社,23个新华书店,2个公共图书馆和1家博物馆。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几乎为零。1950年.全省乡村公共文化设施逐年增加。乡村公共文化事业得以缓慢恢复和发展。1950年10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文化事业管理局成立.归口管理文化馆。至年底,全省即有县文化馆91个。1951年在部分县属大镇亦先后建立了人民文化馆。1952年各县、市人民文化馆一律改成文化馆,镇人民文化馆改为文化站,一直沿用至今。1955年前后,文化馆工作职能发生变化,扫盲识字及专业剧团、剧场等分别由政府部门领导、管理,文化馆工作除开展阵地活动外。重点为辅导农村文化站、俱乐部等开展文化艺术活动。1955年5月,浙江省又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省级群众艺术馆——浙江省群众艺术馆。

此外,这一时期的浙江农村电影、戏剧、曲艺事业发展迅速。以湖州为例,1951年下半年嘉兴专署和所辖各县先后建立了戏曲改进协会,贯彻中央制定改戏、改人、改制的“三改”政策。1955年,全专区24个剧团先后进行了登记;1956年9月开始又对曲艺人开展登记工作。此后,戏剧和曲艺艺人先后都成立了自负盈亏的艺术表演团体,彻底根除了旧社会剥削、压迫艺人的各种陈规陋习。农村影剧院一般由各乡政府(1984年前为公社)投资兴建。或以原公社(乡)礼堂改建,以原乡(公社)办电影队人员设备为基础组建而成。影剧院以放映电影为主,兼顾下乡剧团的演出。农村影剧院一般设座位600-900席。左右。此外电影放映队也逐渐多了起来。

二、人民公社时期的乡村文化事业

1958年12月,杭州市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市级群众艺术馆——杭州市群众艺术馆。随后受“文化大革命”影响,破坏较为严重。从1978年开始,恢复建立浙江省群众艺术馆,各地市级群众艺术馆、县级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也相继恢复建立。1978年个省共有乡镇文化站1049个、文化馆76个、公共图书馆63个、博物馆19家}到1979年,全省的地级市都建立了群众艺术馆。

20世纪60年代初,歌剧团先后建立了党团组织,进一步加强剧团、曲艺团体的领导。所有剧团和曲艺艺人坚持上山下乡,送戏送曲上门。在湖州,每个剧团每年赴农村、工矿演出常占总场数的50-60%,每个剧团一年演出总场次有400-500场之多。1964年下半年起,剧团和曲艺团全部演出现代剧、曲目。1956年起所有剧团和曲艺团体因“文化大革命”而停演,服装道具等付之一炬。1969年建立“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剧团、曲艺团体全部撤销,大部分艺人下放或转业。1977年以后,全省各县都先后恢复和重建了剧团、曲艺团体,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

在人民公社时期,电影是乡村文化娱乐活动的主要形式。此时国办电影队均在其服务区内选出若干村、镇,成为放映点,发展业余电影服务员,协助电影队开展宣传放映工作。各电影队从1956年起,推行“四定”计划放映(定时、定点、定线、定片)。至1964年,以湖州为例。吴兴、长兴、安吉、德清4县的国办16毫米电影队已达26个。这些电影队在4个县137个公社(乡)、1783个大队(村)、146.8万农村人口自建,共设放映点1246个,当时,每个电影队平均负担5.27个公社(乡)、68.8个生产大队(村)、6.65万农村人口的放映任务;每个农民平均全年看电影2.9次。此后,随着公社(乡)办电影队的增多,国办农村电影队不再发展。原有国办农村电影队的放映任务也逐步地交由社办电影队承担。至1978年,各县农村公社(乡)、大队(村)办的8.75毫米电影队达到222个;16毫米电影队共为88个。

1958年文化232作“大跃进”中农村俱乐部也快速发展。以湖州为例,全吴兴县602个农业合作社基本上都建起了俱乐部,还曾出现像马腰洪城生产队俱乐部全国先进集体。“文化大革命”中,农村俱乐部遭致厄运。至今,仅有极少数的俱乐部保持正常活动。

三、改革开放后的乡村文化事业

1984年,全省乡、镇、街道普遍建立了文化站,同年,浙江省全面地将乡、镇、街道文化站正式确定为全民所有制文化事业单位,定性定编定职能定任务,成为全国最早解决这一问题的省份之一,也是全国最早启动文化站建设的省份之一。到1987年,全省有乡镇文化站3526个、文化馆93个、公共图书馆80个、博物馆40家。到1995年末,全省有群众艺术馆12个,文化馆83个。文化站189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馆舍的平均面积达到1500平方米;馆、站有各类专业人员近7000人。除文化站外,在乡村还大力兴办乡、镇文化中心。乡、镇文化中心是改革开放后在文化站基础上扩展而来,具备较完善的综合文化设施。以湖州为例,最早建立的文化中心是创建于1980年的市区善琏镇和德清县三桥镇文化中心.以后迅速发展,到1985年底,全市已建立了21个乡、镇文化中心,其中市区有12个。文化中心的出现,对改善、扩大乡、镇文化阵地,丰富群众文化活动产生了积极作用。

“十五”期间,全省各级财政投入农村文化建设11.23亿元,居全国各省区第二位。人均文化经费7.8元,居全国各省区首位。全省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逐年增长,2001年全省农村文化事业费为1.44亿元,2005年达到2.96亿元,年均增长速度19.74%。至2006年年底,全省建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92个,建筑面积45.3万平方米;群艺馆12个,县级文化馆87个,建筑面积26.6万平方米。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覆盖率分别达97%和87%。全省1525个乡镇中,有文化站建制的达1493个,覆盖率为97.9%,其中837个建有站舍,占有文化站建制的56%。439个乡镇(街道)创建了省级“浙江东海文化明珠”,占全部乡镇(街道)的29.34%。全省35061个行政村,建有村文化活动室的有19072个.

覆盖率达到56%。

“十一五”期间,浙江省将进一步加大对全省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2006年省级专项资金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达到8200万元,比“十五”期间每年投入的1500万元增加了4.5倍。从2007年起,省级专项资金对全省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更是增加到每年10900万元,其投入直达、增长速度之快,可谓前所未有。其中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即“两馆一站”建设专项资金:达到了每年3800万元,主要用于全省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总之,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浙江省的乡村文化事业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并赢得了许多荣誉,分别被中央和文化部列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省、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综合试点省、全国文化市场执法体制改革试点省、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试点省、全国农村电影改革发展避数字化放映试点省,还被文415部定为对台文化交流基地。

四、浙江乡村文化事业发展之经验启示

建国60年来,浙江乡村文化事业的变革与发展取得显著的成绩,其主要经验启示有:

1、构建面向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浙江省把建设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212作目标。1994年浙江开展“全省文化先进县”、“浙江东海明珠工程”创建活动,1998年开始实施电影“2131”工程,2002年开始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06年开展浙江省文化示范村(社区)的创建活动,2007年召开了全省农村文化工作会议,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推出了《浙江省新农村文化建设十项工程》。同时,全面启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努力建设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文化服务网络。截至200"7年底,全省有省级文化先进县36个,全国文化先进县20个;县级以上文化广场、文化中心285个;县级文化馆87个、县级图书馆79个,覆盖率分别达96.7%和87.8%,平均建筑面积分别达2442平方米和3528平方米。乡镇综合文化站挂牌有建制的为1483个,其中有站舍的972个,覆盖率为66%;有485个乡镇(街道)被命名为“浙江东海文化明珠”乡镇;70%左右的行政村因地制宜建起了村级文化活动室,有133个行政村、45个社区分别被命名为浙江省文化示范村和示范社区,基本建成覆盖全省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2、打造现代公共文化信息服务网络。

浙江全省已利用远程教育系统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34000个。初步建成了覆盖全省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网络。2006年,浙江省文化厅联合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把乡(镇)、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点作为“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各基层服务点积极探索服务方法,利用投影仪、大屏幕电视、电子阅览室等手段,集中定时播出和个性化浏览戏曲、电影、文艺演出、农业实用技术等丰富的视频节目,辐射作用逐步显现。如绍兴市越都社区推出了共享工程“四大员”活动,让居民小组长充当共享工程宣传员,有电脑基础的居民担当辅导员,有技术特长的居民担任放映员,把共享工程作为社区文化设施的一个重要载体;杭州市推出了建设“百家社区服务点”活动,在共享工程基层中心的基础上,配置了图书、杂志和热门的视听资料,使基层服务点成为市民身边的“文化中心”。

3、农村公共文化活动形式不断创新。

浙江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日趋丰富,活动形式不断创新。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村落文化、节庆文化等文化活动蓬勃开展。2005年全省县级文化馆、乡镇文化站结合节日庆典组织开展各类广场文化活动8147次,组织歌舞、戏曲等文艺团队下乡、进村巡回演出等各类文化活动95000次。浙江省政府把“送文化”(“送书、送戏、送电影”)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大力实施文化下乡“三万工程”——万场演出进农村、八万场电影下农村、百万册图书送农村,2006年向广大农村送电影11.7万场、演出1.6万场、图书306万册;2007年送电影21.35万场、演出1.56万场、图书194万册。专门组建了“钱江浪花”艺术团,利用文化直通车下农村演出,已先后在全省400余个乡、镇、村演出470余场,观众近百万人次。2005年全省村级业余文体队伍共开展各类活动月316717场次,平均每村9.03场次。农村自办文化得到发展,全省400多家民间职业剧团年均为农民演出14万场。

4、打造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工作队伍。

农村专业文415队伍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力量,是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据统计,目前,全省各县(市、区)共有文化馆从业人员1522人,其中,中、高级职称人数644人,约占从业人数的42.30%。在全省1493个乡镇文化站中,现有在职人员3510人,占核编人数的95.61%。此外,全省农村活跃着1300多支电影放映队、1万多名业余文保队伍、400多家民间职业剧团、近2.5万支业余文体队伍,聚集了51.4万名业余文体骨干,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成果突出的群众文艺创作群体。这些队伍门类齐全,有腰鼓队、舞龙舞狮队、乒乓球队、象棋队、老年健身队及大量的地方戏曲团队等,覆盖老、中、轻各个年龄层次。其中老年团队数量约占总数的大半。这些农民业余文体团队以乡(镇)文化站、村落文化室及各类文化广场为主要阵地开展活动。成为繁荣农村文化的重要力量。

猜你喜欢

经验启示乡村文化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官德培育及其启示
税务代理制度的美日经验
兰州市成功治理大气污染经验研究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路径选择的重庆市长寿区实践
国内奢侈品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研究
新媒体时代表情包发展的传播学解析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述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