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实践与当代启示

2009-05-18

西安社会科学 2009年4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延安时期

李 斌

摘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需要关注当代中国实际,而且需要借鉴历史实践经验。本文从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的解释入手,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四个层次,即“认知——认同——信仰——实践”;考察了党在延安时期通过群众教育,社会建设、榜样塑造和集体生活等方式而实现的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认同、信仰和向实践转化的历史进程,并结合当代中国实际,提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实践领域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延安时期;历史实践

文章编号:1978-7-80712-402-3(2009)04-011-04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大理论命题,理论界相继展开理论研究。有学者从学理的角度对大众化内涵进行了分析和概括,也有学者从实践的角度对大众化的原则、路径、机制进行探讨,更有学者从政治社会化和传播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已经深入大众化的各个方面,但是对于历史实证研究及当代比较仍然具有可以深入探讨的空间。其间也会面临诸多问题,这就不仅需要对大众化的实质及内涵进行梳理,而且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加以考察;不仅考察大众化的过程,而且要考察大众化的受众基础。延安时期是我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重要历史阶段,也是我党成功实现局部执政的历史时期,其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设及宣传实践工作成效突出,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及大众化。因此,考察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实践,对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大众化实践,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内涵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着力解决一个基本问题,即在什么层次和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于这个问题,复旦大学邱柏生教授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起码应该包括以下三种情况:获得社会大众的支持。成为人们的指导思想,成为社会大众日常话语的一部分。笔者认为,就大众化内容而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即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话语体系及外在表征的正确认知。这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话语在群众中的下沉和渗透,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的认知和接受,以及对其外在表征即政治符号(口号、标语等)、政治组织的正确认知。第二层次即大众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通过马克思主义话语传播,但是对理论的认知并不等于认同和接受,要实现群众发自内心的接受和认可,就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与群众的切身利益相结合,这是大众化的关键步骤和真正内涵。第三层次即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树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需要实现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要使群众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具体来说,就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信仰的重建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内化。第四层次即大众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具体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具有实践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民群众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标志是能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于实践,在实践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理解,实现科学理论向现实物质力量的成功转化。这四个层次层层递进,相互联系,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整体。

二、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

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延安时期是党进行局部执政与建设最为成功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大众化的理论成果也最为突出,历史实践也最为丰富。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这一时期的历史实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展示,从中我们可以初步窥视出大众化的实践路径与发展规律。

(一)开展群众教育,在理论宣传中实现群众对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基本认知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大众对马克思主义从认知到实际运用的过程。这就需要首先实现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认知,有了基本认知,才可能进一步产生认同并达到信仰的高度。延安时期党中央所处的陕甘宁边区,之前是一片文化的荒漠,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民主、民族的概念并不十分了解,甚至对于红军在该地区的早期革命活动,也认为与之前绿林式的“好土匪”无异。面对这样的局面,要实现战争的动员和根据地的建设,实现“马克思主义化大众”,就必须从基础抓起,甚至从启蒙教育抓起。为此,边区党和政府开展了行之有效的社会教育,力求在扫除文盲的同时,实现马克思主义在群众中的广泛传播,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的目标就包含:“消灭文盲,提高大众的政治文化水平;提高大众民族觉悟,动员群众参加抗战;提高大众民族思想,使群众获得运用民主的能力与习惯”等内容。在文化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开设了政治课程,其最低限度是能了解抗日的纲领和特区(指陕甘宁边区)的民主自由的特点及特区阶级关系的转变;最高限度要了解“中国目前阶级关系的新结合,中国的国际关系的新变化。国内的、国际的敌人、朋友、同情者,敌我中间动摇不定者的认识和对策,各种组织形式和斗争形式在特区的转变及工作方法作风的转变。”不仅如此,延安时期党还根据根据地生产建设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群众教育与宣传,在“各村、各乡小学校内或小学校外,建立民革室、救亡室、俱乐部一类的文化教育活动中心。开办各种群众学校、夜校、识字班,组织各种识字组、大众黑板、读报、演讲、娱乐、体育、壁报、戏剧等一切适合群众需要及为群众所喜欢参加的活动。”通过社会教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方面,党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得以在各根据地传播,马克思主义主导话语体系得以确立;另一方面,群众不仅提高了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话语体系有了初步认识,并进一步为形成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奠定了坚实的认知基础。

(二)进行社会建设,在社会改造中推进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信仰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需要实现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话语的基本认知,而且还需要实现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面认识和认同、接受,逐步形成政治信仰,并最终实现向物质力量的转化,才能真正实现大众化的目标。为此,就需要对社会实践环境进行改造,通过社会建设实现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从认知到认同、从认同到信仰的转变。延安时期,党通过社会建设,不仅有效地支援了抗战,而且实现了根据地的良性治理与初步繁荣,更重要的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群众中的成功下沉,推动了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和信仰。

通过社会再组织,实现意识形态下沉与社会基础的对接,使大众化得以可能。延安时期,为实现有效的动员和组织生产。党对所辖根据地的社会都进行了有效的改造和重建,群众纷纷参加了各种社会组织,如儿童参加儿童团,妇女参加妇女救国会,青壮年男女参加自卫军、合作社、变工队、支前小组等,每个人都在组织之中,都有自己的职责和岗位,在这种再组织的社会结构中,党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

就有了受众基础,宣传教育不仅得以有效开展,群众由于有了新的生活秩序,对于抽象的理论术语(例如阶级、民主)也就更加能够理解和领会,从而实现了理论与社会基础的双向对接。

通过社会变革的实践平台,将大众化与群众争取现实利益紧密结合,塑造群众的理想信仰。延安时期,党在所辖各根据地都相继开展了“减租减息”运动,在生产上开展大生产运动,在政权建设上实施“三三制”政策,并在社会层面开展移风易俗和改造了二流子的212作。这一系列政策的推行,不仅改变了根据地的社会面貌,而且为群众参与社会改造提供了难得的实践平台,为其理解、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奠定了实践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工作的开展直接与群众的现实利益紧密联系,使得群众在经历这些变革的过程中,认识到主义并不是抽象的理论和空洞的口号,它具有更加深远的现实意义,从而加深了对党和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认同,逐步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三)通过榜样塑造和集体生活,推动马克思主义“道德化”和向物质力量的转化

理论宣传的强大解释力和与群众利益的密切关联,确实加强了普通大众对于马克思主义发自内心的接受与认同,但是,对于当时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的普通大众,还需要对党所宣传的意识形态进行“道德化”和“情感化”,使其具有生动的表现形式,更加能从内心深处打动群众。党在延安时期所开展的工作中,就涌现出一大批群众高度认可、威信极高的榜样模范,其中有战场上的战斗英雄、有生产领域的劳动英雄、有减租减息斗争中的群众精英,这些人与群众生产生活最为贴近,以他们的例子对党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进行宣传,更加能够从道德和情感的深处得到群众的信任和认同。

此外,党还通过集体生活,实现大众化成果向物质力量的转化,即“马克思主义化大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是使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并自觉运用于社会实践,转化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因此,转化和运用至关重要。延安时期党不仅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而且积极推动教育成果的转化,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群众能够在党的正确指导下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的、民主的和斗争的方式,来解决生产和分配中的问题。例如在减租减息的斗争中,群众就自觉地运用了选举减租会成员和开批评会等形式来推动减租斗争的”展。在参与各种政治活动中,通过积极自觉地运用理论成果,各根据地的新社会秩序得以确立,初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化大众”。

三、延安时期历史经验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启示

党在延安时期的历史经验表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过程,而且足群众在社会建设中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和信仰的过程,同时也是在社会实践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将其转化为显示物质力量并建立起新的社会秩序的过程。推进这样一个“认知——认同——信仰——运用”的历史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中包括社会教育、社会建设、榜样塑造和集体生活等多方面内容。通过这些渠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了显著成果,在新民主主义国家雏形的建设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参考。

(一)推动理论宣传形式的通俗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理论基础

延安时期的历史实践表明,要实现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知,首要的是实现理论的通俗化和宣传形式的多样化。然而,在实践中,理论的“通俗化”可能产生“庸俗化”的倾向,从而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与形式难以统一的问题,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在什么层次上进行?以何种形式进行?如何把握好其中的“度”?这一系列问题亟待回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避免理论和宣传中的庸俗化。必须在实践中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基本原理,在坚持形式下移和内容创新的统一中推进。

首先,要在整体上抓住马克思主义灵魂和基本原理的同时,在理论创新与形式下移中动态地实现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中的任何具体论断都具有永恒的适用性,其对世界超强的解释力在于其灵魂和基本原理的强大生命力。大众化的目的是要使群众能够掌握其理论而自觉运用于实践。为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形式必须下移,采取人民群众能够接受的教育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理论本身就要变得简单,或者只抽取个别有实用价值的论断向群众传播,那样的话,无疑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片面大众化和实用主义的运用,失去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与此同时,对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基本原理的把握并不等于说理论内容本身不需与时俱进,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活力正在于它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实现理论的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与大众实践的有机结合,不仅要理论“大众化”,而且要实现大众实践的“理论化”,在实践中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特有品质。

其次,要在宣传形式的多样化和实践互动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宣传的新路径。当前,我国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生活日益丰富,信息传播与沟通渠道日益创新,要在新的信息化环境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主导价值,就必须与时俱进。及时占领理论宣传的制高点,积极开拓理论宣传的新形式,丰富理论宣传的新内容。同时,在宣传中注重及时的反馈与互动,表现形式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极强的渗透性,要融入最新的时代特征,包括话语特征和技术特征,要符合时代要求。

(二)开展社会建设,为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知构建受众基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需要相应的理论形式,而且需要相应的受众基础。没有相应的受众基础,大众化在实践过程中就会面临“外在化”难题。当前我国群众生活中公共因素不足,公共社会组织欠缺,社会自组织能力不高,造成了群众在认知结构上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的衔接不足。社会中以家庭、血缘、地缘为纽带的社会关系普遍存在,而以公共生活为主的社会关系却相对缺失,并且公共生活极少的广大农民群众占据了人民大众的主体地位,是大众化的主要对象,因此,迫切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同时实现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积极创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群众关系结构和认知结构。为此,必须将大众化过程放置于社会建设的宏观环境中,在社会建设的实践中深化和巩固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这不仅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群众认知结构的对接,而且有利于群众在社会实践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大众中间的内化提供实践平台。具体而言,创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基础,就是要实现分散的群众的再组织,提高群众的自组织能力。开辟社会公共空间,增加群众参与公共生活的机会和参与热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群众的公共意识,构建基于横向公共秩序之上的认知结构,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实现真正对接,从深层次解决群众由于认知差异造成的曲解和困惑的问题。同时,还要通过广泛的通

识教育,改变广大群众的认知背景,避免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简单化理解和赋予旧有的认识内涵,造成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理解。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受众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能否深化的关键因素,对其的创建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观要求,因此,要在构建社会受众基础的过程中,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化。

(三)在“实现群众利益”和“道德化”过程中推进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信仰

大众化不仅是群众认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而且也是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信仰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这二者是统一的。笔者认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真正为群众所运用,形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就必须获得群众对其合法性的认同,这种认同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群众的利益认同,二是群众的道德认同。

首先,要在实现群众切身利益的过程中获得群众发自内心的真正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获得群众的现实认同,必须与群众的现实利益发生最紧密的结合,指导群众在处理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中寻求人民利益的最大化及最优化。这不但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更取决于党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一方面要求党要时刻将人民利益置于首要地位,方针政策都要能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获得群众对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的合法性认同;另一方面,要求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在社会利益不断分化的新时期,处理好各社会主体间的利益矛盾,体现马克思主义在现实利益中强大的指导作用。只有这样,通过利益机制,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才能够自觉转化为认同,从而认可马克思主义的强大解释力和指导价值。

其次,要在道德化的过程中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果的内化,从而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大众化的一个重要内涵是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念及理想信念的强化过程,这一过程不仅需要理论的通俗、认知的实现、利益的支撑,更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在群众中的道德化。党的历史实践证明,群众对于党及其理论主张的认可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道德认同,因此,要不断树立马克思主义在群众中的道德典型,塑造符合群众道德要求的榜样模范。在实践中,道德的认同力量往往比抽象的理论更加直接。对于群众尤为如此,通过道德化,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将会进一步加深,并内化为精神信仰,从而进一步强化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实现大众化理论成果的内化。

(四)在公共实践中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果向实践的自觉转化

将大众化成果自觉运用于社会实践,是群众检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果和实现对马克思主义进一步认同的关键环节,要实现向实践的成功转化,就必须研究解决群众在实践过程中的相应机制和途径。当前。我国群众在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如理论的抽象与现实相脱节、理论难以解释现实、难以形成强大现实解释力的现象,从而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这一方面与理论宣传的深度和力度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群众的社会生产生活条件密切相关。如前文所言,这其中的关键是群众生产生活的公共性因素不足,即公共生活的相对匮乏。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其对现实的指导更多地要求关照人的社会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就是要在新形势下,通过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作用。实现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因此,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果向实践的成功转化。就必须从群众的公共生活人手,探索其中的有效机制,避免在实践中的庸俗化和乏力的现象。延安时期的实践也表明,集体生活是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实践的有效途径。就当代中国而言,就是要积极开辟群众生产和生活中的公共空间。培养群众的公共社会组织,丰富群众的公共社会生活,形成并增强群众的公共意识,在公共社会实践中自觉寻求马克思主义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指导和解释,从而在实践中不仅实现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而且也在实现着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历史任务。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延安时期
解析延安时期冼星海的音乐创作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战场在哪里
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和真谛
浅析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渗透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要抓住哪几个关键点
“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早期大众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体育思想
延安时期党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